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

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

《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 汪長明體魄健壯,退休後,將夫妻的交歡等同於生命力不可或缺的體現,興趣不減,始終認為那是快樂,人生也因為有它,才特別興奮,才有期待,不愉快和煩惱也會炯消雲散。然而,當妻子拒絕了他的床上的需求後,他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他買了性仿真用品;他幾次試圖出軌另找性夥伴,始終在最後的道德底線上苦苦徘徊。以至於後來想回到自己年青的時代,幾多嚮往;在一次戰友組織的到當兵的地方旅遊時,汪長明獨自去尋找那條曾經的山中小路——這條小路,是他認識初戀女孩的地方。最後,汪長明在這條山中小路中失蹤。《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作者黑泥以樸素的筆觸,敘述了小說主人公下半生被常人看來近乎“低俗”的生活經歷,以生動、真實的藝術形象,呼籲社會給中老年人在精神生活上更貼心的關注、更多的指引和幫助。

基本介紹

  • 書名: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
  • 出版社: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 頁數:374頁
  • 開本:32
  • 作者:黑泥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黑泥專著的《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講述中老年人曲折的情感生活,以嚴肅的筆觸反映這一社會群體中一部分人的渴望與尋求,刻畫了當下社會人們往往容易忽視的老年人精神慰藉問題。小說主人公退休後,蝸居寓所,與外界、社會很少接觸,家庭生活產生矛盾後孤獨苦悶,迷失方向,幾次試圖出軌,始終在最後的道德底線上苦苦徘徊。以至於後來想回到自己年青的時代,幾多嚮往;在一次戰友組織的到當兵的地方旅遊時,獨自去尋找那條曾經的山中小路——他認識初戀女孩的地方。最後在這條山中小路上失蹤。

作者簡介

倪志兵,筆名黑泥,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夜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供職於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任調研部副部長。已發表的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戰旗迎風飄》(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太陽正紅》(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我是散戶我就這樣賺錢》(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以及長篇報告文學《闖海者》(《文匯報》連載)等。

圖書目錄

關心人生的最後一站(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文摘

第二章
汪長明生理需求的鬧鐘時不時地在敲響。對妻子阿秀的
冷漠,他無計可施。偶然間,看到了性仿真用品,催動了他心中
的欲望。
(六)
汪長明終於有事做了,找到工作了。
妹妹汪長玲的美容院規模要擴大,不僅做臉部護理,還要做水療。她租下了沿街的商鋪,要開新的SPA館。裝修,需要有人照料照看,而她管理著美容院,自己也要做客人(客服),忙不過來,於是就叫上汪長明,說如果願意就來幫幫忙。汪長玲答應給他一個月600元。
汪長明有事做,增加了一點收入,儘管很少,阿秀還是很高興,對他的態度又回到了原來狀態。
看到阿秀態度的轉變,汪長明也很高興,當然,他最希望的是阿秀在根本上的轉變。有幾次,他去找那盒藥,看看阿秀有沒有吃,可一下子沒找到,不知阿秀把它藏在哪裡了。
汪長明猜測,如果阿秀開始吃藥,那應該會把藥放在明顯的地方,讓自己知道,這是和自己示好的表示。現在她把藥藏起話,汪長明還是有點心寒,他不敢往好的方面去想。
現在裝修的地方離美容院稍稍有段路,汪長明上班一般先到裝修的地方看看,問問裝修的師傅有什麼問題,再待汪長玲大概到美容院時,他也去一趟,聽聽汪長玲有什麼吩咐。因此,他也能常常看到美容院的美容師。
那一天,他見到了小峰正戀愛著的女朋友麗麗。在美容院大堂,汪長玲跟汪長明交代要做的事情,正在說著話,看到麗麗走了進來。
“麗麗,你過來。”
麗麗走到他們跟前,汪長玲介紹說:“這是小峰的爸爸。”
“小峰爸爸,你好。”麗麗很乖巧地叫著。
“麗麗,好。噢,是個好姑娘,小峰有福氣。”汪長明看著眼前的麗麗,真像當年的阿秀,麗麗的胸部也是鼓鼓的,心想,小峰這小子也許跟當初自己一樣,先看中的是麗麗的胸脯吧。
那天,汪長玲是要他到自然麗總部去進點貨。汪長玲的美容院是自然麗美容休閒有限公司的加盟店,所用的護膚美容產品都由自然麗總部提供。汪長玲給了他一份進貨單子和一張銀行卡,告訴了他密碼。
“密碼記住了?”
“記住了。前面3個數正好是我家弄堂號,再加123,很好記。”
“到總部有75路公車,你去時乘車,回來你叫計程車好了。”汪長玲說著又給了他50元錢。
“不用了,你給我點零錢吧,我來回都坐75路,這點東西我拿得動的,錢能省就省一點。”
“那好吧。”汪長玲估計他能拿就不勉強。要是她自己進貨的話那肯定是要叫計程車的。
汪長明按照地址找到了自然麗總部。這是一幢20層高樓。他怯生生地進了門。在汪長明的印象中,他似乎從沒走進過這么高的大樓。他張望著,看到大堂正面的電梯有人走出來,但他不敢乘電梯,他不會操作。他選擇了走邊上的樓梯。
到了11樓。他在樓面兜了一圈,才找到進貨的那間辦公室。進去後走到櫃檯前,又怯生生地對裡面的公司員工說:“我是仙霞路汪長玲的哥哥,我幫她來進點貨。”說著把那張進貨單交給了她。
“唷,汪老師生意好,沒過幾天又來進貨了。”辦事的員工對其他員工說。
“聽說她準備開SPA館了。她那個地段是商務區,白領多,生意肯定好。”另一員工接上說。
“不是準備開SPA館,而是已經在裝修了。除了總部有SPA館,區級店就她走在前。”
“汪老師精明啊。”
汪長明聽著她們聊的話,覺得汪長玲還真的了不起。
那個接單的員工算好賬,問汪長明:“付現金還是拉卡?” “喔,用銀行卡。”汪長明把銀行卡交給了她。
過了一會兒,辦事員工叫汪長明輸密碼。
汪長明從來沒接觸過這類事務,問道:“在哪裡輸密碼?”
那員工朝汪長明看看,覺得奇怪,那個輸入密碼的盒子就在他眼前,他卻問在哪輸,心想:“還有這么傻的人?”
辦事員工指了指說:“喏,就在這裡輸。”
汪長明輕著聲問:“怎么輸?”
辦事員工用手點了點:“撳密碼數字。”
汪長明把記住的密碼數字逐一撳下,POS機沒反應。
……
P39-41

序言

關心人生的最後一站
劉達臨
性是人類的一個基本需求,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以往,人們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認為“性即淫”,不僅不可告人,羞於啟齒,甚至談性色變。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後,這扇帶有嚴重偏見的傳統的大門終於也慢慢被打開了,“春風已度玉門關”。可是,有些角落春風尚未吹到,中老年人的性領域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說這是個“角落”,還未免有所看低,因為中國的老年人口已近兩億了。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為兒童期、青少年期、結婚期和中老年期,而人生各個時期的性需求、性表現各不相同,因此,社會對它的關注也是各不相同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性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科學出現了。80年代後期,政府有關部門在全國推廣了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年青夫妻的性教育也開始主要由計畫生育部門來抓。邁進新世紀後,兒童性早熟的問題逐漸出現,於是弓l起有關方面的特別關注,國小高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性教育,雖然不叫“性”教育,而叫“生命”教育。可是,對於中老年人在這方面的問題,好象還未正式提到議事日程。
我們的社會在發展進步,醫療水平在不斷提高,食物營養等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這些情況導致兒童的性早熟,同時也導致了老年人的性晚衰。過去“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八九十歲不稀奇,八十多歲的男人還有性慾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可是,這方面的社會觀念還跟不上去,“都七老八十了,頭髮都白了,第三代都那么大了,還盡想乾那個事,真是老不正經!”,社會這么看老年人,老年人自己想想也心發虛,再加上對自己健康、疾病的顧慮,於是對性強制壓抑,欲行又止,人性被扭曲了。
在現代生活中,性保健商店越來越多,性博覽會也不時舉行,在這些場合,中老年人來得很多。為什麼他們那么有興趣,因為這是一種人性的需求啊!現在喪偶的老年人謀求再婚的很多,他們的理由是“需要找個老伴,相互照顧,相互陪伴”。照顧什麼、陪伴什麼呢?說穿了,還是孔子所指出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的生命都離不開對物質(“飲食”)的追求和對性(“男女”關係)的需求。老年人也如此,老年人同樣需要相對獨立的私密空間,有更多屬於他和她的共同語言、情感和生活習慣。否則,子女陪陪、朋友陪陪或是找個老保姆,也可以啦。
應該指出,性的正當滿足也是人性的需求,如果這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那人性就扭曲了。縱觀人類歷史,任何光復人性的運動與改革,都莫不與性有關,而且還往往以性為突破口,例如15世紀前後的歐洲文藝復興,許多大師如“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十日談》的作者卜迦丘等,他們都是以文學藝術為武器,歌頌性的正當、解放與健康發展,鼓吹光復人性。中國近代、現代的幾次思想大變革也莫不如此。
在這些光復人性的努力中,一些以性為主題的文學名著十分形象、細緻地刻畫人性,啟發人們以自然、健康和科學的態度對待性,是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紀英國作家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國作家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賈平凹的《廢都》等等,都通過性這個主題,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徵,鞭撻了對人性的扭曲,推動了人性的健康發展。其他許多小說、電影、藝術作品,內容也往往離不開性,不過不以性為主題,而是把它作為一種“香水”和“調味品”,這反映出性對發揚人性的重要,人生離開了性就是不行。
在中國以筆寫性,不會那么順當,因為它和“宣傳黃色淫穢”只隔了一層紙,寫這方面的小說於是不容易被批准出版,即使出版了也往往會招來麻煩。作家倪志兵在繼他的長篇小說《戰旗迎風飄》、《太陽正紅》發表以後,迎難而上,又推出以性為主題的新作《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就尤顯可貴了。這部小說不將性愛描述作為點綴、陪襯,給作品灑上一些“香水”,而是正視社會生活的現實,講述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記錄了一個普通百姓將近一生的性心理發展歷程;反映了中老年人的性需求,描寫他的失望與徘徊、壓抑與解放、快樂與痛苦。《尋找曾經的山中小路》中汪長明這個小人物發生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作家的筆下就成為典型環境下的一個典型性格;他身上所反映出的人性和壓抑人性之間的矛盾,相信許多人從這部小說中都可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會更好地認識今天所處的時代,認識社會,並且也會更好地認識自己。兩千五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士多德說過:“人啊,要認識你自己。”可是我們現在對自己又認識了多少呢?小說中汪長明要去尋找過去曾經的山中小路,那是人性之路,是認識自己之路,找到了這條路,也許他才能真正地認識他自己。
認清了這條路,找到了這條路,又怎么辦呢?小說不是教科書,它不可能給人以多少具體的答案,而只能像一束火炬,照亮人們前進的方向。我想,中老年人如果讀了這部小說,也許就會意識到不能再自閉而壓抑、摧殘自己的人性了,而應該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年青讀者也會喜歡這本書,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他的中老年時期,這本書會啟發他們怎樣理解與關懷現在的中老年人,而且為自己走向幸福快樂的未來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我也喜歡這部小說,因為我研究性社會學,而中老年人的性問題是其中重點之一,這部小說正和這個研究項目不謀而合。我們都在為光復人性、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所以當作者向我提出為此書作序的時候,欣然命筆。
2013年6月11日
寫於中華性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