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另一個地球虛擬仿真實驗是北京師範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找另一個地球虛擬仿真實驗
- 建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 課程負責人: 高健
- 授課教師:張文昭、吳江華、苑海波、高鶴
課程簡介,教學目標,
課程簡介
太陽系外還有沒有類似地球一樣適宜 人類居住的行星?系外行星研究是當前天文學中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之一。本實驗結合系外行星這一天文研究熱點,堅持‘虛實互補、 能實不虛”的原則,結合實際的光譜和測光觀測實踐,讓學生在虛擬仿真實驗中反覆分析模擬視向速度曲線和光變曲線,充分理解和掌握太陽系外行星的發現現狀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天文實踐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
教學目標
自1995年發現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第一顆系外行星開始,人們已通過多種觀測手段發現了數目可觀的系外行星和多樣的行星系統,數千顆系外行星的發現大大提升了搜尋宜居行星(另一個地球)的可能性,科學家和大眾開始思考- --我們在宇宙是孤獨的嗎?太陽系外還有沒有類似地球一樣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部分授予了“發現了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天文學家,系外行星研究進一步成為當前天文學中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之一。本實驗結合系外行星這一天文研究熱點,以培養學生的天文實踐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太陽系外行星的發.現現狀和方法。
實驗堅持“虛實互補、能實不虛”為原則,結合使用天文教學綜合實驗室所屬的天文望遠鏡進行實際的光譜拍攝和測光觀測實踐,同時讓學生在虛擬仿真實驗中反覆分析模擬光譜數據和光變曲線,進一步理解如何利用光譜數據和光變曲線發現太陽系外行星.
“尋找另一個地球”虛擬仿真實驗結合北京師範大學天文通識課程《天文學導論II》、《遨遊太陽系》 和天文專業課程《實測天體物理》等課程的課堂知識內容,作為《天文學導論實驗II》的獨立天文實驗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和仿真操作,熟悉天文測光和光譜觀測過程,培養天文實測和數據處理的能力,達到如下實驗目的:
(1)鞏固對太陽系的認識;
(2)了解望遠鏡使用和實測(測光和光譜)數據分析;
(3)掌握如何利用“視向速度法”和“凌星法”發現系外行星及相關理論知識;
(4)了解系外行屋發現的“天體測量法”、“直接成像法”、“微引力透鏡法“等方法和理論知識;
(5)掌握判斷系外行屋處於“恆屋宜居帶”的條件和依據;
(6)掌握視向速度曲線、光變曲線的繪製和分析方法;
(7)培養知識套用能力、綜合實踐能力、思維判斷與分析能力,增強對地球、人類、字宙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