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伊甸園》是一部幻想小說。女主人公夏伊娃不畏魔鬼的迫害與阻撓,一心想尋到失落已久的純美之地“伊甸園”。但是在與魔鬼的交鋒中,她卻愛上了魔鬼烈子焰,並期望能夠拯救他脫離罪孽,恢復其本來的天使面目。在這尋找失地的歷程中,有正義與邪惡的對決,有情感與理智的糾葛,每個人都在編織著自己的夢,尋求人性最初的那份真善與純美。
基本介紹
- 書名:尋夢伊甸園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文史出版社
- 作者:杜昌艷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440809, 750344080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尋夢伊甸園》作品聯想豐富,人物形象鮮明,尋夢伊甸園是一部頗具想像力的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杜昌艷,1989年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陽鎮,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文學院。從小在長輩講述的傳奇故事的薰陶下,逐漸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國中開始進行短篇小說的創作,曾參加“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並獲得獎項。大學期間又致力於長篇小說的漫長寫作。喜愛中國古典文學和西方文學名著,常暢遊於幻想的夢境裡,期盼有一天能用自己的文字將那些色彩斑斕的夢境一一描繪出來。《尋夢伊甸園》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後記
我喜歡做夢。我常常在靜謐的夜裡創造著一個個離奇的夢境,或是源自生活的反照,或是出於構建小說的想像,或是靈魂深處最真實自我的流露。我愛它們,這愛常常使我沉迷。
我記得,在我念國小的時候,老師問學生的理想是什麼。當時的同學,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教師,有的想當醫生,有的想當作家,有的想當明星……當輪到我的時候,我的內心卻有些忐忑了,因為在我的意識里,理想是個很神聖的辭彙。我站起來略微想了想,然後說:“我的理想是,希望有一天這個人世間只有好人沒有壞人,只有善良沒有邪惡,只有愛沒有恨,只有純淨沒有骯髒……”我說完以後,贏得了一片掌聲。我驕傲地抬起頭,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那一張張寫滿童稚的臉上,充滿了對善和美的幢憬與嚮往。
時光荏茬,轉眼間我已經掠過中學、大學,基本結束了我的學業生涯,如果現在還有人問起我的理想,我的腦海依舊會閃過國小時候說過的那段天真的話語,雖然我的心裡依舊渴望能有那樣一片樂土,但是我卻再也不會像那時慷慨激昂地說出那樣一番話.還能期許得到那么多的掌聲。現在我明白,人世間再也沒有那么純粹的東西,正如現在我們看人的時候,再也不會把人像小時候那樣單純地界定為“好人”或者“壞人”,正如我的想法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充滿童真,反而因為所謂的成熟,多了幾分現世的深邃和城府。我常常想,如果人生都是一成不變的,都像三字經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然後就一直保持下去,那該多好。雖然如此,我卻依舊喜歡做夢,沉浸在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夢境裡。
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戀看聖經故事,尤其是喜歡夏娃和智慧樹的故事。夏娃因為禁受不住蛇的誘惑,偷食了禁果,從而惹惱了上帝,被趕出了美麗的“伊甸園”,所以人類與“伊甸園”再也無緣,“伊甸園”從此在人間失去了下落。多少年來,我一直為“此事”而耿耿於懷。我常常想,“伊甸園”定是極美地,是任何想像都構造不出來的。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堅守信念,不辭辛苦.一定會找到傳說中的那片樂土——“伊甸園”。後來,我看到西方哲學家說:“存在皆是一種原罪。”我才又以一個比較成熟地視角來看待夏娃的故事。因為夏娃偷食了禁果,所以才把罪惡和痛苦帶到了人間,使“伊甸園”從此在人間消失。這就是說,人生本來就是辛苦的,只是避苦求樂是人的本能,懲惡揚善是人的期盼。“伊甸園”是人的一個夢想,永遠尋求不到卻永遠去嚮往的一個夢想。在某種程度上,我現在已經明白了,“伊甸園”是不存在的。
我們每個人都做夢,只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發展飛速的現實中,我們是否還能停下來歇口氣,等等我們的靈魂。我的想法積聚在心裡。一直找不到一個缺口去釋放,於是後來我便想著塑造一個“我”,讓她去做我不敢也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於是在《尋夢伊甸園》中才有了夏伊娃這個角色。
去年冬天,我憑著滿腔熱情,用了一個多月完成了《尋夢伊甸園》的初稿並陸續修改,一直到現在再回頭去翻檢作品的時候,心裡始終最愛夏伊娃這個角色,因為即使到了故事的尾聲,也可能是在她生命終止的最後一刻,她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永遠保持著天真,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
作者
2013年5月6日
我記得,在我念國小的時候,老師問學生的理想是什麼。當時的同學,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教師,有的想當醫生,有的想當作家,有的想當明星……當輪到我的時候,我的內心卻有些忐忑了,因為在我的意識里,理想是個很神聖的辭彙。我站起來略微想了想,然後說:“我的理想是,希望有一天這個人世間只有好人沒有壞人,只有善良沒有邪惡,只有愛沒有恨,只有純淨沒有骯髒……”我說完以後,贏得了一片掌聲。我驕傲地抬起頭,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那一張張寫滿童稚的臉上,充滿了對善和美的幢憬與嚮往。
時光荏茬,轉眼間我已經掠過中學、大學,基本結束了我的學業生涯,如果現在還有人問起我的理想,我的腦海依舊會閃過國小時候說過的那段天真的話語,雖然我的心裡依舊渴望能有那樣一片樂土,但是我卻再也不會像那時慷慨激昂地說出那樣一番話.還能期許得到那么多的掌聲。現在我明白,人世間再也沒有那么純粹的東西,正如現在我們看人的時候,再也不會把人像小時候那樣單純地界定為“好人”或者“壞人”,正如我的想法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充滿童真,反而因為所謂的成熟,多了幾分現世的深邃和城府。我常常想,如果人生都是一成不變的,都像三字經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然後就一直保持下去,那該多好。雖然如此,我卻依舊喜歡做夢,沉浸在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夢境裡。
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戀看聖經故事,尤其是喜歡夏娃和智慧樹的故事。夏娃因為禁受不住蛇的誘惑,偷食了禁果,從而惹惱了上帝,被趕出了美麗的“伊甸園”,所以人類與“伊甸園”再也無緣,“伊甸園”從此在人間失去了下落。多少年來,我一直為“此事”而耿耿於懷。我常常想,“伊甸園”定是極美地,是任何想像都構造不出來的。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堅守信念,不辭辛苦.一定會找到傳說中的那片樂土——“伊甸園”。後來,我看到西方哲學家說:“存在皆是一種原罪。”我才又以一個比較成熟地視角來看待夏娃的故事。因為夏娃偷食了禁果,所以才把罪惡和痛苦帶到了人間,使“伊甸園”從此在人間消失。這就是說,人生本來就是辛苦的,只是避苦求樂是人的本能,懲惡揚善是人的期盼。“伊甸園”是人的一個夢想,永遠尋求不到卻永遠去嚮往的一個夢想。在某種程度上,我現在已經明白了,“伊甸園”是不存在的。
我們每個人都做夢,只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發展飛速的現實中,我們是否還能停下來歇口氣,等等我們的靈魂。我的想法積聚在心裡。一直找不到一個缺口去釋放,於是後來我便想著塑造一個“我”,讓她去做我不敢也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於是在《尋夢伊甸園》中才有了夏伊娃這個角色。
去年冬天,我憑著滿腔熱情,用了一個多月完成了《尋夢伊甸園》的初稿並陸續修改,一直到現在再回頭去翻檢作品的時候,心裡始終最愛夏伊娃這個角色,因為即使到了故事的尾聲,也可能是在她生命終止的最後一刻,她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永遠保持著天真,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
作者
2013年5月6日
序言
作家是可以培養的
潘曉彥
大學是培養創造力之所。而今,我們牡丹江師範學院文學院的學子于丹、蘇河、賀曉、杜昌艷、喬力的長篇處女作《馬圖騰》、《戈壁淚》、《開往明天的火車》、《尋夢伊甸園》、《我們一起畢業》,已分別由東方出版社和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們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對我們的學生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來就應如此:讓學生具備文字運用與創造能力,愛好寫作,擁有相伴一生的寫作習慣,進而養成一方學府的寫作風氣和傳統。產生影響一個時代的文學創作與發展的作家。這是大學及其文學院應該擔當的天職。
作家是可以培養的,美國芝加哥大學近一個世紀的創意寫作教學早已證明了這一觀點。而對於我們,自成立“乃寅寫作班”以來,便獲得了雖不多卻十分珍貴並將不斷豐富成熟且包蘊深刻的經驗體會。
我們學院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特別邀請校友、講座教授、著名作家韓乃寅執教指導,我與他共同研究了針對性強且富有實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大幅度調整教學內容,靈活設定課堂時空。安排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觸動心靈的講座——韓教授親自主講《寫作改變了我的命運》、《長篇小說創作》等,又邀請獲魯迅文學獎的著名詩人李琦教授主講《文學與人生》、茅盾文學獎評審賈宏圖教授主講《讀書與人生》,與學生一同品味深婉的人生百態。或將課堂放進嫵媚的校園和清新的自然,在親情般的氛圍中,激發了寫作班學生的創作熱情。我們文學院派老師帶隊,引領學生追尋作家步履,去山東高密莫言故鄉考察學習,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長的生命及心路歷程。我們又定期組織寫作班學生觀看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央電視台編制的我國著名作家談創作的影像,讓學生們真切地體會文學創作是一個歷練人生、艱苦跋涉並充實升華的過程。
而寫作實訓則是我們施教的重心。韓乃寅教授對此更是無私地付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勞動。他很快抓住每位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構思提綱到人物關係及性格塑造,都有認真的指導意見。由於韓乃寅老師不與我們生活在一個城市,除來輔導外,無數次電話穿越時空,迴響在哈爾濱、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間,一年多的時間,約近兩千個簡訊和通話留在學生的手機里,更化作深濃的感動,汩汩流淌在學生稚嫩而真誠的筆端。於此,我們終於喚回了師生久違了的富於生機的課堂效果,學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他們興趣盎然,熱切期盼不斷擁有更新的收穫。
其實,我們如此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學寫作能力,還有更深層的人文原因:使學生熱愛生活、譚思深慮,擁有健康的價值觀念、詩化樂觀的情懷和審美智慧,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獲得和體現無窮的創造力;同時,以此為契機,形成運籌文墨的高雅風氣和傳統,讓寫作裹挾著厚重的中華文化與現代信息,澄淨校園,淑美社會。
“乃寅寫作班”的命名,對於我們獨具深長的意味。韓乃寅教授曾就讀於我校,大學時代就開始發表和出版文學作品,並加入了省作家協會,現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他由此開始,執著堅韌地走過了幾十年的時光,創作了千萬餘字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如《遠離太陽的地方》、《高天厚土》、《龍抬頭》、《七七級》等。他有六部作品拍成電視劇,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別在央視一套和八套黃金時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輟,又不忘培育之恩,結草銜環回報母校,並有為之培養一個校園大學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動的願望。當我們文學院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中評述韓乃寅作品特色章節時,總會懷有特別的感情。如今,韓乃寅教授又以自己的實踐來輔導在校學生,我們深切地希望後來的學子能秉承這一令我們感到榮耀的寫作傳統,希望“乃寅寫作班”作為一個標誌,成為我校及文學院人才培養的特色和亮點。
我作為這個寫作班的導師和負責人,感謝前輩、學兄韓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會兼職與創作中,還能慷慨地付出時間和精力,更感謝東方出版社的彭明哲副總編、中國文史出版社的馬合省主任,感謝李琦老師、賈宏圖老師,感謝為“乃寅寫作班”付出勞動的同事們,感謝印證了我們教育理想的學生們。同時,也為我們牡丹江師範學院及其文學院送上我的祝福:無論春華秋實、盛夏冬雪,北方邊陲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地方本科師範院校,能不斷傳出令人驚喜、欣慰且在未來的日子裡作家輩出的好訊息!
2013年6月1日
潘曉彥
大學是培養創造力之所。而今,我們牡丹江師範學院文學院的學子于丹、蘇河、賀曉、杜昌艷、喬力的長篇處女作《馬圖騰》、《戈壁淚》、《開往明天的火車》、《尋夢伊甸園》、《我們一起畢業》,已分別由東方出版社和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們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對我們的學生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來就應如此:讓學生具備文字運用與創造能力,愛好寫作,擁有相伴一生的寫作習慣,進而養成一方學府的寫作風氣和傳統。產生影響一個時代的文學創作與發展的作家。這是大學及其文學院應該擔當的天職。
作家是可以培養的,美國芝加哥大學近一個世紀的創意寫作教學早已證明了這一觀點。而對於我們,自成立“乃寅寫作班”以來,便獲得了雖不多卻十分珍貴並將不斷豐富成熟且包蘊深刻的經驗體會。
我們學院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特別邀請校友、講座教授、著名作家韓乃寅執教指導,我與他共同研究了針對性強且富有實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大幅度調整教學內容,靈活設定課堂時空。安排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觸動心靈的講座——韓教授親自主講《寫作改變了我的命運》、《長篇小說創作》等,又邀請獲魯迅文學獎的著名詩人李琦教授主講《文學與人生》、茅盾文學獎評審賈宏圖教授主講《讀書與人生》,與學生一同品味深婉的人生百態。或將課堂放進嫵媚的校園和清新的自然,在親情般的氛圍中,激發了寫作班學生的創作熱情。我們文學院派老師帶隊,引領學生追尋作家步履,去山東高密莫言故鄉考察學習,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長的生命及心路歷程。我們又定期組織寫作班學生觀看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央電視台編制的我國著名作家談創作的影像,讓學生們真切地體會文學創作是一個歷練人生、艱苦跋涉並充實升華的過程。
而寫作實訓則是我們施教的重心。韓乃寅教授對此更是無私地付出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勞動。他很快抓住每位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構思提綱到人物關係及性格塑造,都有認真的指導意見。由於韓乃寅老師不與我們生活在一個城市,除來輔導外,無數次電話穿越時空,迴響在哈爾濱、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間,一年多的時間,約近兩千個簡訊和通話留在學生的手機里,更化作深濃的感動,汩汩流淌在學生稚嫩而真誠的筆端。於此,我們終於喚回了師生久違了的富於生機的課堂效果,學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他們興趣盎然,熱切期盼不斷擁有更新的收穫。
其實,我們如此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學寫作能力,還有更深層的人文原因:使學生熱愛生活、譚思深慮,擁有健康的價值觀念、詩化樂觀的情懷和審美智慧,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獲得和體現無窮的創造力;同時,以此為契機,形成運籌文墨的高雅風氣和傳統,讓寫作裹挾著厚重的中華文化與現代信息,澄淨校園,淑美社會。
“乃寅寫作班”的命名,對於我們獨具深長的意味。韓乃寅教授曾就讀於我校,大學時代就開始發表和出版文學作品,並加入了省作家協會,現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他由此開始,執著堅韌地走過了幾十年的時光,創作了千萬餘字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如《遠離太陽的地方》、《高天厚土》、《龍抬頭》、《七七級》等。他有六部作品拍成電視劇,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別在央視一套和八套黃金時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輟,又不忘培育之恩,結草銜環回報母校,並有為之培養一個校園大學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動的願望。當我們文學院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中評述韓乃寅作品特色章節時,總會懷有特別的感情。如今,韓乃寅教授又以自己的實踐來輔導在校學生,我們深切地希望後來的學子能秉承這一令我們感到榮耀的寫作傳統,希望“乃寅寫作班”作為一個標誌,成為我校及文學院人才培養的特色和亮點。
我作為這個寫作班的導師和負責人,感謝前輩、學兄韓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會兼職與創作中,還能慷慨地付出時間和精力,更感謝東方出版社的彭明哲副總編、中國文史出版社的馬合省主任,感謝李琦老師、賈宏圖老師,感謝為“乃寅寫作班”付出勞動的同事們,感謝印證了我們教育理想的學生們。同時,也為我們牡丹江師範學院及其文學院送上我的祝福:無論春華秋實、盛夏冬雪,北方邊陲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地方本科師範院校,能不斷傳出令人驚喜、欣慰且在未來的日子裡作家輩出的好訊息!
201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