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古中國

尋古中國

《尋古中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的系列紀錄片。該片於2023年5月26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該片記錄了考古探源過程和工作者的心路歷程,講述考古發掘中的故事以及考古人員對破解歷史之謎的執著和真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古中國
  • 作品類型:紀錄片
  • 導演:陳萬利
  • 編劇:鄧娟娟、殷寧寧、蔡海琴
  • 製片人:雷瑩
  • 監製:梁建增、陸進
  • 首播時間:2023年5月26日
  • 網路播放平台CCTV1央視網央視頻
  • 播出狀態:播出中
  • 集數:32 集
  • 總編輯:慎海雄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古代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在內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脈相承、從未中斷,延續到現代。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包含著“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等古老議題,也蘊含著“知來處、明去處”的東方智慧。當代中國(21世紀)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力量塑造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仍在影響甚至決定中國未來前行的方向。該片帶領觀眾探尋了來自西北地區的馬家窯文化人群、長江中游地區人群與川西高原本地原住民一起創造出璀璨的古蜀文化;探尋了作為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黃河文化,以及中華玉文化綿延近萬年的歷史;探尋了不同地域文化在古河洛地區交融匯聚,助力中國第一個廣域王權國家誕生的久遠歷史,等等。一次次的探尋都會讓觀眾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認同、增強國家認同。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古滇記·古國尋蹤
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曾經有一個名為“滇”的古代王國。在總共一千五百多字的《史記·西南夷列傳》當中,司馬遷竟然用了六百字來記錄古滇國,形容它“耕田有邑聚”“肥饒數千里”。滇池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大湖,數十萬年前,滇池附近就有了穴居的古人類。新石器時代,更多的人口會聚於此,逐漸形成古滇人的早期部落。現代的考古人和歷史學者仍然在為揭開古滇國的層層神秘面紗而不斷探尋。
第2集古滇記·走向融合
尋找古滇國真實存在的證據,是考古人幾十年如一日的追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雲南考古人在清理一座古墓葬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枚小小的金印。這枚金印,重量九十克,四邊完整無損,印身被一條小蛇盤踞,蛇眼熠熠發光。這枚金印的出土,轟動了當時國內外的考古界,它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已沉睡千年的古滇文化寶庫之門,也揭開了古滇國的探尋之路。
第3集古蜀記·古蜀之源
營盤山遺址出土的陶塑人面像,是一件5000年前的陶塑藝術珍品,小巧精緻、表情傳神。考古學家通過造型考證、碳同位素分析、顱骨測量等方法,溯源古蜀先民的容貌、食物和遷徙軌跡。
第4集古蜀記·悠悠寶墩
從1995年開始,成都市中心100公里範圍內陸續確認了8座新石器時代史前古城遺址,它們分別是寶墩古城、郫縣古城、溫江魚鳧村古城、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古城和紫竹古城,以及大邑縣的鹽店古城和高山古城,這8座古城從距今4500年延續至距今3700年,其中,寶墩古城發現最早,因此,以寶墩古城為代表的8座古城及周圍眾多大小聚落遺址,考古學稱為“寶墩文化”。
第5集古蜀記·三星奪目
自從1929年第一件玉器的出土,三星堆就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考古人員的目光。伴隨著大量青銅面具和奇異塑像的問世,四川廣漢也引發了人們對古蜀文明一波又一波的熱議。圍繞三星堆延續近百年的考古大發現,揭開了古蜀青銅時代巔峰時刻的層層面紗。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關閉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製作過程
《尋古中國·古滇記》創新使用“實景主持+CG動畫”的製作方式。節目中,主持人站在古滇國的土地上時,畫面中配套出現動態影像,以實時互動的方式展現千年前的古滇國風貌。而穿越機的拍攝視角則讓觀眾感受宏大的考古現場,體驗厚重的歷史感敘事。場景“活”起來,文物“活”起來。節目深化“思想+藝術+技術”創作理念,對文物進行360度環繞體採集,運用自由視角、大場景3D掃描、XR+等新技術,以立體“放大鏡”般的定格方式給文物留下影像資料。
《尋古中國·河洛記》攝製組深入走訪河南、浙江、安徽等多個省份,集中對20多個博物館所藏100餘件文物進行拍攝。同時,採訪了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河南博物院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多位權威學者和各學科專家,翻閱《尚書》《周禮》《史記》等30餘部經典古籍,多角度解讀河洛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尋古中國·河洛記》充分運用大場景3D掃描、XR+等新技術,復原史前聚落面貌、城市建造技術、石器裝柄使用。見證稻穀萬年栽培歷史的《稻穀記》,創作團隊奔赴浙江、湖南、江西、河南、甘肅、山東等地的26座城市,深入拍攝考古現場13處、博物館24座。片中還展示了數十件內涵豐富的文物,它們串起中國萬年稻作文化歷史,分別從各自的角度詮釋著稻作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主創團隊

出品人
慎海雄
總顧問
李群
總監製
梁建增、陸進
監製
賀亞莉、金瑞國
總導演
陳萬利
製片人
雷瑩
副總導演
鐘寶華
撰稿
鄧娟娟、殷寧寧、蔡海琴
配音
張浩
攝影指導
陳肯
航拍
趙彤
燈光指導
曹永生、李剛
錄音
康衛東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片中用動畫演示古雲夢澤淤積成陸過程,通過分析沉積物中的植矽體,獲取數千年前的氣候水文數據,第一次完整復原古雲夢澤形成演化的過程。
  • 該片首次以視頻呈現睡虎地漢簡的樣貌,並實證漢承秦律。
  • 2022年夏天,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在湖北省博物館接受了央視攝製組多次採訪,在紀錄片中多次出鏡。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作品
結果
2023年9月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第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尋古中國》
入選
2023年12月6日
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尋古中國》
獲獎
2024年3月
2023中國正能量網路精品
《尋古中國》
獲評

發行信息

宣傳活動
2022年7月19日,該片在北京開機並發布宣傳片。2023年5月26日,《尋古中國》第一季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晚間22:30檔開播。2023年9月11日,紀錄片《尋古中國·雲夢記》,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開播,央視頻、央視網等總台新媒體平台同步播出。

作品評價

中華文明融合發展的偉大進程,既存在浩如煙海的古書和古籍里,也藏在古蹟與古物中。《尋古中國》正試圖以考古探索和文獻研究的有機結合,激盪起復興之路上的文化自信與文化情懷,用獨具匠心的紀實影像,為“何以中國”寫下生動的註腳。《尋古中國》以年輕化的風格講述文明故事,是新時代大眾媒體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一系列成果的最新展現,不僅拓寬了學術界與公眾對話的渠道,同時還推動著考古成果與歷史研究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客群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節目在傳播中華文明探源成果的同時,也引領著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華夏古人的人生觀、宇宙觀,感知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中國藝術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