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

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

《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以積極心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和藝術家的敏銳力為你解開創意的密碼,用專念創造力踢開阻礙創意的絆腳石。評價的魔咒、天賦的迷思、規則的怪圈……在埃倫·蘭格6項藝術減法的啟發之下,你不會再懼怕藝術創作,不會難以成為創意生活的主人。《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幫助你通過當下的事情更接近自己、回歸真我,開啟創意之門。我們不為藝術而藝術,而是為生活而藝術。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感受專念創造思維的力量,為生活的藝術開啟幸福之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
  • 譯者:黃珏苹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作者:埃倫•蘭格 (Ellen J.Langer)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3050466, 721305046X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專念創造力: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意》編輯推薦:2012年積極心理學最重要概念“專念”在藝術領域的重新解讀,解開創意密碼,用專念創造力踢開創意的絆腳石。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埃倫·蘭格最具創思的作品。埃倫·蘭格為第一位獲得哈佛終身教職的女性心理學家,她是幸福課導師本·沙哈爾最推崇的研究者。
30幅全彩匠心畫作,全新角度體悟專念創造力。
前思科中國區總裁,剛逸領導力公司CEO,企業教練和管理專家林正剛;正聲兒童藝術創始人之一熊磊;銀河證券營業部總經理,資深心理諮詢師,數十年快樂工作倡導者戴林龍傾力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埃倫·蘭格(Ellen J.Langer) 譯者:黃珏苹
埃倫·蘭格(Ellen J.Langer)是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幸福課導師本·沙哈爾最推崇的哈佛著名心理學家,第一位獲得哈佛終身教職的女性。獲得最具含金量的古根海姆研究學者獎、美國心理協會大眾心理學傑出貢獻獎等。在各大學術媒體上發表了70多篇學術論文及相關作品。她的著作還包括廣受好評的《專念》、《專念學習力》等。獨具匠心的畫家

圖書目錄

各方讚譽Ⅰ
中文版序體驗專念,擁有創意生活Ⅴ
序言開始藝術創作,就能成為藝術家
第1章專念:創造個人的文藝復興
為生活而藝術
馬吃熱狗怎么了——專念的本質
不確定性的價值
全力投入,創造個人的文藝復興
個人文藝復興的本質
第2章專念所蘊涵的力量
專念是有形的
假裝的代價
專念地演奏最吸引人
真誠地繪畫更接近完美
第3章減法一踢開評價的施壓
評價的潛念性
藝術的評價
評價的影響
質疑評價性的觀點
區別不是評價
讚美的危險
從評價中解放出來
不停手的樂趣
打破不作為的神話
專念的力量
第4章減法二去除對錯誤的恐懼
不完美的趣味——錯誤的本質
錯誤與規則
錯誤、類別與感知
可預測的錯覺
理解預測
錯誤的完美
第5章減法三不迷信絕對的規則
將人納入思考
發現制定規則的情境
一種尺寸不能適合所有人
為我們的行為找到理由
絕對性與創造力
絕對性的本質
藝術的真相
第6章減法四拋開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的賭博
單一視角的比較
向他人學習
抵消社會比較的影響
體驗自我
第7章減法五打破天賦的迷思
是天賦還是技能
成為天才的步驟
控制天賦
專念思維的力量
第8章減法六擺脫“知”的盲點
相異中的相似
視而不見
知道得越多,越可能錯過
找到視角,獲得控制
第9章回到最有創意的狀態
享受發現的過程
以不同的方式看到彼此
投入的天才
創意的曝光效應
投入的條件
第10章專念的選擇
決策的本質
專念的決策
後記
譯者後記

序言

開始藝術創作,就能成為藝術家
我的夏天通常是在科德角半島度過的。每當6月臨近時,我都會想自己真幸運,因為身為大學教師的我,每年都會有假期。我的假期計畫總是千篇一律:上午打網球,中午和朋友們一起吃午餐,下午寫寫東西,然後開始晚上的活動。我很少能按計畫安排日程,不過有一年的夏天,我不僅偏離了計畫,而且做了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那天,我在鎮上碰到了我的朋友簡·溫斯特,她是一位畫家。我去找她時幾乎已經下了整整一個星期的雨。她問我有什麼計畫,我竟然回答說我想學畫畫。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如此想法,有生以來,我的腦海從來沒有閃現過這個念頭。簡不僅鼓勵我,還堅持要送我幾塊小的畫布,好讓我練練手。我說一塊就夠了,但她堅持讓我拿五塊,並說:“你不要太在意第一幅作品。”還提醒我留心很快將要面對的批評。
碰巧的是,那天下午我要給另一位畫家朋友弗里德帶點東西,他的妻子米麗亞姆也是一位畫家,我跟她提起打算學畫畫的事(這已經成為我面對畫家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時的反應)。她回應道:“太棒了!找塊大畫布,開始畫吧。不要管畫得好不好,只要畫就對了。”除了畫布的尺寸,米麗亞姆和簡的建議如出一轍:別讓評判妨礙你。
大約一個星期後,我在自己找到的一塊小木板上完成了我的第一幅作品:一個女孩騎著馬,在樹林裡疾馳。我對這幅畫的滿意程度,連自己都感到驚訝。我不敢把這幅畫拿給別人看,但又覺得非得問問別人對這幅畫的評價,有沒有人認為這幅畫還不錯。於是我決定把它拿給普羅溫斯敦美術用品店的老闆娘看看,先前我在她那裡買了第一批顏料。到她那兒時她已經不認識我了,我想以我心理學家的專業水平,應該能看出她是否真心喜歡這幅畫。我不記得她具體說了什麼,但確實感覺到了她是真心喜歡這幅畫。現在我知道,不管當時她說什麼,我都已經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不會放棄,會一直畫下去,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慢慢地我從木板轉移到畫布,首次嘗試是在畫布上畫一匹歡快地用後蹄擊掌的馬。我很喜歡看自己畫的馬,於是畫了一幅又一幅。我還畫過一匹安靜地站在籬笆兩側的馬,有趣的是,我完全沒有發現這匹馬的姿態不切實際。我全心全意地投入,熱愛繪畫時的每分每秒,後來我愛上了分析,試圖找出自己畫這些畫的原因。
有位好朋友看過我的第一幅作品——馬背上的女孩之後,評價道:“後來的畫始終沒有第一幅好。”我並不認為她是有意潑冷水,而相信她是真的喜歡那幅畫。事實上,我也因此明白了,第一幅畫可能是最好的緣由。雖然後來的畫確實更有計畫性,因為我在畫第一幅畫時非常專念,在畫馬背上的女孩時,我完全關注當下,不做評價,也沒有潛念地遵從任何規則,我沒法遵從,因為對繪畫的規則我一無所知。
在我的前兩本書《專念》(Mindfulness)和《專念學習力》(The Power of Mindful Learning)中,我比較了潛念和無意識,並探討了潛念的生活會讓我們付出多大的代價。傳統的觀念認為,無意識狀態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迴避了會引起我們痛苦的事情,由此我們才會視而不見。但潛念的產生則多因心不在焉,並非刻意而為。倘若潛念地生活,我們便看不見、聽不到、品嘗不到,也無法體驗到許多能讓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豐富刺激的事物。心不在焉,讓我們忽略了太多周圍的事物。開始從事藝術活動,便是幫助我們從極度的潛念提升到更專念的生活的方法之一。如果全身心地投入新的藝術活動,你就會發現專念是多么令人生機勃勃。一旦有了專念的體驗,內心的警鈴就能在潛念悄悄入侵之際,隨時提醒我們。
雖然這聽起來很不錯,我們也很想嘗試新活動,但大多數人仍不敢邁出第一步。許多人在追求事業成功、家庭美滿時,會忽略繪畫、音樂或運動這類新的創造性活動。無論我們多想嘗試,可是因為擔心從事新活動時會出醜,便會一推再推。我在堅持畫畫的過程中,也體會過這種感受。
我發現很難不在乎別人對我作品的看法。我住的鎮上有一位畫家也畫過一幅馬,掛在畫廊的櫥窗里。我忍不住拿自己的畫和她這幅又傑出又昂貴的畫比較。她用的畫布很大,而我的很小。她畫的馬瘦瘦的,彎著身子,馬模馬樣,而我畫的馬大腹便便,彎著身子,有點古怪。她的畫主要用紫色,我用的是檸檬綠。我不知道這些差異重不重要,所以不由地想問問別人對這兩幅畫的看法,想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畫得更好。
顯然我不是唯一有興趣比較這兩幅畫的人。有三個人問過我:“你有沒有看到商業街的畫廊里的那匹馬?你的畫讓我想到她的這幅。”還有一位朋友說她比較喜歡我的馬,這讓我難以置信,驚喜萬分,可依然不知道這兩幅畫的根本差異是什麼,或者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其中一幅勝過另一幅,但現在我有勇氣去找出答案了。
我去畫廊打聽這位畫家,據說她是一個“嚴肅的”女人。經過一些思考,我發現喜歡我的馬的人似乎都“比較快樂”,而不是“嚴肅”。這么說是因為我找不到更合適的字眼。這兩匹馬既沒有微笑,也沒有皺眉,它們在這方面的差異非常不明顯。於是我開始思考意識與偏好之間的關係。一個人的專念有多少能轉移到畫布上?
記得幾年前,我尚未開始畫畫時,曾拜訪過一位住在紐約的朋友,菲莉絲·卡茨。她的住處非常寬敞,擺滿了美麗的裝飾品,讓人印象深刻;牆上掛滿了壯觀的畫作,有些非常特別。我拜訪的當天晚上,菲莉絲在家舉辦了一個心理學組織的委員會議。儘管心理學家們陸續到達,但我仍堅持讓她看我幾分鐘前拍的小馬短片。我太興奮了,等不到會議結束便獨自去了書房,把錄像帶放入她新買的錄像機里。因為不知道哪個按鈕是開始鍵,就把所有按鈕按了個遍。錄像開始播放了,小馬的每個動作都伴著親切的解說。我不小心按下的某個按鈕,將錄像中的解說通過喇叭傳遍了公寓。在書房外面,心理學家們以為這是“藝術展”的一部分,於是一面觀賞著菲莉絲的畫作,一面聽著描述小馬誕生的解說。
錄像結束後,我聽到了心理學家們對這場“藝術展”的討論。討論非常吸引人,關於小馬一出生就能站著的解說讓他們理解了藝術。
這些經驗使我相信,凡是專注投入的一切都是迷人的,無論“官方”人士是否稱之為藝術。只要我們不在乎評價,就可以馬上用專念的眼光來欣賞世界。只要我們停止自我評判,藝術創作就會變得更可行,但難就難在如何說服自己不去評判。我的學生兼朋友索菲亞·斯諾來科德角拜訪我時會和我一起畫畫。索菲亞從小就擅長繪畫,我對她說,恐怕自己畫得沒有她那么好。她便拿我在哈佛課堂上說過的話反駁我:評價是依據環境而做出的,因此無論是好評還是惡評,都可能是潛念的結果。
一想到美術館裡的大多數畫作在當時都得不到認可,我們便更能放下對“評價”的擔憂了。1863年,一場重要的畫展淘汰了數千幅參選畫作,其中包括莫奈的重要作品《草地上的午餐》,畫中描繪的是一位現代女子,而不是古典畫中較常見的仙女。“專家們”並不認可這幅畫的價值,批評莫奈沒有遵循傳統的藝術理念,並將這幅畫貶為反學院派的粗俗之作。批評家攻擊莫奈所選擇的畫法可能是因為畫作的內容,他選擇了強烈的明暗對比,摒棄了中間色調,這惹惱了學院派。然而,正是《草地上的午餐》,以及莫奈的另一幅作品《奧林匹亞》標誌著印象派的興起。藝術界的每一場新運動都上演著類似的故事,人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當前的偏好或觀點。
我暫且不再畫馬,開始轉而畫帶有人物的風景。我對畫作中的心理意義有著無窮的興趣。我畫過好朋友南希和我坐在窗邊的椅子上,這是我的第一幅有“真實”內容的畫。椅子就在我的面前,我開始描繪我倆坐在老地方,一邊看書,一邊欣賞晨光的圖景。當我退後看畫時,不由大吃一驚。圖畫無不展現出往常的情景:地板向她那邊傾斜,她正想看書,而我正忙著跟她聊天,手裡雖然拿著書,但注意力早不在那兒了。
至今,我仍對畫作中的心理意義感到吃驚。一天晚上,我在上床睡覺前打電話給我的朋友伊萊恩。她說她剛洗完澡,我說很羨慕她能在一天結束時,洗個澡輕鬆一下。她馬上回應我:“起來,去洗個澡吧。”儘管這是個好主意,但我已經宣布一天結束了,所以還是睡覺了。第二天早上,我6點起床,幾乎馬上就開始畫畫。我專念地畫,熱愛畫畫的每分每秒,不打草稿,也不去想訓練有素的畫家會建議我遵循什麼樣的規則。快畫完的時候,我退後看著畫布,發現自己畫了一個女人剛剛畫完一幅畫,畫裡是一個嘴裡叼著煙,需要刮個鬍子、洗個澡的男人。於是我放下畫筆,走進浴室,打開水龍頭。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男人是我心裡一個需要洗澡的人的縮影。雖然我不確定繪畫是否代表了某種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畫完後的專念分析讓我想去洗個澡。
儘管這本書比《專念》和《專念學習力》更個人化,但專業的讀者可以從中發現,我對心理學領域既定的知識提出了質疑,並提供了另類的觀念,尤其是在社會比較理論、天賦理論,以及決策理論方面。
專念創造力豐富並提升了我的生活。專注於繪畫所帶來的樂趣讓我對繪畫,以及專念地分析自己的作品始終保持著激情。最重要的是,只要暫時拋卻評價,投入到新的創作活動中,每個人都能過更專念、更有益的生活,這就是我想通過本書告訴讀者的。

名人推薦

我認為大家應該本著“no idea is a bad idea”的精神,去積極分享自己的體會,讓別人多說說觀點,而不是去評論他人,強調對錯,這樣其實更有樂趣。《專念創造力》不僅提倡關注自身,還教我們理解他人,多理解別人也是很好的拓展自己視野的方法。
——林正剛 前思科中國區總裁,剛逸領導力公司CEO,企業教練和管理專家
那些在正聲學畫的孩子們,通常年齡越小的畫得越好,六七歲的小小孩更專注、大膽,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大一點的孩子(10歲左右),就很容易猶豫,不自信,在意別人的評價。長大的過程也是被束縛的過程,《專念創造力》是一本能讓你擺脫束縛的好書。
——熊磊 正聲兒童藝術創始人之一
蘭格繼《專念》之後,進一步闡述了專念與創造力的關係,這種創造力不僅能用在藝術創作中,更能讓我們平凡、甚至有些乏味的生活,充滿驚喜和活力。專念是穿越生命的利器。
——戴林龍 銀河證券營業部總經理,資深心理諮詢師,數十年快樂工作倡導者
埃倫·蘭格無疑是當今最具創造力的人士之一,《專念創造力》是她又一部極具突破性的作品。蘭格藉助科學研究和個人經歷告訴我們,為什麼追求專念創造力能帶來絕妙生活,以及如何去追求。這本書的智慧和魅力讓每個人都無法抗拒。
——迪帕克·喬普拉 《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則》作者
無論在繪畫、寫作還是生活中,蘭格博士都是一位圓滿完成個人文藝復興的女士,在《專念創造力》中,她深刻闡述了為什麼以及如何提高專念創造力。
——貝蒂·弗里丹 《女性的奧秘》作者
埃倫·蘭格不拘常規的獨創性思想,喚醒了懼怕失敗、不敢放手嘗試的人們。這本書讓人躍躍欲試,嘗試著去成為像蘭格一樣的藝術家。
——羅伯特·扎榮茨 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
這本書寫的是專念創造力,而它本身就是專念創造力的產物。它沒有誇下海口,說能釋放你內在的米開朗基羅,但它仍可令你嘆為觀止,能幫助你擺脫束縛。
——賈斯廷·卡普蘭 普利茲獎獲得者 《克萊門斯先生與馬克·吐溫》作者
《專念創造力》是一本充滿智慧和獨創性的作品。埃倫·蘭格創新性地研究了人們為什麼以及如何限制了自己創造力的發揮,敏銳地洞察出潛念讓人們付出的高昂代價,並且指出專念創造力如何幫助人們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尤其是那些想改變自己生活的人。
——伊莉莎白·洛夫特斯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