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食鬧音樂

將樂食鬧音樂

將樂食鬧音樂,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將樂食鬧音樂是福建民間音樂中獨特的品種,形式與內容均有其顯著的特徵,因其是地方民俗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故而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將樂食鬧音樂是主要用以為婚嫁、壽辰、迎神賽會、節慶舞龍和喪葬等民俗活動增添氣氛的地方特色音樂。按使用範圍的不同,食鬧音樂可分為喜慶音樂、龍燈鑼鼓和喪葬音樂。將樂食鬧音樂可分為文場和武場兩種演奏形式,其中以文場“鬧香花壇”較具特色。

2011年12月14日,“將樂食鬧音樂”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將樂食鬧音樂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14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保護單位:將樂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Ⅱ-8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將樂食鬧音樂是福建傳統音樂中獨特的品種,緣起將樂民俗,在民間流傳廣泛,已傳承至第五代。將樂幾乎城鄉到處都有清一色由農民組成的食鬧班子。
民國初年,樂生蔡根燾首開在將樂民間授徒傳藝之先河。蔡根燾是江西人,是名泥水匠,他兼職樂生。他到將樂後,一邊乾泥水匠的活,一邊開始設館授徒,當時已20多歲的王渭濱的父親王學詩和少年夥伴成了蔡根燾的第一批徒弟。

基本特徵

將樂食鬧音樂有文場和武場兩種。使用鑼鼓、大吹的曰“武場”;文場分兩種,使用小嗩吶的曰“喳子文場”,不用小嗩吶的曰“笙簫文場”。“鬧香花壇”是文場的特別形式,它所演奏的沒有真正的食鬧曲牌,大部分是江南小曲。所謂“鬧香花壇”,實際就是樂隊走街。舊時迎神賽會,菩薩踩街時都有裝點得很漂亮的香花壇隨行,樂隊緊隨香花壇,因此叫“鬧香花壇”。一些大戶人家出殯,有死者的銘旌、像轎和花壇,也鬧香花壇。
將樂食鬧音樂
將樂食鬧音樂
按使用曲牌的不同,將樂食鬧音樂可分為喜慶音樂(結婚、做壽、迎神賽會)、龍燈鑼鼓和喪葬音樂。逢年過節、迎神賽會、老年壽誕和結婚生子皆曰喜慶,為了助興,都可以動用食鬧音樂;在龍燈踩街、入戶、回龍、舞龍時用的是火炮鑼鼓來渲染氣氛,使鑼鼓更加活潑;在喪葬典禮上,將樂食鬧中的喪葬音樂是一個完全獨立、絕對不能與其他音樂混用的套曲。
將樂食鬧音樂使用的樂器有梅花(大嗩吶、大吹)、喳子(小嗩吶)、橫竹(笛子)、椰胡、二胡、琵琶、三弦、揚琴、鼓、平鑼、小鑼、大鈸、小鈸、鏡鑼和雲錚等。

代表作品

將樂食鬧音樂曲牌豐富,分為喜慶音樂、龍燈鑼鼓和喪葬音樂。喜慶音樂又分文場和武場兩種,文場喜慶曲牌有:《金紐絲》《翰香壇》《天仙子》《五調鬧長沙》《鬧長沙》《普庵咒》;武場喜慶曲牌有:《狀元遊街》《將軍令》《一枝花》《得勝令》《廣東歌》《大馬隊》《鬧長沙》;喪葬曲譜則是一個完全獨立、絕對不能與其他音樂混用的套曲,常用的曲牌有:《祭壇簫》《七星簫》《沙王簫》《拜簫》《清字簫》《天開門》《泣顏回》《錦毛祠》《齋金紐絲》《齋大馬隊》和《七星鼓》《七星簫鼓》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將樂食鬧音樂根植於民眾日常生活,套用普遍,在逢年過節、迎神賽會、老年壽誕和結婚生子等喜慶場面,以及節慶舞龍乃至喪葬儀式等民俗活動中曾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給將樂百姓帶來娛樂生活的同時,也成為音樂薰陶、傳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傳承人物

王渭濱,漢族,三明市將樂縣人,1943年3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樂食鬧音樂”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渭濱自幼受家庭環境薰陶,跟隨父親王學詩學習將樂食鬧音樂的演奏技藝,是將樂食鬧音樂的第三代傳人。王渭濱五歲便可隨樂隊出演喜慶食鬧音樂。王渭濱還致力於將樂食鬧音樂的整理、分類、歸檔以及傳統曲牌的挖掘工作,並收藏了“小梅花”(即高音嗩吶)等食鬧音樂的傳統樂器。為更好地實踐將樂食鬧音樂的動態保護,王渭濱重視培養後繼人才,已培育出了諸多演奏者。此外,他還積極參與建立食鬧音樂協會,堅持定期舉辦食鬧音樂的縣級年度展演,並於2007年重組並擴大食鬧樂隊規模以傳習食鬧音樂。
將樂食鬧音樂
王渭濱
楊誠,1951年11月生於福建省將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樂食鬧音樂”三明市第二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將樂南詞傳人劉懷中,對南詞和食鬧進行潛心研究,耗時5年寫成了《將樂南詞和食鬧音樂》,為食鬧音樂的傳承提供重要的理論工具。

社會影響

主要演出
2013年,將樂食鬧樂隊在第二屆海峽兩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會上演出。
展演活動
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三,將樂縣非遺保護中心與食鬧樂隊都要舉行紀念文藝宗師田公元帥聖誕與食鬧音樂展演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