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TACE治療與RFA治療序貫、有機配合,特別是結節型、團塊型肝癌,可大大提高腫瘤的完全壞死率,減輕TACE重複次數過多造成的肝損害。
操作名稱,適應證,禁忌證,準備,方法,注意事項,
操作名稱
射頻消融治療原發性肝癌
適應證
1.TACE治療與RFA治療序貫、有機配合,特別是結節型、團塊型肝癌,可大大提高腫瘤的完全壞死率,減輕TACE重複次數過多造成的肝損害。
2.手術治療後局部復發者。
3.腫瘤直徑在3~4cm以下,療效最佳。腫瘤體積超過5cm,需要運用疊加技術。
4.肝內腫瘤數目在4個以下。
5.肝功能較差,不適宜外科開腹手術或患者拒絕外科手術者。
禁忌證
1.體質差、活動性感染未控制,合併有其他嚴重疾病。
2.有難以控制的大量腹水、嚴重出血傾向。
3.血小板計數在40×109/L以下,凝血酶原時原時間>35%。
4.孕婦。
準備
1.設備準備
(1)CT斷層掃描,B型超聲等影像導向設備。
(2)射頻消融治療儀。
(3)心電監護儀、胸腔引流管、供氧設備、吸痰機及急救藥品。
2.完成各項常規檢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並進行評估。
方法
1.大多數病例是由影像導向的微創RFA治療。CT、B超等為常用的影像定位設備。
2.麻醉方法 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及鎮靜藥,或採用短效靜脈麻醉藥如remifentanil和propofol,這兩種藥物可產生深度的鎮靜和止痛作用,而且患者恢復清醒較快,麻醉過程中運用心電監護。為防止膽-心反射,術前可肌內注射0.5mg阿托品。
3.根據治療方便和安全的需要,取患者仰臥或俯臥位,確定腫瘤的大小、部位後選擇穿刺點和進針方向。對病變性質不明確者,首先取病理活檢後再進行治療。消融電極柄部外徑約為1.8mm(15~17G),進針徑路應避開主要器官和大、中血管為原則。
4.治療中,先在局部穿刺點麻醉後,做一長2~3mm的小切口後穿刺靶腫瘤組織。在影像指導下,確定消融電極的頭部位置是否恰當,根據病灶大小,將子針(prongs)打開至合適直徑,開始施行消融治療,並逐漸加大功率,當針尖溫度升高到95℃左右時,可將消融電極子針進一步打開到所需直徑。
5.為了保證有效殺滅腫瘤組織,消融範圍一般擴大到腫瘤所見直徑的1cm以上,保證腫瘤組織完全壞死。對於直徑3cm的腫瘤,行1~2次疊加治療;3~4cm的行6次疊加治療;>4cm,行多次疊加治療。瘤體直徑在3cm以下,每次RFA治療時間為5min;瘤體直徑在3~4cm,治療時間為10min;瘤體直徑在4~ 5cm,每次治療時間為10~15min。
6.在結束消融拔除消融電極時,進行針道電凝燒灼,直至肝包膜下2cm。
7.在RFA治療過程中,B超是常用的導向工具。由於其經濟、治療時間短,能清楚地觀察血管成分,在臨床上仍廣為使用。但對於術中多極射頻消融電極的立體顯示不如CT精確。消融治療過程中,有很多微小氣泡(micriobubbles)產生,B超主要根據這些微小氣泡來判斷消融治療的範圍,但這種方法對腫瘤邊界難以精確定位。
8.CT也為常用影像導向治療工具,CT可及時觀察可能存在的併發症及腫瘤殘留,1周內能及時補充治療;CT導向RFA治療能直觀了解消融電極展開後的立體位置,具有解析度高、安全、定位準確、重複性好、不易遺漏病變等優點。在有條件的情況下,CT應作為首選導向治療設施。下述情況建議採用CT導向下治療:在B超不易區分是否為壞死或殘留時;肝轉移瘤多數邊界不清,對周圍肝實質的侵犯B超難以定界者;病變位於肋骨附近或合併有肝硬化難以發現的較小的病變;在病變鄰近腸管、膽囊時,因CT較B超直觀,可清楚地顯示電極的位置,可避免損傷重要器官,在保證腫瘤最大程度殺滅的同時減少併發症。實際中,可將B超和CT聯合運用。
9.開放式實時MRI為影像導向工具,有待臨床總結經驗。
注意事項
注意防治併發症。
1.術中反應 部分患者出汗較多,為防止繼發性脫水,在治療中可補充一定量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部分出現低血壓在3~4h可恢復;多數患者在治療中主訴有發熱感,無須處理;當腫瘤位於肝頂時,有時會發生氣胸,術前應備氣胸穿刺針和引流導管,如影像學檢查發現氣胸量在30%以上、呼吸不暢時,可立即進行胸腔閉式引流,多數處理後會自行緩解;合併有血氣胸,須外科治療。
2.疼痛和噁心 多發生在手術後2~3h,約25%患者需要進一步治療,口服非阿片類止痛藥(如阿司匹林)或弱阿片類藥物(如可待因)等,98%的患者可在1周內緩解。
3.發熱 部分患者在治療後3~5d出現“流感樣”症狀,多為腫瘤壞死吸收熱,體溫可達到38℃,多在5d內好轉;較大腫瘤RFA術後即出現高熱,體溫達39.4℃,有時持續2~3周,部分患者有夜間盜汗現象。如體溫超過38.8℃,需要檢查血象。
4.肝內膽管擴張 膽道系統不像肝內血管記憶體在血液流動能將熱量帶走,使膽道發生熱損傷,如僅僅為輕度局部性擴張,只須觀察;擴張範圍明顯,可行經皮、肝穿刺引流。
5.其他 有經針道持續出血流至腹腔或體外;肝包膜下血腫;肝內動脈出血,須行肝動脈栓塞;橫膈受刺激引起胸腔積液,如橫膈受損傷時,會出現右上肢疼痛,一般經數月才能緩解;腫瘤壞死引起繼發感染,肝膿腫;有報導手術中出現結腸穿孔的病例,這時需要外科協助對結腸施行修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