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千年的美麗

在已經編著出版了十多本書之後,毛小東又將自己歌吟、記錄銅鈸山的作品彙編成這本《封禁千年的美麗》。這一本集子,都是獻給一座山的情書。 《封禁千年的美麗》共三輯:第一輯“銅鈸情懷”共收錄描寫銅鈸山靈秀山水、人文勝景、名勝古蹟等散文十五篇;第二輯“古蹟尋蹤”收錄八篇關於銅鈸山古堡、雄關隘口、生態文化、歷史資源等文章,介紹了銅鈸山幾處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華岩等情況;第三輯“奇聞軼事”,收錄了五篇與銅鈸山有關的軼事,如《千古忠良張叔夜》記述了北宋忠臣良將張叔夜的有關事跡。

基本介紹

  • 書名:封禁千年的美麗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165頁
  • 開本:16
  • 定價:22.00
  • 作者:毛小東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00569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已經編著出版了十多本書之後,毛小東又將自己歌吟、記錄銅鈸山的作品彙編成這本《封禁千年的美麗》。這本集子共三輯:第一輯“銅鈸情懷”共收錄描寫銅鈸山靈秀山水、人文勝景、名勝古蹟等散文十五篇;第二輯“古蹟尋蹤”收錄八篇關於銅鈸山古堡、雄關隘口故事、生態文化、歷史資源等文章,介紹了銅鈸山幾處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華岩等情況;第三輯“奇聞軼事”,收錄了五篇與銅鈸山有關的軼事,如《千古忠良張叔夜》記述了北宋忠臣良將張叔夜的有關事跡。

作者簡介

毛小東,男,1965年9月出生,江西廣豐人,在職研究生。現任江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豐捲菸廠廠長。為上饒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西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編著書籍十多部。作品多次獲國家級、省級獎項。

圖書目錄


銅鈸情懷
銅鈸山賦
鳴唱悠悠
尋真問白雲
封禁千年的美麗
秀出江西又一山
高山情懷
九仙山的神韻
銅鈸山的作家情緣
銅鈸山的戀歌
神奇秀麗的銅鈸山
山之感悟
劈山問路
為農家樂取名
銅鈸山區也有座石鐘山
茅花
古蹟尋蹤
尋覓山中那串散落的翡翠
徐霞客喜過白花岩
深山虎嘯
山靈香火旺
銅鈸山建置沿革綜述
紅軍岩:不朽的豐碑
封禁與弛禁
紅色的記憶
奇聞軼事
千古忠良張叔夜
山美詩自多
九仙山傳奇
高山茅師公
山神的故事
後記

文摘

中國自古有封禁的歷史,凡封禁之地,不得開墾圍獵,不得居家行走,也不得砍樹伐木。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位於閩、贛交界處的銅鈸山成了一塊這樣的封禁區。自唐末至明清近千年的漫長歲月中,不見炊煙,不聞人聲,所有的美麗景致都像琥珀一樣被封存在一塊冰冷的界石之內。
也許是認為天高皇帝遠,也許是終究敵不過密林原野的誘引,也許是為了枕山而眠聽泉入夢的夢想吸引,到了清末,深山老林里還是悄悄住進了一族葉姓人家。墾山燒荒的煙火很快就把朝廷給嗆醒了,官府派出勘探繪圖小組直奔銅鈸山而來。已經在此開族的葉姓人家眼看就要失去這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虧得族中有位日食斗糧、力大無窮的好漢急中生智,搶在前一天夜裡,拔起江山嶺上那塊重達三百多斤的封禁石,連夜扛著翻山越嶺,把它穩穩地安放在了銅鈸山的更深處。官府的人被引進深山,面對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奼紫嫣紅的爛漫山花、靈動活潑的珍禽異獸、無邊無際的雲煙霧海、珠碎玉濺的飛瀑流泉、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一時意亂情迷,糊裡糊塗就認下了那塊界石。這么一來,封禁山的範圍縮小了,落地生根的葉姓人家得以安心地繁衍生息。官府繪製的封禁山地圖,一直在民間收藏著,圖紙大若被單,用匣磚裝著,每逢夏日拿出來曬一次。可惜的是,這樣一張罩滿玄妙光環的地圖,在“文革”中不知所終。
封禁山的這個傳說其實也詮釋了一些史況。銅鈸山,古稱“銅塘山”,一名“封景山”。明朝李鴻在《封禁山考略》一文中描述:“鉛山分水關由崇安(現為武夷山市)入閩,永豐(廣豐)柘陽關由浦城入閩。二關相去數百里,其間空棄數百里,在分水、崇安之東;柘陽、浦城之西者,則所謂封禁山也。”“前世傳此山周圍數百里,實廣長各三四百里,北東西三面則屬廣信屬邑之上饒、永豐、玉山,南東西三面則屬福建建寧之浦城、崇安。”清嘉慶廣信府知府王賡言在《擬陳封禁利弊稟》中講,“竊卑府所屬封禁山,界連閩浙二省,周圍約三百餘里,重巒疊嶂,密箐深林。”“按廣信府禁山浙閩二省毗連,延袤三百餘里。約其界址,江西居十分之七,閩浙二省居十分之三。浙屬江山縣界,閩屬浦城、崇安二縣界,江西則上饒、廣豐二縣界。”廣信府知府五諾璽在《請罷弛封禁山議》中指出:“銅塘心,為封禁之腹,重巒復嶂,最易藏奸。”清朝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奏銅塘山弛禁折》中談到:“銅塘山自唐季迄元明,歷久封禁,我朝因之。”據史料文獻我們得知,封禁山界涉及浙江的江山,福建的浦城、武夷山,江西上饒、廣豐等地,但最為封禁核心之處還是現廣豐銅鈸山區一帶。官府為防戒“賊擾”而封禁,歷史悠久,自唐末到明清,尤其明正德年間(1506—1521)至清同治八年(1869)弛禁,其間350年左右封禁最嚴。“禁令最嚴,累加防守,逋民逃匿,輒加重刑,或合山焚之。”(明《歷代禁略》)所在的地方官從知縣到知府、巡撫都主張封禁,如清朝江西巡撫蔡士英、胡寶泉,廣信知府五諾璽、王賡言等都親臨其山區查勘,極力上疏要求封禁。但也有少數官員主張弛禁的,如清待郎趙殿最、撫臣陳宏謀就兩次請開。到1860年(清鹹豐十年)鐘世楨就任廣信府知府,他開始考慮如何弛禁事宜了,隨後有廣豐知縣王恩溥書《稟請銅塘山弛禁稿》、廣信府知府蔣繼洙書《稽查銅塘山稟稿》、兩江總督馬新貽《奏銅塘山弛禁折》都主張馳禁。
封禁山封禁期在各進山的路口都設定了封禁石碑,鍥刻了禁文、山界範圍,時任的知府、知縣還要具名,註明立禁碑的日期。
清乾隆年初時任廣豐的知縣詹廣譽還為封禁山題作過詩,後有廣豐洋口人謝希晉依他詩作和韻詩《封禁山次詹邑侯韻》:
崇岩峻岭奠金湯,僻壤何曾棄版章。
閩浙無烽成曠土,朝廷有禁自遵王。
山空長抱熊彪隱,谷邃層生草樹荒。
安靖正多賢執政,每飛鳧舄入羊腸。 因為封禁歷久,銅鈸山保留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分布了三萬多株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至今,這裡人跡罕至,古藤粗如碗口。據《江西通志》講:“封禁山蜘蛛大如碗,其吐絲如繩,間有白色而放光者,土人嘗見不敢攫取。”境內有白花岩廣福寺和悟道尖馬氏夫人廟;有明末清初九仙山農民起義軍城堡;有明清所建、地勢險峻的木城關、支面關、五通關、條鋪關、太平關等雄關隘道;還有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
在銅鈸山原始森林內一個叫六角坑冬毛區的半山腰上,有一塊岩石被古人鑿了一些類似文字的奇隆圖案,岩石的圖案已有一半被埋在地下。相傳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有一位富戶逃到冬毛區避難,把寶藏隱藏在深山叢林。為了不遺忘各個寶藏處,就在一塊岩石上鑿刻了一幅藏寶指示圖。
封禁千年的神奇土地,空寂寧馨的世外桃源,閱盡滄桑的古道邊關,一塵不染的青山秀水,儒雅孤高的寺院道觀,空靈曼妙的鳥鳴泉音……歷史在這裡封存,時間在這裡定格,動與靜,剛與柔,純與雅,健與婉在這裡達成無痕的融合。
銅鈸山,一座原始沉靜的神秘之山;
銅鈸山,一座靜穆貞潔的生態之山;
銅鈸山,一座厚重古樸的傳奇之山!
你必將隨著人們對自然大美的不懈追求,漸漸地走向成熟,走向悠遠,走向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中。P16-19

後記

儘管我離開那朝夕相處十個春秋的美麗的銅鈸山已三個年頭了,但那山那水那草那林總是揮之不去,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在銅鈸山的那些日子裡,為宣傳銅鈸山,向世人推介她的純淨和美麗,我總是千方百計地挖掘她的文化底蘊,先後編著了十幾本有關銅鈸山的文集,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以一個山里人用自己眼睛觀看和靈魂感觸銅鈸山獨特的美麗而寫下的文字,我一直想將之結集成冊,用以對進一步宣傳銅鈸山盡一點微薄之力。同時,是對自己文學創作作一小結,另外,也對以往著作作些彌補。2008年金秋,我主編了一套《銅鈸山歷史文化擷英》叢書,其中《銅鈸古韻》—輯收錄了銅鈸山的古詩文和有關文獻,出書後,又重新發現了一些民間對銅鈸山進行創作的詩文,如《杉江俞氏宗譜·文集》中收錄的廣豐杉溪人創作的三首詩,明朝俞子震的《游白華岩禱嗣》,清朝俞森、俞振鵬分別創作的《游白華岩》,還有清朝1862年間參與朝廷對銅鈸山勘查而創作的《奉檄勘封禁山》三首詩,這些詩文都有文史價值,現增補錄入,以饗讀者,所以就有了這個集子。
《封禁千年的美麗》共三輯:第一輯收錄描寫銅鈸山散文十五篇;第二輯“古蹟尋蹤”收錄八篇關於銅鈸山古蹟傳奇的文章,介紹了銅鈸山幾處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華岩等;第三輯“奇聞軼事”,收錄了五篇與銅鈸山有關的奇聞故事,如《千古忠良張叔夜》記述了北宋忠臣良將張叔夜的有關事跡。
《封禁千年的美麗》一書能出版成集,這要感謝江西省文聯主席劉華先生能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也要感謝江西人民出版社王醴頡編輯和廠里的同事呂康明、徐小紅等同志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對在本書編著過程中關心和呵護銅鈸山生態旅遊發展的領導、朋友和同事們所作的大量工作,在此也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願《封禁千年的美麗》一書能成為一片綠葉或一泓清泉,放鬆一下你的心情,盪起一圈你的心波,讓你愉悅、輕鬆。
編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序言

毛小東在本書後記中說:“儘管我離開那朝夕相處十個春秋的美麗的銅鈸山已三個年頭了,但那山那水那林總是揮之不去,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於是,他時時憶念著銅鈸山,常常問候著銅鈸山,而且,依然像一位熱情的嚮導,邀請並陪伴一群群客人,頻頻走進銅鈸山。他因工作變動離開那裡後,我還去過兩三次,每次均由他陪著。這使我有機會更加切近一個人與一座山的情感維繫。他對那片山水的一往情深,山石草木對他的萬般繾綣。
於是,在已經編著出版了十多本書之後,他又將自己歌吟、記錄銅鈸山的作品彙編成冊。這一本本集子,都是獻給一座山的情書。試問,天下群山清純寧馨如銅鈸山者,尚有誰能贏得來自四面八方、播向五湖四海、堪稱美文的情書?又有誰能博得一個人採擷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而釀造出來的一篇篇“甜言蜜語”?
銅鈸山當令天下群山艷羨不已。一位清新脫俗的村姑,人見人愛,當令如雲美女艷羨不已。
哪裡都有好山好水好地方。因此,許多新修的道路、新設的指示牌,執著地把遊人引向一片片新開闢的景區。在那些果然新鮮的風景里,主人把投資商的新面孔介紹給我,把景區開發的新規劃講解給我,把已經建成的新設施炫耀於我。這時候,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銅鈸山和它的建設者。
是的,如今,好山好水越來越被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視作發展旅遊經濟的重要資源而寄予厚望,越來越引起開發者的濃厚興趣。可是,當那些原本新鮮的風景漸漸趨同,當不少自然景觀被人為改造得面目全非,當急功近利的企圖充斥在峰巒林泉之間,我忽然覺得,銅鈸山的開發建設有著不可低估的啟示性意義。
銅鈸山的啟示在毛小東凝視風景的眼神里。人與人對視三分鐘,就會生情。毛小東與銅鈸山對視了十年,乃至更久。他們之間的感情,該有多么深沉。所以,他懂得風景,珍惜風景,尊重風景。請記住尊重這個詞。尊重關涉到景區的定位,尊重更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今天的銅鈸山因野山野趣而惹人注目,令人流連。
銅鈸山的啟示在毛小東探究歷史的目光里。很難想像,歷史上人煙罕至的封禁山,競也有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不過,它們原本是散在的、零碎的,就像原始森林中的某種珍稀植物。尋找它們,必須涉越深澗,攀援險峰。必須披星戴月走訪老人,或挑燈夜讀叩問故紙。早在開發規劃之初,他就開始用心著意地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資源。無疑,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我曾說過,這是一個人的工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個景區青春永駐魅力長存的生命工程。
銅鈸山的啟示在毛小東笑迎文學的真誠里。我曾在一篇文章里這樣寫道:“曾經的野山,如今之所以能成為聞名遐邇的景區,除了建設者的種種努力外,也得益於作家的筆墨。他們的文字,像銅鈸山的湖光山色,給銅鈸山揚了名,又為銅鈸山召喚來更多的文朋藝友。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或許可以說,銅鈸山是散文造就的山。”引領文朋藝友前往的,是一種真誠。它可以感動所有的筆,因而傾吐出真誠的文字。那些文字正是獻給一座山的厚厚的情書。舉目四望,那些正在被開發的好山好水,不知收到如此真摯的情書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