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收入,旅遊資源,沿革,所轄村代碼,機構設定,農業基地建設,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民營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村鎮建設,特色農產品,下轄村,人口數據,鎮屬學校,植樹造林,教育發展,計生工作,
經濟收入
2002年, 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財政收入785萬元。 寺頭鎮農業重點抓好基地建設。 新發展紅香椿2500畝,香椿大棚300個,紅 香椿基地面積達到1.5萬畝。 新栽經濟林3200畝,大棚果260畝,育苗500畝,經 濟林基地面積達到3.8萬畝。桑園基地新植高桿桑35萬株,新發展專用桑園500畝, 年養蠶450 0張, 產鮮繭150噸。 中藥材基地,新發展丹參5000畝,其他中藥材 3000畝,中藥材面積達到1.2萬畝。栽植黃煙5000畝,新建奶牛養殖小區100畝, 增加奶牛200頭、肉鴨養殖戶350戶,波爾山羊和仔母豬專業村26個。糧經比例達 到2∶8。 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117家,其中鑄造企業達到72家,年產鑄造圍牆150萬米, 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 增加值4600萬元,利稅2100萬元。實施擴張總量、載體 拉動、技術創新策略,促進以鑄造、礦產為主的民營經濟,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 投入2100萬元。全鎮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9個,契約利用外資額168萬美元,實際 到位資金116萬美元。其中引資500萬元新建山東臨朐山河食品有限公司,帶動發 展350戶養殖戶、 5 00個鴨棚。新建、擴建鴨苗孵化廠、共和服裝廠、沂山中藥 材公司、箕子山機械鑄造廠、宏成礦業有限公司、鑫升鑄造廠等企業。 全鎮新建商品樓面積35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600平方米。實施鎮區亮化、 美化, 新建城市雕塑1座。建成政府前石河“人字閘”蓄水工程,成為鎮區的新 景觀。
生產總值
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比上年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595.2萬元,比上年增長29.4%;工業實現
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2336萬元,分別增長16.1%和16.2%。第三產業增加值達7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
寺頭鎮鎮域內有純天然綠色食品紅香椿1.5萬畝,素稱紅香椿之鄉。有
山楂、花椒、桃、杏、
柿子等乾雜果3.5萬畝,專用桑園、高桿桑面積1.3萬畝,
中藥材面積8000畝,黃煙種植面積1萬餘畝。鑄造企業70家,年產鑄鐵透景圍牆150萬米,暢銷全國。鎮辦
金礦為濰坊市獨一家黃金生產企業,年產黃金1800兩,銀1.5噸,銅120噸,鐵粉1.9萬噸。
2005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2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8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10元。2007年社會總產值1.19億元,經濟總收入10600萬元。
便利交通
寺頭鎮境內交通便利,省道濰(坊)九(山)公路縱貫東西,縣道五(井)寺(頭)路、雙石路(石佛-石家河) 貫穿南北。鄉村道路四通八達,2008年底行政村通水泥路和瀝青路達到100%。境內河流眾多, 共有大小河流21條,多屬雨源性河流,總長度100多公里,總流域面積276平方公里。 縣第一大河—彌河縱貫南北,流經鎮內長達45公里。
鎮內第二大河為石河,全長30公里,隸屬彌河水系。石河上游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 型水庫10座;彌河水系支流有小(二)型水庫3座。總庫容1004.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06.9萬立方米。境內多山嶺溝壑,土壤分為棕壤土和褐土,其中以棕壤性土分布居多,宜種植花生、 地瓜、黃煙、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全鎮可耕地面積8.6萬畝。
“紅香椿之鄉”美稱
新中國成立後,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治山整地,挖河修渠,建庫打井,山嶺地得到綜合整治, 林、 田、 路、水有機配套,有效水澆面積達45420畝,農機總動力36600千瓦,機耕面積達到80%以上。2008年,糧食總產量2994萬公斤,其中小麥總產量1425萬公斤,單產370公斤;蘋果、山楂、板栗、桃等果品面積43460畝,總產量4500萬公斤, 實現產值1.4億元。著力培植黃煙、大棚香椿、中藥材、奶牛、 肉鴨等產業,黃煙面積發展到14000畝,建成多處現代化綜合性黃煙烘烤基地,連續四年被省市授予“黃煙生產先進單位”稱號;全鎮3000多畝大棚紅香椿,年增收500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紅香椿之鄉”;
“鑄造重鎮”美稱
建成標準化畜牧小區25個,奶牛存欄2000頭, 年出欄肉鴨3000萬隻,畜牧業產值5.7億元。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礦產業、鑄造業、制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已具規模,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20家,有“鑄造重鎮”之稱。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繁榮興旺,華興超市、萬家樂等超市入駐鎮區,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等新型業態覆蓋城鄉,2008年底個體工商戶發展到3000家, 從業人員1.2萬人。小城鎮建設全方位快速推進,城鎮載體功能日益完善。2008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財政總收入1538.3萬元,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60萬元, 同比分別增長31%、 34.3%;農民人均純收入5100元,增長23%。
旅遊資源
鎮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主要景點有懸泉寺、禪堂崮、冕崮山、雙雀山旅遊區、透明崮、南寺湖公園等。
沿革
1952年設寺頭區,1958年改寺頭公社,1984年設立寺頭鎮、箕子山鄉(1993年撤鄉建呂匣鎮)。1997年,寺頭鎮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寺頭、兩嶺、下程子、李季、河口、季家莊、逯家莊、楊莊、蔣白、下雕窩、上雕窩、鄧家圈、黃崖根、大青峪、南照、宮家莊、北崔木、南崔木、郭泉、塔子峪、上丹崮、石佛堂、尹子峪、上河莊、下河莊、臥虎峪、幸福峪、偏龍頭、楊家泉、杏山峪、黃家峪、水泉子溜、北彭家莊、高莊、王瑞、南西安、王門、西峪子、下山棗、上山棗、長大峪、道士莊子、耿家溜子、楊家峪、桃花、北宅科、柳科泉、王家莊48個行政村;呂匣鎮面積69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呂匣店子、東呂匣、西呂匣、南峪、丁家北坡、青崖、孫家莊子、雙龍、河東、鳳凰坪、趙家北坡、西福泉、中福泉、東福泉、東蓼子、西蓼子、東峪、下洋河、上洋河、吉子山、楊桃、鐵寨、土門、柳宅、新升、酉寨、王莊、西台、石河頭、武山、西文山、西玉免埠、東玉免埠、王家峪、金山村、南坡、洛莊、雙泉、下道溝、里峪40個行政村。
2007年,撤銷石家河鄉,併入寺頭鎮。
原石家河鄉位於臨朐縣南部。1958年設鹿皋公社,1981年更名石家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02.4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石家河、崮山、虎崖、西黃山、中黃山、東黃山、瑞莊、橋溝、蔡莊、蔡峪、岸青、鹿皋、於家莊、匯泉、牛角山、彭家莊、寶畔台、上棗行、東焦家莊、寶泉、沈洪、大時家莊、張家莊、崔冊、柳子、大東峪、小東峪、李莊、大崮東、小崮東、祥高峪、馮家莊、老莊子、後溝、犍峪、小山東、冕崮前37個行政村。
所轄村代碼
370724104:~201呈子村 ~202兩嶺村 ~203河口村 ~204李家莊村 ~205季家莊村 ~206逯家莊村 ~207楊莊村 ~208蔣白村 ~209鄧家圈村 ~210大青峪村 ~211黃崖村 ~212寺頭村 ~213南照村 ~214雕窩村 ~215宮家莊村 ~216丹崮村 ~217塔子峪村 ~218郭泉村 ~219南崔木村 ~220北崔木村 ~221上河莊村 ~222下河莊村 ~223偏龍頭村 ~224楊家峪村 ~225王瑞村 ~226石佛村 ~227尹子峪村 ~228水泉溜村 ~229高家莊村 ~230彭家莊村 ~231西安村 ~232嶺子村 ~233山棗村 ~234長達峪村 ~235王門村 ~236桃花村 ~237道士莊村 ~238宅科村 ~239柳科泉村 ~240呂匣店子村 ~241孫家莊子村 ~242南峪村 ~243丁家北坡村 ~244東呂匣村 ~245西呂匣村 ~246青崖村 ~247西福泉村 ~248中福泉村 ~249東福泉村 ~250趙家北坡村 ~251上洋河村 ~252下洋河村 ~253河東村 ~254雙龍村 ~255鳳凰坪村 ~256西蓼子村 ~257洛莊村 ~258道溝村 ~259雙泉村 ~260南坡村 ~261里峪村 ~262金山村 ~263西玉兔埠村 ~264東玉兔埠村 ~265石河頭村 ~266王家峪村 ~267武山村 ~268西文山村 ~269箕子山村 ~270柳宅村 ~271酉寨村 ~272土門村 ~273新升村 ~274西台村 ~275王莊村 ~276鐵寨村 ~277楊桃村 ~278東峪村 ~279東蓼子村~201東黃山村 ~202中黃山村 ~203西黃山村 ~204虎崖村 ~205崮山村 ~206瑞莊村 ~207橋溝村 ~208蔡莊村 ~209蔡峪村 ~210岸青村 ~211鹿皋村 ~212石家河村 ~213彭家莊村 ~214牛角山村 ~215匯泉村 ~217於家莊村 ~219寶畔台村 ~220東焦家莊村 ~221崔冊村 ~222李莊村 ~223張家莊村 ~224大時家莊村 ~225大崮東村 ~226小崮東村 ~227冕崮前村 ~228小山東村 ~229祥高峪村 ~230沈洪村 ~231柳子村 ~232大東峪村 ~233馮家莊村 ~234後溝村 ~235老莊子村 ~236犍峪村 ~237小東峪村
機構設定
黨政工作機構 2008年5月寺頭鎮黨委、政府機構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合併設定,黨政工作機構設定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村鎮規劃建設辦公室4個綜合性辦公室。事業單位 寺頭鎮綜合設定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定編4人)、財政經管統計服務中心(定編5人) 、 社會保障管理服務中心(定編2人)、文化體育旅遊服務中心(定編2人)、計畫生育服務中心(定編17人)、生態建設服務中心(定編2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定編3人)7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定編35人)。同時設立農村公路管理站,與鎮交通運輸管理所合署辦公,具體負責所轄鎮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鎮司法所增掛司法調解中心牌子,主要負責所轄鎮矛盾糾紛的排查受理、分流指派、調處調度和督察督辦工作。派駐單位 派出所、 教管辦、國土資源所、國稅所、地稅所、供電所、呂匣信用社、石家河信用社、中心衛生院、石家河衛生院、寺頭食品站、呂匣食品站、石家河食品站、交管所、寺頭工商所、石家河工商所、信用社、寺頭郵政支局、呂匣郵政支局、石家河郵政支局、寺頭獸醫站、石家河獸醫站、寺頭公路站、石佛公路站、寺頭菸葉站、呂匣菸葉站、石佛菸葉站、供銷社、司法所、廣播站、石家河農電站。
農業基地建設
截至2005年,該鎮發展紅香椿2500畝,香椿大棚300個,紅香椿基地面積達到1.5萬畝。栽經濟林3200畝,大棚果260畝,育苗500畝,經濟林基地面積達到3.8萬畝。桑園基地新植高桿桑35萬株,發展專用桑園500畝,年養蠶4500張,產鮮繭150噸。中藥材基地,發展丹參5000畝,其他中藥材3000畝,中藥材面積達到1.2萬畝。栽植黃煙5000畝,建奶牛養殖小區100畝,增加奶牛200頭、肉鴨養殖戶 350戶,波爾山羊和仔母豬專業村26個。糧經比例達到2:8。
新農村建設
積極引導扶持發展大棚香椿、肉鴨、黃煙、果品、中藥材產業,全鎮3000畝大棚紅香椿, 實現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肉鴨加工企業4個,日加工能力達到8萬隻, 2000個養殖大棚出欄肉鴨3000萬隻,農民增收4500萬元,栽植黃煙7000畝,完成投放額930萬元,實現黃煙稅收205萬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果品、中藥材產量、質量都有大的提升。鎮黨委政府把農村社區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體布局,構建社區服務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服務功能,農村社區建設步伐加快。全鎮共規劃農村社區12個,2008年建成石家河、呂匣、石佛3個農村社區。 石佛社區占地總面積4636.8平方米,建築面積3414.8平方米,投資350萬元。呂匣社區面積4500平方米,共復修裝修房屋19間,新建4間,打院牆150米, 墊院落地基2000平方米,總投資80萬元。石家河社區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共裝修改建房屋20間,投入資金60萬元。石佛、呂匣、石家河社區已投入使用。通過建設“服務完善、管理有序、環境優美、文明詳和”的新型農村社區,切實解決公共服務產品在農村缺乏的問題,不斷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村村通道路工程完成12條、39.2公里。鎮上的兩條總長17公里的重點路呂鮑路、 石蜂路順利竣工。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新開通6個村,鎮區和鎮直部門全部實現集中供水。完成16個村、120個沼氣池建設。完成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有線電視通村率、入戶率達分別達到90%、75%。
產業發展
民營經濟日益壯大。以
鑄造、制絲、礦業為主,現有工商企業48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全鎮鑄造企業80家,從業人員4500人,年產各類透景圍牆180萬米,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500萬元。
桑蠶龍頭企業銀河制絲公司,年加工能力200噸乾繭,生產白廠絲85噸。臨朐縣金礦是濰坊市唯一的黃金生產企業,年加工礦石能力6萬噸,年產
黃金2000兩,白銀1.8噸,銅120噸,
鐵粉2萬噸。
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117家,其中鑄造企業達到72家,年產鑄造圍牆150萬米,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增加值4600萬元,利稅2100萬元。實施擴張總量、載體拉動、技術創新策略,促進以鑄造、
礦產為主的民營經濟,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投入2100萬元。全鎮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9個,契約利用外資額168萬美元,實際到位資金116萬美元。其中引資500萬元新建山東臨朐山河食品有限公司,帶動發展350戶養殖戶、500個鴨棚。新建、擴建鴨苗孵化廠、共和
服裝廠、沂山中藥材公司、箕子山機械鑄造廠、宏成礦業有限公
司、鑫升鑄造廠等企業。
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最佳化。種植業以
紅香椿、黃煙、乾雜果、大棚果、桑蠶、中藥材為主。特色產品紅香椿1.5萬畝,大棚香椿600畝,年產綠色純天然紅香椿5000噸,並註冊“春早”牌
商標,享譽全國,出口海外。黃煙種植面積8000畝,菸葉產量超過百萬公斤。乾雜果面積3.5萬畝,大棚果面積500畝,桑園面積6000畝,中藥材面積6000畝,被濰坊市“食為天有機農業開發公司”定為生產開發基地,獲省級質量認證。畜牧業形成千頭奶牛、千隻波爾山羊、百萬隻肉鴨的養殖規模。
寺頭鎮農業重點抓好基地建設。新發展紅香椿2500畝,香椿大棚300個,紅香椿基地面積達到1.5萬畝。新栽經濟林3200畝,大棚果260畝,育苗500畝,經濟林基地面積達到3.8萬畝。桑園基地新植高桿桑35萬株,新發展專用桑園500畝,年
養蠶4500張,產鮮繭150噸。中藥材基地,新發展
丹參5000畝,其他中藥材3000畝,中藥材面積達到1.2萬畝。栽植
黃煙5000畝,新建奶牛養殖小區100畝,增加
奶牛200頭、肉鴨養殖戶350戶,波爾山羊和仔母豬專業村26個。糧經比例達到2:8。
民營經濟發展
該鎮民營經濟日益壯大。以鑄造、制絲、礦業為主,2005年有工商企業48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全鎮鑄造企業80家,從業人員4500人,年產各類透景圍牆180萬米,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500萬元。桑蠶龍頭企業銀河制絲公司,年加工能力200噸乾繭,生產白廠絲85噸。臨朐縣金礦是濰坊市唯一的黃金生產企業,年加工礦石能力6萬噸,年產黃金2000兩,白銀1.8噸,銅120噸,鐵粉2萬噸。
截至2005年,該鎮實施擴張總量、載體拉動、技術創新策略,促進以鑄造、礦產為主的民營經濟,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投入2100萬元。
招商引資
截至2005年,全鎮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9個,契約利用外資額 168萬美元,實際到位資金116萬美元。其中引資500萬元新建山東臨朐山河食品有限公司,帶動發展350戶養殖戶、500個鴨棚。新建、擴建鴨苗孵化廠、共和服裝廠、沂山中藥材公司、箕子山機械鑄造廠、宏成礦業有限公司、鑫升鑄造廠等企業。
寺頭鎮大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奮力 推進工業經濟的擴張、最佳化和提升,不斷增強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積極開展銀企 聯姻, 制定激勵政策,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年完成技改及新上項目投入1億元以 上。工業經濟以礦產業、鑄造業、制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到2008年,有 工業及民營企業240家, 規模以上企業20家,從業人員6000人。全鎮鑄造企業80 家,有“鑄造重鎮”之稱。臨朐縣金礦年加工礦石能力5萬噸,年產黃金500兩, 是濰坊市最主要的黃金生產企業。2008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入8.16億元,工 業主營業務收入10.5億元,實現工業稅收1338.3萬元,其中國稅1008萬元,地稅 330萬元。工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7%,對財政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寺頭鎮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積極培強 做大骨幹企業,全力抓好以落戶“兩區”項目為重點的招商引資,完善獎懲政策 和考核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招商引資共引進落實項目29個,契約協定引 資額4.4億元, 其中落戶“兩區”過3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契約協定引資額2.4 億元。招商引資促進和帶動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全鎮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5億 元,同比增長61.7%,完成固定資產投入8.16億元,同比增長35.2%。
村鎮建設
到2005年,該鎮新建商品樓面積35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600平方米。實施鎮區亮化、美化,新建城市雕塑1座。建成政府前石河“人字閘”蓄水工程,成為鎮區的新景觀。
寺頭鎮把村村通公路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的突破口來抓,落實有效措施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步伐,紮實推進這項順民心、和
民意的工程。這個鎮2007年確定新建9條農村公路,為確保建設資金足額到位,這個鎮採取宣傳發動、召開
座談會、典型帶動等形式,實行“政府主導、鄉村配合、民眾參與”的工作機制,鎮屬企業和村民積極回響,支持農村公路建設。
眼下,要抓住當前施工的黃金季節,加快工程建設進度,9條“村村通”
公路建設工程全面鋪開,掀起了建設高潮。為抓好工程建設質量檢查監督,這個鎮在相關各村成立了由
村幹部、村民代表組成的工程質量監督小組,並聘請村裡的老幹部和部分企業負責人為義務質量監督員,定期進行監督檢查,保證了“村村通”公路建成民眾滿意工程。
全鎮已建成農村公路26條,通車裡程62公里,有48個行政村通上了
柏油路或水泥路,通村率達到80%。
寺頭鎮是濰坊市重點提升的小城鎮之一,旅遊文化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廣闊。2007年,投資1500萬元,實施鎮區基礎設施配套、綠化、亮化等一批重點工程,鋪埋排水管道3500米,打通並硬化寺頭商貿中心大街,完成寺頭集貿市場搬遷工作,擴大市場容量,提升城鎮形象。2008年,聘請省規劃設計院對寺頭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划進行重新修編。組織實施大街硬化、拆舊建新、商住樓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綠化美化等重點工程。鎮址大街新鋪設排污、供水管道1600米, 柏油硬化1.5萬平方米,建綠化帶1.1萬平方米,建花園1處,栽植綠化風景樹5000多株。新建公路客運站大樓560平方米,新建派出所辦公大樓1300平方米,鎮區宮家莊、 黃崖沿街新建商住樓2000平方米,新建石佛教學樓720平方米。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計投資1000多萬元。加強城鎮管理,組織開展鎮區環境衛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動,成立專業衛生隊伍,保證良好的鎮區環境衛生面貌。圍繞縣委、縣政府“打造齊魯生態第一縣”的任務目標,突出荒山綠化、林場建設、道路林帶建設三大重點,規劃四大基地、十大主戰場,強化措施,全力推進,以植樹造林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植被滿坡、綠色遍地的生態格局。 2008年, 全鎮造林綠化總投資1600萬元,總計完成造林2.1萬畝,其中荒山造林1.6萬畝,栽植道路林帶2800畝,經濟林等其他造林2200畝。共栽植楊樹、黑松、側柏、刺槐、山楂等各類樹木200多萬株。
特色農產品
香椿,山楂,花椒,杏,柿子,中藥材,黃煙。
下轄村
人口數據
常住人口59462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鎮屬學校
臨朐縣寺頭鎮東蓼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中心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呂匣初級中學
臨朐縣寺頭鎮呂匣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寺頭初級中學
臨朐縣寺頭鎮李季學區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桃花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洛莊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石佛學區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福泉學區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箕子山學區國小
臨朐縣寺頭鎮西齋國小
植樹造林
臨朐縣寺頭鎮黨委政府強化措施狠抓雨季造林,取得顯著成效。全鎮已完成
雨季造林面積6800畝,栽植側柏等苗木150萬株,累計投入資金210萬元。工作中,實行了“五個統一”。
統一規劃。2008年春天專門組織力量,對
大東峪、黃龍山、寶畔台、金雞山、道溝嶺五大雨季造林基地進行了統一規劃,整修了環山路,打起框架,有的提前挖好樹穴。
統一供苗。對雨季造林所需苗木,全部由政府統一購買,統一提供,全部是大苗壯苗,質量最好的苗木達到每株2元錢。側柏樹苗全部是營養袋育苗。
統一標準。印發了雨季造林技術規範,要求
魚鱗穴規格為0.7×0.6米,深0.3米,栽植
密度2×1.5米,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雨後及時扶苗培土,確保成活率達到95%以上。
統一栽植。
苗木栽植統一採取工程承包的辦法,用專業隊的形式,按栽植
契約檢查驗收,苗木栽植費每株1元左右。
統一管護。鎮上裝制宣傳車一輛,搞好封山禁牧巡迴宣傳,並設定固定標語和禁牧
標誌,每處造林基地設立管護員1名,報酬由鎮財政列支。
教育發展
為全面提升
教育教學水平,臨朐縣寺頭鎮結合鄉鎮實際,堅持辦“學習、節約、創新、和諧”型教育,有力地促進了全鎮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抓學習。寺頭教管辦對全鎮
教師提出了“認真學習,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一方面組織教師學,另一方面教管辦組織集體學,使學到的先進理念、經驗及時輻射到基層。倡節約。教管辦帶頭“勤儉節約”辦教育,把有限的
資金用在儀器配備、教研教改、教師
培訓等方面,從而有效提高了寺頭教育教學水平。搞創新。結合本鎮實際,積極開展教研教改,全鎮上下掀起教改創新熱潮。謀和諧。為增活力,教管辦引導教師在繁重的工作
中學會放鬆、學會健體,堅持開展“快樂大課間,師生共歡樂”活動,使廣大教師增強了體質,使
校園增加了無窮活力。
計生工作
寺頭鎮為適應人口計生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硬體、軟體兩手抓,努力提高優質服務水平。隨著育齡
民眾對生殖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原來的服務設施、技術水平,已難以承擔日益繁重的
計畫生育優質服務重任。鎮黨委政府本著設定齊全、布局合理的原則,斥資36餘萬元,對原有的計畫生育綜合服務大樓進行了全面的改建維修和內部設施配套。按標準設立了女性門診、
手術室、化驗室、B超室等12個技術科室,宣傳展室、人口學校、悄悄話室等3個宣教科室。建立了綜合服務大廳。配備了心電圖機、波姆光治療儀、B超機、
微機等儀器和設備,開通了站內區域網路,達到了國家級計生服務站標準,為育齡民眾提供一個舒心的服務環境。
首先,健全服務網路,啟動村級工作活力。建立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的運行體制,鎮與村簽訂年度管理責任書,村與每一個計生對象簽訂計生管理契約,孕情孕查、
節育措施落實、流動人口管理等實行定期調度和主要責任人承諾、
簽字制度,做到無縫隙覆蓋、無漏洞管理。其次,加強計生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鼓勵支持鎮計生工作人員參加各級各類教育培訓,全站專業技術人員達到80%以上。村村配備了專職計生
主任,統一進行了業務培訓和學歷教育,落實工資待遇。第三,切實加強計生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雙抓雙促”活動和“上評下”、“外評內”、“自評自”等多種形式的行風、
作風評議活動,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文明用語、服務溫馨的新舉措,開通了“1234”服務熱線
電話,開展面對面宣傳,心貼心服務,零距離交流,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