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

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

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位於寶雞市金台區群建巷17號,原為1986年成立的寶雞北首嶺遺址文物管理所,2000年更名為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隸屬寶雞市文物事業管理局。1995年5月被寶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
  • 地理位置:寶雞市金台區群建巷17號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7:00
  • 門票價格:10元/人
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位於寶雞市金台區群建巷17號,原為1986年成立的寶雞北首嶺遺址文物管理所,2000~F更名為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隸屬寶雞市文物事業管理局。1995年5月被寶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區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一處保存較好內涵豐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遺址。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其中心在龍泉中學校院內。遺址北部地勢平坦,是北首嶺先民的主要居住區,南部地勢呈緩坡狀,為墓葬區。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4米以上,分為早、中、晚三期,距今約7100至5600年,比半坡遺址早約400年。在遺址內發現了早於半坡類型的北首嶺類型文化遺存,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期和社會性質提供了重要資料。
北首嶺遺址發現於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1958年8月至1960年12月、1977年10月至1978年6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分別對遺址進行了7次發掘。發掘面積達4727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50座,灰坑75個,陶窯4座,墓葬451座。出土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及裝飾品等各類文物6000餘件。其中,船形網紋壺、鳥銜魚紋壺和陶塑人面像等都是著名的史前文化藝術珍品。
1957年5月3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北首嶺遺址公布為寶雞市一中遺址。1992~4Jq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為北首嶺遺址,同時撤銷寶雞市一中遺址。2006年6月2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展室面積近l000平方米,辦公及庫房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均為磚混結構。分為南北兩院。北院系一處保存完好的房屋遺址,南院是一處保存有37具先民骨架的墓葬遺址,並建有文物展室。
該館現有藏品300餘件,主要為北首嶺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
該館陳列於1998年9月28日正式開館對外開放。主題陳列“北首嶺人——一個原始部落的故事”,從構土築木的聚居住所、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設網張罟的漁獵活動、細磨精製的石器陶皿、緂麻索縷的編縫紡織,平均分配的公社生活、民主平等的成員聚會、只知其母的對偶婚姻、血緣牢固的氏族制度等9個部分,採用出土文物與背景畫面相結合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北首嶺先民的生活狀況。背景畫面採用寫實手法,形象直觀地描繪了北首嶺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場景宏大逼真,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覺。文物展品緊隨畫面內容陳列,相映成輝。同時,在陳列形式和製作手段上大膽創新,採用通體弧形展櫃,配以大面積半圓木裝飾營造氛圍,既古樸原始,又科學典雅。
輔助陳列“當代原始部落風情圖片展”,通過300餘幅照片資料,系統詳實地向人們展示了當今依然生活在原始社會狀態下的非洲、南美洲原始部落風情。兩個展覽,古今中外相比,大大增強了人們對原始社會的感性認識。該館另有“墓葬遺址陳列展”和“房屋遺址陳列展”兩個遺址原狀陳列展覽。平均年參觀人數約5000人次。館內設辦公室、宣教部兩個部門。全館在編人員9人,設正、副館長各1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