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一卷

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一卷

本書講述的是寶鋼創業初期的20多個故事。分為“風雨中起航”、“困局中突圍”、“一切為了85·9”三個板塊。這些經典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白髮蒼蒼的老者,有的已經不在人世。他們的故事,體現了寶鋼的智慧、做事的智慧、應變的智慧和社交的智慧,體現了寶鋼人雷厲風行、敢為人先的工作作風。在每篇故事的末尾,還有現在寶鋼的青年員工代表撰寫的讀後感。

基本介紹

  • 書名: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一卷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32頁
  • 開本:16
  • 作者:中共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一卷(1977-1985)》用講故事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企業文化,是寶鋼的傳統。《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第一卷(1977-1985)》講述的是從寶鋼工程醞釀到寶鋼一期投產期間發生的16個故事,從16個故事,由小見大、由點及面,告訴了讀者:寶鋼是怎么誕生的。16個故事,分為“風雨中起航”、“困局中突圍”、“一切為了85·9”三輯,每輯有都有導言。可見策劃和編纂團隊花了不少功夫。故事講述者力求形式活潑,文字生動。

圖書目錄

序一/1
序二/1
序三/1
風雨中起航
他們為寶鋼立下第一功/3
寶鋼人打下第一樁/11
談判桌上的故事/19
“指揮中樞”的清貧本色/27
“坦克吊”挑戰大橋極限/35
困局中突圍
一場驚動中南海的位移風波/43
坦陳利弊緩中求活/49
長天過大雲/59
寶山湖/67
一切為了“85·9”
塑造“鐵軍”/77
濃縮一生的精彩/85
“三道坎”考驗“發明大王”/91
馬氏點檢法/99
王牌之師的質量法寶/107
寶鋼“第一抓”/115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123
後記/130

後記

歷史長河浩蕩前行。回首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寶鋼的歷史是那么厚重而溫暖,那么鮮活,一個個“有形”的故事種下了寶鋼人的基因,從此代代相傳,生生不息。2012年初,由寶鋼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牽頭的《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系列叢書(以下簡稱《故事》)編纂工作正式啟動,第一卷的時間跨度為1977—1985年。
對今天的大多數寶鋼人來說,從寶鋼工程醞釀決策到一期投產的這八年,是遙遠而陌生的。編纂第一卷,就是要讓廣大員工、尤其是青年員工們知道,寶鋼文化的源頭在哪裡,以及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到哪裡去。工作小組充分消化寶鋼開工以來的各類出版物及相關彙編資料,仔細遴選已有的故事,收集尚未成稿的題材。在2011年初形成的第一卷初稿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討論和梳理,確定了以“風雨中起航”、“困局中突圍”、“一切為了‘85·9’”為三大版塊的框架結構,遴選出16個經典故事。
這16個經典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已是白髮蒼蒼的老者,有的已不在人世。要完成這些故事的收集和撰寫,讓“老寶鋼”認同、讓“新寶鋼”感動,並能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一批熱愛寶鋼、認真負責的寫作骨幹加入了編纂團隊,他們是施勝國、秦文明、吳永中、孫延軍、王磊、王震亞、馮茂芬、夏瑋、李冰、王丹雲、許健。儘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沒有經歷過寶鋼的一次創業,但大家認真消化各種資料,並以此為線索進行深度發掘,通過採訪故事主角、親歷者或知情人,豐富故事的情節和細節,展現人物精神世界,挖掘文化內涵,較好地完成了故事編寫工作。
為確保真實、客觀、準確,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的王丹雲、許健在長期從事史志工作和宣傳工作的徐憲民、秦文明等同志的指導下,對故事初稿反覆打磨,並就故事的真實性逐篇核實,不放過任何一個模糊不清或模稜兩可的地方。2012年5月底,第一卷初具雛形。這項工作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寶鋼老領導的重視和關心。寶鋼集團副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國勝多次聽取匯報,並在百忙之中逐篇閱讀、逐句修改;老領導黎明、朱爾沛、張浩波在對此次故事編寫質量和組織形式給予肯定的同時,也對文章中的部分細節、語言分寸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根據這些寶貴的意見、建議,我們在書中逐一進行了修改。
立足詮釋和傳播寶鋼文化主線和核心價值觀的宗旨,我們將青年員工作為《故事》的主要傳播對象。為此邀請了青年員工代表撰寫讀後感,同時,還邀請了近50位青年員工作為故事的第一讀者,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故事的生動性、可讀性和影響力。“故事體現出寶鋼的智慧、做事的智慧、應變的智慧、社交的智慧;故事體現出寶鋼人雷厲風行、敢為人先、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故事體現出寶鋼人友愛、協同、高效的團隊精神”、“時代在變遷,歲月在流逝,年輕一代的寶鋼人更需要傳承經過歷史積澱的企業文化”、“故事讀來真實感人,感謝作者和編輯老師們的辛勤勞動,我會向周圍的同事朋友們強烈推薦,一起分享”……青年員工的鼓勵讓我們深受鼓舞。同時,青年們提出的“建議多一些深層次的闡述,因為文化需要後來者傳承,就需要後來者了解文化的來由”、“修辭手法不用太多,現在年輕人流行小清新,文筆要素雅一些”等意見和建議,也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並在編輯過程中最大程度地進行吸收和改進。
就在《故事》第一卷編纂工作收尾的2012年7月,南海之濱的東海島傳來了振奮人心的訊息——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開工了!隨著隆隆打樁聲的響起,寶鋼人的內心升騰起強烈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或許,這種共有的生命激情和精神力量就是寶鋼人的DNA,就是我們的企業文化。
《故事》系列叢書陸續正式出版,優劣得失有待廣大熱心讀者評判,不足之處我們會在今後再版時認真汲取,努力將《故事》打造成寶鋼文化產品中的精品。在此,對所有關心並幫助本書編纂工作的同志表示由衷感謝,並期待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給予支持。

序言

用講故事的方式傳承和弘揚企業文化,是寶鋼的傳統。《寶鋼文化經典故事》講述的是寶鋼建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故事,有的雖然已經過去了二三十年,但讀來依然那么鮮活,讓人熱血澎湃。這是寶鋼的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是前輩對後人的慷慨賜予,它帶給我們前行中的激勵是永恆的。
什麼是文化?有人說它是一種態度,有人說它是一種行動,也有人說它是一種力量。不管是什麼,文化的傳播都要根植基層,要有血有肉,不能大而空,不能走形式、玩概念。我很高興也很感動,這些故事能夠以人物為核心,主人公不僅有領導,更有普通員工;不僅有第一代寶鋼人,還有寶鋼工程的建設者。他們都無愧於“寶鋼人”這個稱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代代相傳。也許,故事中所講述的“舍小家顧大家”、“過家門而不入”、“不分晝夜連續奮戰”等片段,在今天的寶鋼青年看來,有些難以理解甚至認為不夠人性化,但在寶鋼創業初期,這不僅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而且每天都在上演。這是寶鋼人的一種樸素的情懷,這就是寶鋼文化的源頭。
對一個企業來說,戰略會調整最佳化,產品會升級換代,技術會創新發展,而文化則是精神追求的積澱,是永恆的存在。它是出發點,也是企業的最終指向。經濟全球化浪潮以及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紛雜,我們在二次創業的進程中,需要有一種力量來連線過去、直面當下、挑戰未來。用故事的形式傳承文化,就是對文化的一種自覺堅守。寶鋼建設發展30多年來,典型人物和經典故事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已經滲透到了寶鋼人的日常習慣和行為規範中。我相信,這種力量也一定會激勵我們用更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去追求心中的夢想。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我理解的文化自覺,是有意識地去倡導、建設、營造一種文化,在踐行中回望我們的歷史,反思我們的得失。編撰《寶鋼文化經典故事》系列叢書,可以幫助我們照亮通向未來的路,在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時代放寬胸襟,開闊視野,自信前行,百折不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