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古鎮是古代雲龍先民的發祥地之一,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縣城,清代曾是雲龍州治所,與麗江古城一樣,大理寶豐古鎮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豐古鎮
- 地位:古代雲龍先民的發祥地之一
- 地理位置: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縣城
- 建築風格:三坊一照壁
景點介紹,旅遊介紹,旅遊攻略,《古鎮寶豐》,
景點介紹
寶豐的民居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風格,或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或一正一耳,或六契約春。有的高大巍峨,有的小巧玲瓏,地處瀾滄江支流沘江下游,地勢北高南低,沿沘江呈狹長形狀,境內“崇峰鐵坎,重羅山外之山;瀾津帶河,疊裹水中之水”,是山巒連綿,峽谷縱深的高寒山區,白族人民沿沘江依山聚居。寶豐,古稱雒馬,雒馬井,金泉井。雒馬就是黑身白鬣(音獵)的馬,鬣,馬頸上的毛。關於“雒馬”地名的來歷,我們很難考證了,但給這一鹽井取這么一個明顯帶有中原文化色彩和美好寓意名字的人一定受過漢文化的薰陶。雒馬井是雲龍八井中最南端的一井。秀峰塔上“擎柱一峰迴地軸,劈開雙峽放江流”的對聯從一側面對這千年古鎮人傑地靈作了一個最好的詮釋。
寶豐是古代雲龍先民的發祥地之一,從寶丰南新出土的石器和科浪出土的青銅器(現藏於縣文管所)印證了這一點。根據云南史料記載,雲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寧、大姚、雲龍已產鹽。從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南北朝時期,雲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漢朝設定比蘇縣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產鹽。從現存的歷史典籍記載中可以得出,從漢朝起經歷唐、宋、元、明、清歷代王朝,雲龍境內一直開採鹽井。
旅遊介紹
寶豐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這裡的旅遊以人文古蹟為主。
白衣閣
寶豐古鎮 白衣閣位於寶豐古鎮西面德隆山,海拔1710米。據閣中碑記載及《雲南文物古蹟大全》載:白衣閣始建於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至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落成,清道光 九年(公元1829年)復修。盛時,白衣閣左右兩側分別有太和寺、三教庵、玉皇閣及放光寺等寺宇,規模宏大,頗有氣勢。其中玉皇閣建築最為壯觀,依山坡拾級建造爬山樓,從現存的七級石台遺蹟,可窺見當時建築之氣勢。據碑刻年代載,建築都為明弘光以前所建,現俱毀,僅存白衣閣。白衣閣坐西朝東,為一進兩院,由前殿、側殿、廂房、正殿等組成。前殿為硬山頂建築,殿左側有一小院落。正殿為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建築,建於高台上,正面及兩側均有台階可上。殿通面闊9.4米,通進 深7.6米,檐下施斗拱,彩繪有各色花卉,柱側有木雕猴子雀替。殿內塑有觀音,塑像下的須彌座雕有石刻,兩側為石獅,中間雕有力士及蓮花。閣內現存有南明弘光乙酉年(公元164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等年代的碑刻6塊,記載了白衣閣鼎盛時概況及歷代建閣捐資情況。白衣閣於1987年公布為雲龍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專人管護,由寶豐古鎮有小路可達。
大雒馬郵亭(茶亭寺)
大雒馬郵亭 大雒馬郵亭遺址,位於大雒馬山,距縣城8公里,距古鎮3公里。該郵亭始建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明代郡丞范言(浙江人)有《雒馬道上》詩描寫古道狀貌:“微行通一線,絕蹬上千尋。雒馬猶難渡,啼猿況獨臨。泥深春後雨,路障晚來淋。世道險如此,真傷遠客心。”古道崖壁上還有9處石刻遺蹟。”清雍正三年(1725年),知州陳希芳捐俸修治大路,易險為平,建石坊,額曰:“雒馬仙蹤”。郵亭的設立,在顧芳宗撰的《大雒馬山郵亭碑記》中這樣記載:“雲龍雖僻在西南鄙,然而南連永緬,北通麗水,西亘潞江,東扼楚豫滇黔之沖,故夫英君哲相,與四方賢人君子,皆欲孝政而問俗焉。而鳥道迂迴,懸車束馬,難以飛渡,一當春夏霪潦之交,洪波汩沒,裹足不前,蛟螭窩其中,而猿狖號其上......余自戊寅夏,叱馭至此,拔木甃石,次第興舉,又摹五丁手,伐崖石,建郵亭十數椽於大雒馬山之巔。”郵亭設立後,大大改善了當地交通狀況。清康熙年間寶豐舉人李儉有一首《郵亭》詩記其事:“天半高峰插石城,崔嵬獨峙五雲橫。山山環繞煙嵐翠,樹樹參差松韻清。紗殿陸離鼉鼓壯,石欄曲折馬蹄輕。熙朝脫有相如節,此日西南路盡平。”大雒馬山郵亭是滇西最早與郵政相關的建築物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研究古代雲南郵政史不可多得的物證。2002年大雒馬山郵亭遺址被雲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隆寺
福隆寺位於古鎮西側德隆山,白衣閣東北側,海拔1600米。福隆寺始建於明代,現僅存有一大殿,院落破舊。大殿為三開間硬山頂建築,殿四壁繪有山水畫及對聯。殿內有一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的石鼎,鼎座為石雕猴子。寺由古鎮有小路可達。有聯曰:到處雲霞皆手畫,此閣山水亦能靈。 院後山深時見松搖月影,園中水曲間看魚躍天楓。
秀峰塔
秀峰塔 秀峰塔位於寶豐古鎮南面山嶺上。塔約建於明代,現存此塔於清道光壬寅年(1842年)夏四月重修。塔基為圓形,塔座為方形,成梯形分四級依次而上,塔身自下而上收極小,每級出檐部分均為石料鑿打而成,塔成圓柱體,塔身為七級圓形實心石塔,高6.31米,圓2.7米。塔身第二南面開有一壺門,內嵌有《重修秀峰塔序》,第四級和第六級各雕有四個佛龕,內雕四大天王像、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像,合為天龍八部,塔剎由整塊石頭雕為寶頂,秀峰塔精巧玲瓏,渾圓古樸,別具一格,很具堵波式塔之遺風,是雲龍現存唯一古塔,也是大理州內別致奇巧的古石塔。有聯曰:擎柱一峰迴地軸,辟開雙峽放江流。
勤政亭
勤政亭,俗稱“四角亭”,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寶豐完小校園內。是民國九年(1920年)任雲龍知事的雲南石屏人張世勛倡建,並留有遺作詩“勤政亭七律詩八首”和“勤政亭記”。張世勛到任後,“目睹民情之質樸,士氣之篤厚”,同時看到“地處邊瘠,進化較遲”,作為一縣之長,“以養以教,是宜先施”,他從調查入手,了解到“邑中不乏明達之材”,集中這些“明達”參與“論證”,集思廣益,“則風可正而治可興”,於是在縣署北側建“勤政亭”,請地方有識之士參政議政,一改過去“縣太爺”說了算的封建遺風,充分體現共議天下大事之壯舉,是勤政為民的重要物證。
玉皇閣
位於德隆山,大門口塑有金剛,一進三台。玉皇上帝供養在三台樓上,是銅像,約高五尺許。據記載,此閣創建於明末,在楚雄冶鑄金身。光緒末,邑舉人楊應侯,在面樓題書一聯云:“三面雲山皆指掌,萬方民物此關懷。”其下為放光寺遺址,石壁上鐫有聯云:浮生若夢原非我,半日親來即是仙。誰人遣筆,已不能考證。
玄真觀
玄真觀玄真觀玄真觀 位於古鎮南山(小雒馬山),始建於明末萬曆年間,重修於 清乾隆年間。從石大公路拾階而上,即至大門。回首遙望,德隆 山之磅礴而西來,象嶺之逶迤而東峙,沘江之北折而南回,歷歷如示。門上有匾曰:“高處著眼”。聯曰:“仰觀江天月小,俯瞰煙火雲連”,白底藍字,乃道光間學政戴聖化題書。由大門進去,有地半畝,是菜地。歷階再上,到二門,門上有直匾,書有“玄真觀”三個字。這就是大殿的面房,上面有樓,邑貢生段清書有“彩雲樓”大匾。樓前塑魁星像,邑人段世森書有聯云:“量才以斗,問誰人能兼一石;惜墨如金,這支筆橫掃千軍。”進去是院壩,栽有兩棵大桂花。兩廂都有樓,樓上供遊人住宿,樓下左邊是禪房、花園,有花四、五十盆,四季都有花開。右邊是齋房。
大殿是宮殿式,四面出角,上有寶頂。高處和長處都有15米左右。中間塑玄天,仗劍而坐,兩旁塑威、趙、馬、岳四帥,都高一丈,威武屹立,生氣逼人。兩側佛龕,塑坐像兩尊,是地藏、呂仙。上有大匾,曰:“大雄寶殿”,乃道光間州牧謝體仁題。
倉聖寺
位於德隆山主峰,一正兩廂,規模較小,而前嶂後屏,地面平坦,別開生面。中間塑倉頡像。門前有隙地,鑿為池,栽以蓮花。所以俗名又叫蓮花寺。同治間邑拔貢生字絢章題有聯云:“沉塘白晝輝明月,倒影蒼岩掛碧天。”光緒中貢生字廷章也題聯云:“泄先天未發之精華,龜篆龍文,尚留鉤鏤碑七十餘字;立後世不朽之功德,鸞漂鳳泊,希只嘉則殿八萬藏書。”這兩聯一寫景,一寫歷史,可稱二絕。此寺於一九四一年重修。
董澤故居
此建築為雲龍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雲南大學創始人,東陸大學校長,省政協委員董澤先生故居,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總建築順深20米,進深65米,已有100多年歷史,是一幢為漸進式院落建築,具有傳統白族民居建築特色,其院落共劃為五院,第一院為花園式迎賓廳,第二院為主院,屬“四合一天井”式結構,是主人居住和貴賓住宿及會客用房,第三院和第四院為家裡的小字輩們和做工人員居住用房,第五院為馬廄和貯藏室,四周建有巷道。該建築結構科學合理,有利於通風、採光、排水、防火和居住人員的疏散,是我縣民居院落中建築規模最大的院落。
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築
根據調查,從現有建築中,現在的寶豐財政所所在地建築最具四合五天井傳統白族民居建築風格,該建築占地625平方米,四周均建有兩層建築,大門從北面建築中間進入,建築四周環連,並充分利用四角空間為廚房及貯藏室,加上院壩本身,就形成了白族傳統的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築形式,該院是當年鹽務所的所在地。
三坊一照壁民居建築
寶豐村三枋一照壁民居戶主尹宗楊,人口5人,建築占地面積225平方米,順深15米,進深15米,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白族普通人家典型的傳統民居建築,其分為主樓一幢,耳房兩幢,主樓正面建有一照壁,在主樓側面上一樓樓梯,並形成三幢環轉,大門北面耳房底層進入院落,一般主樓一層設有客廳、臥室,二樓設有祖宗供台,耳房為廚房及貯藏室等。該建築曾是雲南講武堂乙班畢業生,後任威信、馬關縣縣長楊迎道的住宅。
旅遊攻略
寶豐古鎮位於雲龍縣境南部,地處沘江下遊河谷地帶,距縣城11公里,可從大理乘車前往雲龍縣城,然後搭車寶豐古鎮。
《古鎮寶豐》
近日,由大理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黃正良及雲龍縣寶豐的地方學者張浚、楊瑀編著的《古鎮寶豐》一書已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古鎮寶豐》是一部成功的著作。首先,編撰者們是以一種十分熱愛寶豐民族文化的態度來寫作的。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讀到他們對寶豐古往今來優秀文化的強烈熱愛之情。這一點,是當今很多時髦的應景之作難以做到的。
其次,內容豐富是本書的特點。全書13章,後附5個文本。大凡古鎮寶豐的歷史和今天的文化財富本書大都有所涉及。敘述了自然與人文、古鹽井、宗教信仰、政治與軍事、民俗、教育、文學、藝術、人物、交通、白語、保護與發展等方面。可以說它是本地的百科全書類型的書籍,對於想了解寶豐,開發寶豐的人來說,讀過此書,寶豐的歷史文化概貌可知,發展方向可明,熱愛之心油然而生。對青少年來說,也是一本“愛我家鄉,愛我中華”的鄉土教材。
寶豐古鎮 再次,在寫作方式上,本書也有所創新,編著者們是按內容來決定形式的,沒有受到過多寫作框架的束縛。無論是史或志的體例他們有用者則取之,無用者則棄之,顯得新鮮活潑,少有八股味。
如第一章第二節的民居建築就寫得很細,除了類型和特點之外,加寫了布局、建材、庭院和裝飾等節。又因為寶豐在明清之際是大理雲龍地區的鹽業基地之一,鹽業生產和鹽文化是寶豐的特點。編撰者充分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用一個專章來敘述它。既說了鹽井的歷史沿革,又詳細地介紹了山地井鹽的開採方式。為了形象地說明,還採用了繪畫作圖來表示。鹽業的發展帶來經濟的繁榮,又有專門敘述鹽與各業發展一節,這是很好的。第五章的民俗部分,有趣的是增設了“綽號”和“趕馬習俗與情趣”兩節,材料豐富,寫作生動,很有地方民族特色。還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本書對於當地文學藝術的介紹。對分散於各處的各種各樣的匾額對聯碑刻的收集和介紹,使我們對寶豐古今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有了全面的認識。使人感到全書重點突出,敘述清楚,有條有理。讀完書稿,能大大滿足讀者對雲龍寶豐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