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苞酸腳桿(學名:Medinilla magnifica Lindl. )是野牡丹科,酸腳桿屬常綠小灌木,寶蓮燈莖較短而粗壯,葉形類似柑橘,互生。植株多分枝,花莖從葉腋處抽出,碩大的花蕾類似倒掛的燈籠,開花時的花瓣類似倒開的荷花,花莖頂端和花瓣處掛滿類似珍珠寶石的小球,故名寶蓮燈花。花色有淺粉色和粉紅色。花期為2月至8月,花開時間可長達百天以上。
原產於菲律賓、馬來西亞、荷蘭等地。因大而懸垂的粉苞花形似中國傳統的寶蓮燈而得名。寶蓮燈株形優美,花姿宛如宮燈,呈粉紅色,完全開放時像三層花瓣重疊的吊燈,花蕊紅中帶黃,猶如點點星光,在野牡丹科花卉中屬最豪華美麗的一種,葉片大而長,呈深綠色,花期3-6個月。2000年前後從荷蘭引入中國。得到廣大賞花市民的喜愛。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植前,栽植,光溫,水分,營養,摘心,調盆,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直立常綠小灌木(有時為附生植物),高1.5-2.5米(盆栽株高30-40厘米)。莖有四棱或四翅,分枝扁平,節上有疣狀突起。
葉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革質,對生,葉脈內陷,無葉柄。
穗狀花序下垂,似風鈴,花蕾抽出後先露粉紅色苞片,花序上綻出珍珠狀粉色小圓花,長45厘米,花冠直徑約0.25厘米,紅色;子房下位,4-5室,萼片宿存,雄蕊等長,8-10個,花葯頂具嚎,單孔開裂;花瓣4片,倒卵形至圓形;花外苞片長達3-10厘米,粉紅色,別致可愛。
果實球形,漿果,粉紅色,頂有宿存萼片。花期超長,可達八九個月,自然花期2-8月,單株花期可持續數月,對其生長環境的調控可實現終年開花。
生長環境
粉苞酸腳桿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適溫為18℃至26℃,不耐寒,喜散射光明亮充足的環境,稍耐陰,忌暴曬太陽,不耐乾旱,要求土壤疏鬆肥沃,呈酸性、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或泥炭土最為適宜。冬季溫度宜在15℃以上,最低不可低於12℃,北方要在有加溫設施的溫室內過冬。
分布範圍
原產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熱帶森林,分布於東半球熱帶地區。2000年前後從荷蘭引入中國。
繁殖方法
粉苞酸腳桿在中國北方溫室中,種子8月份成熟,可即采即播,也可乾藏至翌年春季再播種。但一般不易獲得較成熟的種子,因此粉苞酸腳桿的繁殖以扦插為主,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質:扦插基質可使用細沙:珍珠岩=3:1,或草炭:蛭石=4:1,或泥炭:珍珠岩:蛭石=4:1:1。在扦插前,先將枝條下端1厘米至2厘米浸入生長調節劑中,如用50毫克/升吲哚乙酸(IAA)+50毫克/升吲哚丁酸(IBA)浸1至2分鐘,可促進插穗加快生根。扦插後,為了不讓插條生根時底部積水,將每個裝有插條的穴盤下面的盤下面墊一個空穴盤放置。插後要進行精心照料,在苗床覆蓋塑膠薄膜和遮陽網,晴天每1至2天噴霧(水)一次,並保持溫度在22℃至28℃,光照5000勒克司至10000勒克司,相對濕度85%至95%,40至50天后可生根,60天左右可修植上盆。
嫩枝扦插:在春末至初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枝條剪下後,選取狀實的部位,剪成5厘米至15厘米長的一段,每段要帶2至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一定要在離莖結2厘米處剪下,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
硬枝扦插: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至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栽培技術
植前
粉苞酸腳桿根系較為粗壯,栽培基質應選用排水性及透氣性良好且不易腐爛的粗糙基質。勿栽培於沙土或黏土中,以 按5:1的體積比混合較為理想,並對其進行消毒,以免在栽培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為使其花色更鮮艷,栽培基質的PH值宜控制在3.5至4.0之間。花盆以高30厘米、口徑25厘米為宜,便於粉苞酸腳桿一次性栽培成成品。
栽植
根據粉苞酸腳桿的栽培周期,一般在智慧型溫室條件下,可以在全年內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的扦插苗進行栽植。栽植時,基質不能加任何肥料,入盆基質的高度須離盆沿1厘米。在栽植的過程中要注意儘量減少根部損傷。將栽植好的小苗整齊排列成行,並避免葉片相互碰撞損傷。定植小苗在上盆後用1500倍硝酸鈣和1500倍辛硫磷的混合液進行灌根,在定植2至4天后每20天向整株噴施撲海因的1500倍液消毒2至3次,以防濕度過大,滋和菌類。
光溫
粉苞酸腳桿適合在充足而柔和的陽光下生長,最適宜的光照強度為10000至25000勒克司。在光照管理的同時應保證適當溫度,營養生長小苗其光照宜為10000至15000勒克司,營養生長中苗期15000至22000勒克司,生殖生長期20000至25000勒克司。
粉苞酸腳桿比較不耐熱也非常性寒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至27℃,在炎熱的夏季,若氣溫達到27℃以上時,應通過遮陰、開啟天窗通風,或啟動循環通風扇、霧化降溫機、水簾風機等降溫設備降低溫室內溫度。冬季在氣溫下降到18℃以下時進行保溫,當溫度下降到10℃時要啟動溫室供暖系統,否則低於5℃以下就會愛寒害,進而嚴重危及其生存。
水分
粉苞酸腳桿正常生長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幼苗緩苗期最佳濕度在75%至85%之間,成苗期最佳濕度為70%至80%,空氣濕度過低不利於生長發育。生產場可採用霧化噴水來調節空氣相對濕度。夏秋季節,空氣的濕度不能低於80%,若濕度適宜,則葉面十分光澤。封閉環境下必須開啟通風設施,否則易發生病蟲害。
盆栽粉苞酸腳桿一定要保持盆土既不乾又不要太濕,平時保持見乾見濕。夏秀生長旺盛時期,因葉片較多,水分蒸發量大,對澆水要求較高,應保持盆土潮濕。同時還應經常向植株及周圍環境霧化噴水,以增加空間濕度,避免植株因高溫而造成葉片的灼傷和畸形。冬季澆水應在中午進行,而應使水溫與室溫接近,以防水溫過冷時對植株造成的傷害。花期中要求盆土基質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易落花。另外,開花期注意不要將水噴到花朵上,否則花期提前結束。
營養
粉苞酸腳桿為輕度需肥植株,它喜歡薄肥勤施和均衡的營養。忌施濃肥與生肥,否則植株很容易也現爛根死亡的危險。在4月至10月的生長期內,肥料採用含氮、磷、鉀的複合肥,比例為1:1:1,使用時要先用水稀釋成1毫克/升的營養液,平均每周淋施一次。北方的水質偏鹼性,可在肥液中放一些硫酸亞鐵,以使土壤處於一種微酸性狀態。粉苞酸腳桿對過多的鹽分十分敏感,肥液EC值保持在0.6為宜。植株在苗期多施氮肥,大苗期多施磷肥、鉀肥(氮磷鉀=10:30:20,比例1:1000配製成營養液),每7天淋施一次。營養液pH值4.0至4.5。
摘心
粉苞酸腳桿種苗4葉期定植後要進行摘心,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形成第一層葉片。待分枝長至4片葉再摘心,使每盆有多個分枝,而且株形勻稱形成滿盆。當植株形成第二層葉片以後,就開始出花芽,進入開花期。秋季如果生長環境適宜,生長較好,可進行1次摘心或輕剪,以控制植株的開花枝條數量。在秋末冬初,從花芽到花蕾形期,需打掉葉芽,以讓花芽充分發育。在打芽的時候,要求在離莖結1厘米至2厘米處掰斷即可,千萬不能掐除,否則會因為感染細菌而影響其他的花。另外,粉苞酸腳桿的花序較大,鑒於枝條較脆,應根據植株長勢決定是否用支架支撐花序,以防折斷枝條,影響觀賞。
調盆
幼苗剛上盆時儘可能盆挨盆擺放,盆要放在地面上,這樣葉片不互相交疊,否則會有葉片因為廣度不夠而造成損傷。上盆約12個星期的時間,第一層形成,要將植株分隔一些距離,每平方米擺放10至11盆。再過12星期的時間,形成植株的第二層次階段,需要再次分隔距離,每平方米擺放6至7盆,一般採用“品”字形擺放方式可保證植株的充分受光和長成良好的株型。
病蟲防治
粉苞酸腳桿對病蟲害的抵抗性較強,但也要經常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一旦有病蟲害,應及時用藥防治。常見病蟲害有葉斑病、莖腐病等,葉片病害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加強管理。主要包括肥料及時充足,保證芽、葉生長健壯,在新枝生長期注意降低光照強度,避免造成灼傷,還可用多菌靈、百菌清等做常規性保護。
病害
莖腐病的原因是基質長期積水所致,必須從澆水次數、澆水量入手,做到澆水適時、適量。遇到病葉應及時摘除,以防病蟲害的傳播。噴藥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粉劑800倍液和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分別加兌1500倍水,每10至15天噴2至3次即可見效。
蟲害
危害粉苞酸腳桿的蟲害有枯夜蛾、粉狀臭蟲、寄生蟲、加利福尼亞牧草蟲、紅蜘蛛及蚧殼蟲等,可噴敵殺死乳油1500倍液防治枯夜蛾、粉狀臭蟲、寄生蟲及加利福尼亞牧草蟲等,少量可人工捕殺。當空氣濕度過乾或環境有相關傳染源時,往往出現紅蜘蛛為害,一量發生需連續多次用藥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藥物防治可選用15%噠蟎靈、1.8%阿維菌素、75%克蟎特、10%敵死可等乳油1500至2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如發生蚧殼蟲,及時用殺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40%撲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噴殺。保持通用良好,可以減少或避免發生病蟲害。
主要價值
粉苞酸腳桿花株形優美,灰綠色葉片寬大粗獷,粉紅色花序下垂,是野牡丹科花卉中屬最豪華美麗的一種。盆栽粉苞酸腳桿花最適合賓館、廳堂、商場櫥窗、別墅客室中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