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納村,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下轄村,位於厚街鎮南部,距鎮政府4.5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塘邊村、古坑村。始建於明朝,因村附近有蔭坑、寶納坑、隔山坑,故名寶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納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
明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八區(竹溪)涌口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第六區涌口鄉、第十二區新聯鄉、厚街區新塘鄉、厚街大鄉、厚街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仙橋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厚街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1983年,屬厚街區新塘鄉;1987年,屬東莞市厚街鎮新塘管理區;1999年,屬厚街鎮新塘行政村;2011年,屬厚街鎮新塘社區。
2015年末,戶籍人口309人,其中男性147人,女性162人;80歲以上11人,最年長者88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水草、甘蔗、花生、木茨、番茄、黃麻、蔬菜,有荔枝、龍眼等果樹,養殖有塘魚、牲畜、家禽,兼有草蓆編織、紡綆加工等。20世紀90年代,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出租為主,總資產373萬元,淨資產344萬元,純收入12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傳統節慶食品有炒米餅、糖環、碌堆、魚籠、油角、酬果仔、月餅、粽子等。
鄉道新涌大道經過該村。1965年通電,1984年通電話,1992年通自來水,199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1999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海月學校,2015年在校學生6000人;有海月幼稚園,在園幼兒800人,教職工192人。村中有網球場、村民活動中心各1個。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村有莞草編織製作技藝,形成於30年代。莞草織品分為水草織類、草繩類、草辮類、辮席類、繩席類。莞席編織工藝流程包括挑草(挑水草)、染水草、晾曬、行綆、剪席、拍席、統席等。
1951年10月,新聯鄉(含寶納村)貧農協會成立。
1953年10月,厚街區供銷社新塘(含寶納村)供銷站成立。
1956年2月,寶納村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7年1月,新塘生產大隊(含寶納)大道動工興建,從涌口經新塘與廣深公路銜接,全長3千米,寬7米,於是年3月建成通車。
1981年春,寶納村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