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福塔,聳立於石城縣東城區琴江河畔。始建於1102年(宋徽宗寧元年),落成於1110年(大觀四年)。塔身磚木結構,七級六面,呈竹節鋼鞭形。
“寶福塔”,寓意著寶貴、福喜之意,位於石城縣東南的寶福院後,緊鄰琴江河,塔影江心是古代琴江八景之一。該塔高59.79公尺,底層對角直徑12米,屬江南樓閣式佛塔,既保存了盛唐遺風,又充分展現大宋的建築風格,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晶。寶塔自下而上微收,高而不危,每級有六扇門,三開三閉,塔牆北較直而南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檐角懸掛銅鈴,整座塔結構獨特、工藝精巧、氣勢雄壯。塔身歷經千年滄桑,仍挺立聳霄,紋絲不動,是我國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1959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該塔公布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作為全國名勝古蹟,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福院塔
- 文物級別:國家級
- 時代:宋(1102——1110)
- 性質:古建築
寶福塔高59.79公尺,底層對邊直徑10米,對角直徑12米,內空直徑2.6米,牆厚3.7米,牆外邊長5.6米,屬江南樓閣式佛塔。該塔結構獨特、工藝精巧、氣勢雄壯:自下而上微收,高而不危,每級有六扇門,三開三閉,塔牆北較直而南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雖經近千年風雨雷震,仍挺立江邊,紋絲不動。
該塔既保存了盛唐遺風,又充分展現大宋的建築風格,腰檐平坐,真假壺門,附階周匝,飛檐重疊,古樸雄渾,光彩燦爛,夜靜風清,鐵馬鐘磬,聲繞城廓。可繞平座穿壁而上塔頂,登臨眺望,遠近山川,江城風貌,盡收眼底。“塔影江心”正是古琴江八景之一。
該塔歷史上進行過三次維修。元至正20年罹於兵燹,明洪武3年(1370)僧明海、正悟等募資修葺,清順治12年(1655),石城大旱,知縣郭堯京至此祈雨獲驗,主持再度維修。歷三百餘年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耗資170餘萬元,於1991年10月進行第三次大修,1992年11月竣工。
寶福塔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果,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國之瑰寶。1959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該塔公布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作為全國名勝古蹟,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