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泉嶺農場志

寶泉嶺農場志

《寶泉嶺農場志》是黑龍省寶泉嶺農場場志辦公室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泉嶺農場志
  • 作者:黑龍省寶泉嶺農場場志辦公室
  • 出版時間:1990年09月
  • 出版社:黑龍江省寶泉嶺農場場志編審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吳述新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從1950年到1985年寶泉嶺農場的自然風貌、經濟建設、企業管理、組織機構、政治工作、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演變情況。

作品目錄

封面
寶泉領農場志
序言
圖片
題詞一
題詞二
題詞三
寶泉嶺農場
寶泉嶺農場場區圖
寶泉嶺農場場部鳥瞰 李偉攝
場部地區夜景 李偉攝
1952年場部一角
1950年修建的總俱樂部(左)和大澡塘。
梧桐河大橋
六十年代場部地區一角
農場辦公樓
建場紀念章(左)慶功獎章 李偉攝
國務院頒發給二分場的獎狀
農墾部頒發給農場的獎狀
1985年以前部分場領導合影 李偉攝
解放一團團長兼政委王世英(前排左四)副團長莫餘生(前排左三)參加會議。李賢鵬供稿
《人民日報》記者田流(左一)在王世英(右一)、石堅的陪同下進行採訪。李若萍供稿
1956年王震部長來農場視察,並參加割草勞動。
1958年7月,王震部長召集合江農墾局所屬各農場有關生產隊以上幹部匯集寶泉嶺農場互相學習。
1958年轉業官兵來農場參加生產
中央慰問團在轉業官兵駐地進行慰問演出
山東省慰問團來場慰問山東支邊青年
省委省人委慰問團六十分團到農場各隊進行地頭演出
第二批北京知青來場
風餐
築路
第一棵果樹
把電送到生產隊
建房
龍口奪糧
興修水利
支援修建新華車站
支援鶴崗北大嶺煤礦
修配廠自製的龍門刨床
支援建三江抗災搶種
耮雪催春 孫亞軍攝
適時播種 孫亞軍攝
收穫小麥 孫亞軍攝
噴藥
拾禾 孫亞軍攝
交糧
適應改革需要,農場又購進一批拖拉機 李偉攝
出口大豆 李偉攝
奶牛檢疫 李偉攝
鹿茸豐收
家庭養豬場
採煤
鍋爐廠 楊寶才攝
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的鐵牛牌衛生紙 李偉攝
種子加工廠 楊寶才攝
啤酒廠廠房 楊寶才攝
生產線 孫亞軍攝
食品廠的精製糕點 孫亞軍攝
新星乳品廠車間 李偉攝
糧油加工廠的制粉車間
木材加工廠
農場首屆運動會
江西、雲南、黑龍江墾區籃球隊在農場舉行籃球表演賽。
農場職工購買的機車
兒童在尚志公園
老紅軍董生禮給少先隊員講革命傳統
退休職工在遊藝室
民兵訓練 孫亞軍攝
節日的工人文化宮 孫亞軍攝
場直國小 楊寶才攝
編制電視節目 李偉攝
職工醫院 楊寶才攝
農貿市場 李偉攝
農場招待所 楊寶才攝
森繁(日本人)曾在寶泉嶺工作,回國後從事中日友好工作,一九七0年受到周總理的接見。森繁供稿
丁玲重訪寶泉嶺農場
目錄
第一編概述
第一章自然概況
第一節地理位置與地形
第二節土地面積和土壤
第三節氣候
第四節河流
第五節自然資源
第二章人口與民族
第一節人口
第二節民族
第三章沿革與現狀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機構現狀
第三節歷屆黨政領導人更迭
第四節經營規模
第五節經營成果
第二編大事記
大事記
第三編簡史
第一章創建時期(1950—1957)
第一節建場始因踏察場址
第二節挺進邊陲奠定場基
第三節艱苦創業 開闢農場
第四節千間房子平地起 四大建築稱奇蹟
第五節“鐵牛”喚醒沉睡的原野電燈照亮神奇的土地
第六節創業艱難多壯志思想工作是源泉
第七節部隊首年大生產成立四個作業站
第八節“三反”和“冬整”
第九節企業生產管理的開端貫徹東北局農場會議
第十節扭虧為盈 以場擴場
第十一節肅反審乾反右鬥爭及下派下放幹部
第二章合江農墾局與東北農墾總局時期(1958—1968)
第一節最多的一次轉業官兵來農場原部隊帶支援物資前來慰問
第二節軍委慰問團來到寶泉嶺王震部長主持現場會議
第三節“大躍進”運動
第四節“反右傾”高大鈞等被批判 王震給高大鈞當眾平反
第五節三年自然災害降低口糧標準
第六節向雷鋒同志學習開展評“五好”運動
第七節以生產隊為基礎改變農場的體制
第八節進行面上社會主義教育社教工作隊進駐農場
第九節“文化大革命”形成兩派經調解達成了大聯合
第三章兵團時期(1968—1976)
第一節寶泉嶺農場改為二師十五團
第二節貶低農場多年管理經驗實行小農經濟指揮生產
第三節學習“大寨經驗”和割資本主義尾巴大批城市知青來團編為兵團戰士
第四節大搞軍事戰備活動開展“一打三反”運動
第五節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改進工作擴大生產
第四章寶泉嶺國營農場管理局時期
第一節狠批“四人幫”破壞生產罪行深入“三大講”清算十年內亂
第二節有領導地開展“雙打”運動有重點地清理打砸搶問題
第三節恢復經濟不蹈覆車之鑑三令五申確立經管制度
第四節平反冤假錯案實行戰略轉移
第五節多年來罕見的澇害歷史上少有的旱災
第六節落實經濟責任制度整頓改革農場機構
第七節改革農場管理體制興辦職工家庭農場
第八節社會主義新型的邊疆農墾城鎮
第四編經濟
第一章農 業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農業發展概況
第三節經營作物種類
第四節科學種田
第二章農 機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農機隊伍
第三節農機修造與技術革新
第四節農機工作效率
第五節耕作機械的技術改革與更新
第三章林 業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林業隊伍
第三節苗圃
第四節果園
第五節造林
第六節林業管理
第四章畜牧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牧業發展概況
第三節禽畜飼養
第四節獸醫與防疫
第五章工副業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發展概況
第三節各業生產
第六章計畫財務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會統隊伍
第三節計畫管理
第四節財務管理
第七章勞資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勞動管理
第三節工資
第四節勞動定額
第五節勞動保險與福利
第六節安全生產
第八章水利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隊伍與裝備
第三節排澇工程
第四節灌溉工程
第五節防洪工程
第九章基建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發展概況
第三節技術培訓
第十章物 資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倉庫建設
第三節物資採購
第四節燃料
第五節物資管理
第十一章交通運輸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運輸
第三節公路鐵路與橋涵建設
第四節客運
第五節交通管理
第十二章電力通信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發展概況
第三節技術培訓
第十三章商業、糧食、外貿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商業
第三節糧食
第四節對外貿易
第十四章集體與個體經濟
第一節集體經濟
第二節個體經濟
第十五章駐場機構
第一節銀行
第二節稅務
第三節郵電
第五編政治
第一章黨的組織
第一節組織狀況
第二節組織發展
第三節黨員教育和組織生活
第四節整黨整風
第五節歷屆黨員代表大會
第六節宣傳教育工作
第七節幹部工作
第八節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九節文檔工作
第二章工 會
第一節組織沿革
第二節工會工作
第三節企業民主管理
第三章共青團
第一節團的組織
第二節共青團工作
第三節少年先鋒隊
第四章婦女工作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婦女工作
第五章政 法
第一節公安
第二節法庭
第三節武裝
第六編文化
第一章教 育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普通教育
第三節職工教育
第四節幼兒教育
第二章科 技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農場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變化
第三節科研項目及成果
第三章文 化
第一節文藝
第二節電影
第三節報刊
第四節廣播
第五節電視
第六節圖書
第七節體育
第四章衛 生
第一節機構沿革
第二節醫務人員
第三節醫療
第四節防疫
第五節地方病、多發病的防治
第六節製劑
第七節計畫生育 婦幼保健
第七編人物
一、傳 略
王世英
莫餘生
彭良義
孫景貴
丁書元 易和交 劉乃聚
二、人物介紹
石 堅
高大鈞
董生禮
房樹松
楊淑敏
鈕煥
張汝碧
王豐聚
三、知名人物
丁玲
森繁
四、表錄
全國先進工作者人大代表
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先進生產者
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高級科技人員
在農場工作過的紅軍戰士
五、名 錄
東北農墾總局國營農場總局標兵先進工作者先進生產者
1979—1985年管局先進工作者先進生產者
在寶泉嶺農場的抗日戰士
第八編附錄
一、回憶錄
戰鬥的歷程光榮的使命——記東政解放一團黨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一棟窩棚
第一個夜晚
第一縷炊煙
建場時人畜機開荒的回憶
築路生活回憶
農場最早種果樹的人
母豬分娩前後
伐木
征途日記
使人難以忘卻的菌肥廠
寶泉嶺八大景
二、文 征
邊疆上的機械農場
關於杜晚香
三、詩 歌
寶泉抒懷
寶泉嶺之歌
四、地名小考
梧桐河
煙筒山
編審機構
審定單位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