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墩古城是川西地區最早和最大的古城,其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550年,廢棄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面積先為60萬平方米,後擴增為近300萬平方米。寶墩古城應該就是蜀國開國之都。
寶墩古城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城西北的龍馬鄉寶墩村,地形奇特,在一馬平川的綠色沃野上凸現出一圈不規則的脊樑似的黃土埂子。埂內阡陌縱橫,溝渠交錯。溝底和兩側往往會發現一些散碎的磚瓦器物。1995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系及日本早稻田大學聯合對寶墩村進行考古發掘,經四個月發掘後確認,黃土埂子圈起的地方是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古城遺址,散碎的磚瓦器物是蜀地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進入文明的物證,比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年代還要早,屬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最早階段。
寶墩古城遺址系龍山時代古城遺址,對探索長江上游地區的文明起源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是繼廣漢三星堆藏坑之後,四川地區又一重要發現,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轟動,並在1996 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排名第三。
寶墩古城城牆採用堆築法建成,分為二期。第一期城牆東西長600米,南北長1000米,總面積60萬平方米(1995年探明);第二期城牆也採用堆築法建成,但比較殘缺,只能測量其總長度。第二期城牆總長度約為6.2千米(2010年探明)。考古人員使用全占儀對第二期城牆、壕溝的分布範圍和走勢進行了精準的測量並繪製了城址平面地形圖。以第二期城牆外側的壕溝外側邊為界,面積約276萬平方米;以第二期城牆外側牆基為界,面積約268萬平方米;以第二期城牆內側牆基為界,面積約253萬平方米。這一面積數據在目前僅次於浙江良渚古城(290萬平方米)和山西陶寺大城(280萬平方米),而大於湖北石家河古城(120萬平方米)。
寶墩古城兩期城牆的關係:從空間角度看,在東北方向上,第二期城牆(即外城牆)與第一期城牆(即內城牆)重合。從時間角度看,兩期城牆(即內外城牆)曾同時存在過。
寶墩古城城牆的始築年代,目前被確定為公元前2500年;其廢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即寶墩古城存在的年數是二、三百年。
綜上所述,寶墩古城的面積先為60萬平方米,後來擴建為276萬平方米;起訖年代是2550 BC-2330 BC。
寶墩古城遺址已於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記錄。甲骨文中多次提到了“蜀”。這個“蜀”,應該就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三星堆古城”。三星堆文化分為四期,其中的第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這說明三星堆古城是寶墩古城的後繼者。也就是說,寶墩古城也是“蜀”。
寶墩文化的發現完善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脈絡: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為代表的寶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業街船棺、獨木棺墓葬為代表戰國青銅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後秦滅巴蜀,輝煌壯美的古蜀文明最後融入漢文化圈,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