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屯為寶坻名鎮。據1995年新修《寶坻縣誌》記載,大口屯始建於明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樂年間,清代設鎮,逐漸發展為縣內的第二大集鎮。大口屯鎮的街道以北大街為主,與環鎮的圓形街道相接,歷史上稱為“磨盤街”。當地素有“天津衛熱鬧,比不上磨盤街”的說法,尤以老字號義興隆、復興後雜貨店的糕點著名。大口屯教堂建立於1873年,就坐落在“磨盤街”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坻大口屯教堂
- 位於:寶坻
- 始建:於明永
- 結構:松木結構
教堂歷史,教堂結構,教堂工勤,
教堂歷史
建於1873年的大口屯教堂現已不存,從這張當年的寶坻落水坨天主堂的照片中,可以想見其規模。
大口屯鎮以東約二里處有一個村莊叫大薄甸,歷史上北京教區主教孟振聲早在1859年就深入這一地區,大薄甸成為天主教在寶坻最早的秘密傳教點。因此,大薄甸教堂的建立要早於大口屯教堂,以建立的時間而論,在民間也有“京東第一堂”之言。據新修《寶坻縣誌》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縣內發生萬名義和團眾攻打大薄甸教堂的壯舉,使教會勢力受到沉重打擊,教會利用大量賠款,使其勢力重新得到發展。”大薄甸教堂不僅以此載於史書,而且與大口屯教堂還有一段淵源。
據知情老人回憶,那時候“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考慮男女教徒分開活動,又都能“望彌撒”,因此,大薄甸教堂呈“人”字形,堂身自然分成兩部分,祭台設定在整個建築的連線部位。相傳北京教區原考慮以大薄甸教堂作為天主教寶坻地區的總堂,但由於其教堂建築理念傳統、封建,違背了天主教愛與平等的精神,遂另闢新堂。大口屯與大薄甸兩村相依,教徒人數多且虔誠,此為在大口屯建堂的由來。
1984年,在寶坻大薄甸教堂遺址上重建了新教堂,這面山牆是當年教堂惟一的遺存。
大口屯堂區為“刀”狀,占地面積約15畝,建築格局由三部分構成,全部建築為青磚、松木結構。東部為教堂,坐南朝北,長60米,寬35米,整體造型莊嚴秀麗,屬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兩座高高的尖塔直衝雲霄,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據說大口屯教堂與北京北堂在建築風格和規模方面十分接近。對比映照之下足見當年大口屯教堂的風采。
天津教區和當地政府對大口屯教堂的教產也於2003年辦理了交接手續,一座新教堂可能即將拔地而起,教徒們的宗教活動場所得以落實。
教堂結構
堂區中部為神父的居室區,往西刀把部分為修女院和女校。被稱為“大客廳”的神父住房高大、氣派,兼取中西建築審美要素的精華。每四間形成一幢,南北開門,四幢建築整齊地排列在堂區的中心部位。北面的空地、房屋相間栽種著洋槐,盛夏時節,枝丫旁逸斜出,蔭蔽區域廣大,愈顯庭院的古樸和神秘。在法國神父田聿登、濮懷恩主持教務的時期,將南面的空地開闢為菜園子,雇用當地的教徒種植。
教堂工勤
當年大口屯教堂的“工勤”人員有幾種:一種被稱為“先生”,專門負責侍候神父,如採買物品,打掃教堂和神父房間之類,他們經常往返於京津和大口屯之間。第二種是洗衣房的洗衣工,洗衣房位於修女院內。第三種是做飯、種園子的人。他們中除個別為義務工外,其餘均能領取相應報酬。教堂的開銷除教徒捐獻外,大部分從遣使會北京教區的首善堂支取。首善堂為當年著名的修會賬房,經濟實力非常雄厚。
大口屯教堂為所屬京東八縣24個堂口的總堂口,每年要為各個堂口支付費用,據說敦莊子教堂每年是750塊大洋。大口屯教堂副堂每年360塊大洋,而田聿登則可根據需要隨時支取,一般神職人員和修女由教堂供給吃穿外,還領取部分零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