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佛教

寮國為中南半島的內陸國,古稱寮國,北接雲南,東鄰越南,南連高棉,西南臨緬甸,並依湄公河與泰國為界。種族繁多,主要有寮、卡、苗三族。寮族源出我國西南邊區,從唐代到元代,期間六百多年,頗受中印文化影響,曾經盛行佛教,但特別重視祭祀鬼神,兼含濃厚的民族色彩,往後漸漸南移,而定居於寮國,占有人口的三分之二。

寮國史上明確記載有佛教信仰,是在法昂王(一三五二至一三七三在位)創建南掌國之後。法昂王幼年曾追隨父親流亡高棉,受到摩訶波沙曼多長老教養。王后是高棉王之女,是虔誠的佛教徒,法昂王受她影響,於是恭請高僧、鑄造佛像、建立波沙曼寺,寮民也漸漸轉信佛教。明代永樂二年(一四○四),南掌國獲得中國的承認,封為“寮國宣慰司”,當時正值拍耶三成泰王在位之時,曾建立摩那蘭寺,並大力提倡佛學。維蘇王時,建立有名的維蘇寺來供奉佛舍利。到了悉達提拉王,更在都城永珍北邊創建寮國最偉大的建築物——大舍利塔。

歷史,發展,

歷史

十七世紀中葉,寮國成為東南亞佛教的中心。後來,寮國陷入長期分裂狀況,十九世紀初,永珍甚至淪為泰國的一省。到十九世紀中葉,因為泰國、越南兩國對立,寮國才得到安定,但後來又受到法國人勢力的入侵,在一八九三年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佛教失去傳統國家的保護與支持,難以發展。許多僧侶流布到泰國、美國,甚至歐洲各國,少數僧侶則還俗,所幸人民絕大多數仍虔信佛教。過去的舊式教育是以佛寺為中心,佛寺是學校,住持當校長,僧侶是教師。在法國的統領下,雖曾將教育權收歸政府,但因國民教育不普及,佛寺仍為高深知識與佛法研究的重鎮,法人無法強加禁止。
二十世紀初,佛教施行分層級的機構組織,國家之下為州縣,次為鄉村,鄉村各佛寺都有出家人專職管理。與泰國、緬甸、高棉等國相同,寮國亦盛行男子一生至少須出家一次,至於時間長短,則隨個人意願。
直到一九五四年的“日內瓦協定”,寮國獲得獨立,但一九六○年隨即爆發內戰。在獨立後的幾年中,佛教蓬勃發展,古都琅勃拉邦市郊的富士寺成為佛教中心,寺中供有鑄於十五世紀,重達四百七十八公斤的金佛像。古都北面二十公里處有北墟洞,洞中佛像不計其數,所以有萬佛洞之稱。每年佛誕節,寮王親臨舉行浴佛盛典。
寮國僧侶教育完全由國家支持,分國小、中學和佛學院(相當於高中)三級,後者由教育部負責,畢業生被加上“摩訶”的尊稱。一九五九年,寮國政府公布“寮國僧伽法例”,規定全國僧侶必須服從僧王。當年境內有一千多所佛寺,最盛時僧侶人數曾高達一萬二千人左右。華僑佛教徒在永珍創立“中寮佛教社”。寮國境內的越南僑民大多信仰大乘佛教,建有“邦廊寺”,弘揚佛法。
寮國信奉的佛教,屬於南傳巴利系統。皇家圖書館藏有貝葉本巴利文、泰文等各種佛教經典。寮國比丘受到人民的恭敬供養,與鄰國無異。人民多行布施,喜歡前往寺院聽經聞法,受持齋戒。

發展

一九六一年,寮國通過憲法第七條規定:“佛教為國教,國王是最高的保護者。”第八條規定:“國王必須是熱心的佛教徒。”在這個情形下,佛教得到國家充份的護持,僧伽及佛教徒也很團結,無任何派系分歧。根據當時調查統計,在全國八百萬人口中,佛教徒幾乎占百分之百,儼然是一個佛教國。然而因為政府經常處在分裂狀態,幾乎年年有內戰或暴亂,社會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佛教也只能在艱困的條件下緩慢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