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幼鯊出生時長40-60厘米,最大長到168厘米。體紡錘形,軀幹粗大,向頭、尾漸細小。頭寬扁,自胸鰭上方至吻端弧形劇斜,頭長約為全長的1/4強。尾稍側扁,比頭和軀幹稍短,尾基上方具一淺的凹窪,下方凹窪不明顯。吻寬扁,背視三角形,向前窄小,前緣鈍尖;側視尖突。眼很小,圓形,
瞬膜發達,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為近,眼徑約等於第三鰓孔寬的1/3,等於鼻孔長的2/3。鼻孔寬大,較橫平,外側位,距口端比距吻端為近;鼻間隔較窄,比鼻孔長約大2.3倍,前鼻瓣後部具一較大三角形突出,後鼻瓣不分化。口寬而圓弧形,口寬比口前吻長為大,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2強,下頜較短,口閉時齒暴露;唇褶很短,上唇褶較粗,下唇褶較細,都從口隅稍向前延。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尖直,邊緣具細鋸齒,1行在使用,正中1齒很細小,每側14齒;下頜齒細長,矛狀,邊緣光滑,2行在使用,正中1小齒,每側14齒。噴水孔消失。
鰓孔5個,頗寬大,中間3個較寬,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背鰭2個;第一
背鰭頗小,呈三角形,前緣直而低斜,與背面只成30°,後緣幾斜直,上角鈍圓,下角尖突。起點對著胸鰭基底後方,比
胸鰭里角稍前;第二背鰭比第一背鰭稍小,前緣斜直,但斜度較小,與背面成40°,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
尾鰭頗寬長,約與頭長相等,尾椎軸上翹;上葉只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圓,後緣凹入。
臀鰭比第二背鰭稍小,起點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後緣凹入,外角鈍圓,里角延長尖突。腹鰭與第二背鰭約同大,有些方形,邊緣幾直行,外角和里角鈍圓。胸鰭很寬大,三角形,後緣幾平直,外角鈍圓,里角圓形,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中部。
背面和側面灰褐色,漫布著暗色雲紋斑紋及白色小斑;腹面淡白色,或多或少也具暗色斑塊;各鰭灰褐色,臀鰭、腹鰭、胸鰭隱約具白色小斑。
生活習性
寬鰭鯊屬熱帶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淺水區。生活在大陸架近海處(大部分近海)。主要以甲殼動物(蝦類、螃蟹、大蝦、線形蝦)、頭足類(槍魷、章魚)、有鰭魚類(如叫姑魚、圓鰺、燕魚、舌鰨、鱭魚、帶魚)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奧里薩邦、古吉拉特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馬來西亞(砂拉越)、緬甸(緬甸大陸)、巴基斯坦。在中國分布於南海海域。
繁殖方式
雄性體長在114厘米時性成熟,而雌性在小於130厘米時性成熟。胎生,8個月的妊娠期後,每窩產下4-8個幼鯊。
保護現狀
種群現狀:在其大部分範圍內都很少見,但曾經在印度西海岸很常見。
瀕危原因:印度(孟買)、巴基斯坦(喀拉蚩)、沙撈越和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亞)當地漁民定期(但數量很少)捕撈。可能受到棲息地遷移和破壞(如近海紅樹林區)的威脅,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大量的紅樹林。由於該物種主要分布在近海,河流外流造成的污染也是一種可能的威脅。
主要價值
肉被用於食用,魚翅乾燥用於魚翅貿易,肝臟用於維生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