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葉山黧豆

寬葉山黧豆

寬葉山黧豆(學名:Lathyrus latifolius Linn. )是豆科山黧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可達3米,四棱形,具翅。葉片形狀多變,通常橢圓形至橢圓狀近圓形或卵形至線形,托葉半箭形,披針形至卵形,具平行脈,脈明顯,卷鬚發達,總狀花序,有花,花梗細,萼鐘狀,花冠紫色到粉紅色,莢果棕色,無毛。種子具網狀皺紋。

分布於歐洲。我國陝西栽培做牧草。寬葉山黧豆較適宜砂壤土和細砂土,不適於潮濕的土壤,在純砂地上形成植被也比較困難,種植區的土壤pH以6.5左右較為適宜。

寬葉山黧豆適宜種植的十分理想的一種優良植物,在水土保持、園林景點綠化以及飼料開發研究上具有廣闊的前景。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景觀,飼用,保持水土,土壤改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毛或無毛。莖可達3米,四棱形,具翅。葉具1對小葉,形狀多變,通常橢圓形至橢圓狀近圓形或卵形至線形,長(3)4-15厘米,寬3-50毫米,平行側脈直達葉端;托葉半箭形,披針形至卵形,長(2)3-8厘米,寬2-11毫米,具平行脈,脈明顯,卷鬚發達,有分枝。
寬葉山黧豆寬葉山黧豆
總狀花序具5-15朵花,花梗細,長5-10毫米;萼鐘狀,長6毫米,5萼齒近相等;花冠紫色到粉紅色,長(15)20-30毫米。莢果長5-11厘米,經6-10毫米,棕色,無毛。種子10-15,具網狀皺紋,種臍為周圓的1/5-1/3。

產地生境

分布於歐洲。中國陝西等地有栽培。寬葉山黧豆在義大利,波蘭、美國等很多國家都有種植,美國是從1970年開始大面積種植。它適於美國東北部的大部地區,向南擴大種植,如維吉尼亞州、密蘇里州和堪薩斯州等。寬葉山黧豆較適宜砂壤土和細砂土,不適於潮濕的土壤,在純砂地上形成植被也比較困難,種植區的土壤pH以6.5左右較為適宜。
寬葉山黧豆寬葉山黧豆

繁殖方法

寬葉山黧豆採用播種繁殖,可於春、夏、秋進行,中國華北地區多於8-9月進行秋播。但秋播最遲不得晚於作物停止生長前兩個半月。播種過晚,根內養分貯藏不足,不利越冬。
寬葉山黧豆寬葉山黧豆
播前準備:必須保證土壤墒情,田間持水量要達到80%,墒情差的要設法補水。對土地要耕翻耙磨,耕翻深度15厘米以上,整平整細,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200-300千克腐熟有機肥、過磷酸鈣100-150千克、複合肥200-300千克,並將有機肥混合均勻。
種子處理:播種前除去種子雜質、秕子和雜草種籽,由於香豌豆種子有硬粒,播種前用40%溫水浸種24h,瀝乾後再拌勻播種。
播種方法:種子千粒重3-3.3克,每公頃用量2.25-3千克,開溝或者刨穴,灌入播種水,水滲後,點播或者撒播。播後24h種子完全吸脹,7-8天便可萌芽出土。

栽培技術

出苗後要及時中耕除草,4葉期間苗,每穴留2株,6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每公頃留苗15-16.5萬株。以後每年中耕2-3次,春季追肥1次,每公頃施氮、磷、鉀肥各60千克,有條件的地方可在乾旱時澆水。
寬葉山黧豆寬葉山黧豆

主要價值

景觀

寬葉山黧豆不僅是一種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還是一種著名景觀觀賞植物,經觀測,發育良好的單株有300-500朵大型艷麗的蝶形花,第一次初花期在5月底至6月初,盛花期正值乾旱高溫的6-7月,此時由於熱風頻繁,極少有地被植物鮮花盛開,而寬葉山黧豆此時花色艷麗且花期長,給炎炎夏日帶來美麗的色彩,是生態風景林中不可多得的多年生景觀植物。

飼用

寬葉山黧豆植株粗蛋白質含量為19.10%,粗脂肪含量為4.35%。粗纖維為28.25%,鈣含量為1.19%,磷含量為0.26%,高於一些豆科植物秸稈和乾草的養分,並且牲畜適口性好,為粗細飼料兼用的高蛋白優質飼料,具有一年種植,多年受益的特點。

保持水土

寬葉山黧豆植株具有生長快、分枝多、抗旱、耐瘠薄、再生能力強等特點,莖互相攀爬,形成稠密的冠層(播種當年草層高度一般可達30厘米,2年後可達60-80厘米左右,旱地稀植高度40-50厘米,寬葉山黧豆植被繁茂旺長正是地面需要保護的雨季,因此其保持水土的效果好。據易縣片麻岩徑流場試驗測定,2年生香豌豆在特暴雨或者暴雨情況下減少地表徑流50%-70%,可有效控制泥沙,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寬葉山黧豆寬葉山黧豆

土壤改良

寬葉山黧豆枝葉氮磷鉀含量高,特別是根部有眾多的根瘤,可以起到固氮作用,可以促進與其間作的林木快速生長,是農作物良好的前茬、優良倒茬作物和生草制果園中間作的優良草種;亦可壓青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形成團粒結構,增強土壤抗侵蝕防沖性能,以及提高土壤滲透性,確保水保性能的良好發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