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脊新薩托菌

寬脊新薩托菌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25℃12天直徑60-65mm,中心凸起或平坦,質地絮狀,因有大量的閉囊殼而又兼顆粒狀;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25℃7天直徑50-60mm,有不太明顯的放射狀溝紋,質地絮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寬脊新薩托菌
  • :真菌界
  • :真菌門 (Eumycota)
  • :半知菌綱 Sphaeropsidales
  • :殼霉目 Discellaceae
  • :杯霉科 Aspergullus niveus
  • :麴黴屬 Aspergillus
  • :寬脊新薩托菌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中國分布,模式產地,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寬脊新薩托菌
菌落在查氏瓊脂上25℃12天直徑60-65mm,中心凸起或平坦,質地絮狀,因有大量的閉囊殼而又兼顆粒狀;未發現分生孢子結構;中部的菌絲體白色,邊緣近邊緣淡黃色,近於淺黃色;具少量黃褐色的滲出液或無;無氣味;反面乳白色到微紫淺黃色。閉囊殼在中部較少並生於氣生菌絲之中,邊緣較多而生於基質表面菌絲,淡黃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250-350μm;子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ll-13μm,每個內含8個子囊孢子,約20天成熟;子囊孢子雙凸鏡狀,6.0-7.0μm×3.5-4.5μm,冠狀突起寬約0.8-1.2μm,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的凸面平滑或近於平滑,掃描電鏡觀察凸面呈現細密疣狀突起,間距甚寬,赤道溝部分可見四列小乳頭狀突起,內部二列較明顯。在查氏瓊脂斜面培養物的上端產生一些分生孢子結構,呈灰綠色;分生孢子頭小,呈疏鬆的短柱狀;分生孢子梗發生於基質,孢梗莖100-300(-350)μm× (2.5-)3.2-4.5μm,壁平滑;頂囊燒瓶狀,直徑 (6.5-)8.0μm-14(-16)μm,約四分之三的表面可育;產孢結構單層,瓶梗5.0-6.5μm×2.0-3.2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徑2.5-2.8μm,壁近於平滑。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瓊脂上25℃7天直徑50-60mm,有不太明顯的放射狀溝紋,質地絮狀;分生孢子結構很少而不影響菌落外觀,氣生菌絲淺黃色,近於象牙黃(Ivory Yellow, R.XXX) ;閉囊殼較多,而使菌落表面帶顆粒狀,也近於象牙黃;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微紫黃色。   

生長環境

菌落在麥芽汁瓊脂上25℃7天直徑65-70mm,中心小凸起,其他部分平坦;質地絮狀或近絮狀;未發現分生孢子結構;閉囊殼在中部較少並產生於氣生菌絲之中,在菌落之間的部分大量,產生於基質表面,因未成熟,一致白色;無滲出液;無氣味;菌落反面桔黃色。   

中國分布

雲南昆明(C7321,C7428,C8545) 。   

模式產地

美國土壤。

本種特點

本種的子囊孢子與Neosartorya glabra(Fenn.& Raper)Kozak.相似,但兩冠狀突起間距更寬,且閉囊殼及包圍菌絲為淡黃色,僅報導過模式株分離自美國土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