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甸滿族自治縣概況

寬甸滿族自治縣概況

寬甸滿族自治縣概況是1980齣版的圖書。該《叢書》的問世,對於增進各方面對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了解,促進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和好評。

基本介紹

  • 書名:寬甸滿族自治縣概況
  • ISBN:9787105086276 
  • 類別地理學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是20世紀80年代編輯出版的。該《叢書》的問世,對於增進各方面對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了解,促進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和好評。
《叢書》問世以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各方面情況有了新的變化,為了總結民族自治地方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進一步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國家民委決定修訂、再版《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並將其列為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之一。
本次修訂,在基本保持原貌,統一體例、版本,增加新內容的總原則下,以補為主,重點補充改革開放以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內容。對新成立的自治地方進行補寫。修訂和補寫的概況計有自治區概況5本、自治州概況30本、自治縣(旗)概況120本。修訂後的《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將更全面系統地反映當地歷史、地理、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展示山川風貌、物產資源、建設成就和發展前景。

目錄

第一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物產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礦藏資源
三、水資源
四、林木資源
五、藥材
第三節 人口與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三、宗教信仰
第四節 行政區劃
第五節 名勝古蹟
一、古蹟
二、革命紀念地
三、名勝
第二章 歷史沿革與社會變革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歷代行政區劃
一、清代區劃
二、民國區劃
第三節 人民政權的建立
第四節 土地改革
第五節 社會主義改造
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對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六節 改革開放
第三章 民族區域自治
第一節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寬甸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
二、滿族成分恢復和改正
三、建立滿族鄉、鎮
四、申報民族區域自治
五、自治縣誕生
第二節 自治機關建設
一、自治機關組織建設
二、自治機關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與使用
三、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與使用
四、自治機關作風建設
第三節 法制建設
一、民族立法工作
二、法律實施和監督
第四節 民族關係
第五節 興邊富民
第六節 人民生活
第四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業
一、種植業
二、農技農藝
三、農業機械
四、特色農業
第二節 林業
一、植樹造林
二、森林保護
三、森林經營
四、林業產業
五、農村能源
第三節 畜牧業
一、飼養管理
二、疫病防治
三、沿江牛
四、絨山羊
第四節 漁業
一、養殖
二、捕撈
三、儲藏加工
第五節 水利
一、水土保持
二、農田灌溉
三、防洪工程
四、農村改水
第五章 工業
第一節 能源工業
一、水電站
二、煤礦
第二節 工業企業
一、硼化工工業
二、鉬、鐵採選為主的冶金原料加工工業
三、矽、鎂製品工業
四、木製儡工業
五、機械製造工業
六、建材和其他工業
第三節 特色工業
第四節 民族工業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節 鐵路
一、鐵路建設
二、鐵路運輸
第二節 公路運輸
一、國家公路
二、省級公路
三、縣級公路
四、鄉、村級公路
五、公路運輸
第三節 水路
第四節 郵政
一、郵政通信
二、郵路和投遞
第七章 財政稅務金融
第八章 貿易
第九章 旅遊
第十章 對外開放
第十一章 社會事業
第十二章 城鄉建設
第十三章 環境保護
第十四章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後記

前言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記錄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薈萃了大量原始的、鮮活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大型綜合性叢書,是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展開。為了摸清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狀況,搶救行將消失的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料,1953年,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和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進行全國性的民族識別調查,1956年又開始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