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中祛痰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瑞竹堂方》卷二。具有寬中理氣,祛痰搜風之功效。主治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基本介紹
- 名稱:寬中祛痰丸
- 別名:祛風化痰丸(《普濟方》卷一六四)
-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 組成:半夏、荊芥穗、白礬、麻黃、槐角子、陳皮、硃砂
- 功用:寬中理氣,祛痰搜風
- 主治: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半夏四兩(湯泡七次,曬研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捏作餅,陰極乾)、荊芥穗一兩、白礬(枯)一兩、麻黃四兩(去節)、槐角子一兩(麩炒)、陳皮(湯洗,去白)一兩、硃砂一兩(研末,水飛過,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臨臥用皂角子仁炒黃,同生薑煎湯送下。
功用
寬中理氣,祛痰搜風。
主治
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使用注意
忌食豬羊血、豬肉、雞鵝、蘑菇、黃瓜、茄子等物。
附方
名稱:化痰丸
組成:半夏、南星、白礬、皂角、生薑
用法:上用水同煮至南星無白點為度,揀去皂角不用,將生薑切片,同半夏、南星曬乾,無白色,火焙,再加青皮(去瓤)、陳皮(去白)、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別研)、杏仁(去皮尖,炒,另研)、乾葛、神曲(炒)、麥櫱(炒)、糖氈子、香附子(炒,去毛),上加藥共半斤,與前藥合和一處,碾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睡、食後茶、酒送下
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功用:快脾順氣,化痰消食
名稱:神仙墜痰丸
組成:黑牽牛、皂角、白礬
用法:上為細末,清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病重者,五日、十日一服;病輕者,半月、一月一服。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主治:痰壅,胸痞氣湊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功用:下痰
名稱:二陳湯
組成:半夏、橘紅、白茯苓、甘草
用法:上㕮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濕痰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悶,嘔吐噁心,頭痛眩暈,心悸嘈雜,或咳嗽痰多者
出處:《和劑局方》卷四(紹興續添)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名稱:滌痰丸
組成:好皂角、豬牙皂角、枳殼、黑牽牛
用法:上用朴消五錢,井花水泡開,不用滓末,澄清消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用井花水送下。如一月服三五服,至老無風癱、麻木之疾
主治:男子、婦人遠年日久積聚痰涎,或飲酒食後,吐唾日久,面黃肌瘦,皮肉枯耀,眼無神光;又治偏正頭風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名稱:敵痰丸
組成:黑牽牛、皂角、白礬、半夏曲、陳皮
用法:上為細末,煮蘿蔔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臨臥淡薑湯送下
主治:痰盛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引完顏府判方
功用:寬胸膈,快氣
名稱:化痰丸
組成:石青、石綠
用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湯送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損人
主治:頑痰不化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