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珍禽圖

寫生珍禽圖

《寫生珍禽圖》是五代十國畫家黃筌創作的絹本設色畫,設色,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畫了鶺鴒、麻雀、鳩、龜、昆蟲等動物二十餘件,排列無序,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寫生珍禽圖
  •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
  • 作者:黃筌
  • 類別:絹本,設色
  • 規格:縱41.5厘米,橫70厘米
  • 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構圖,技法,造型,名家點評,後世影響,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nullnull
《寫生珍禽圖》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家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二十四隻,均以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然後賦以重彩。這些動物的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每一動物的神態都畫得活靈活現,富有情趣,耐人尋味。兩隻麻雀,一老一小,相對而立,雛雀撲翅張口,嗷嗷待哺的神情,惹人憐愛;老雀低首而視,默默無語,好像無食可喂,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下端一隻老龜,不緊不慢,一步步向前爬行,兩眼注視前方,有一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毅力。
本幅自識:“付子居寶習。”
鑑藏印有:“睿思東閣”朱文、“秋壑”朱文、“悅生”朱文葫蘆形、“隴西記”朱文葫蘆形。
押縫印有:“隴西記”朱文葫蘆形、“素軒清玩珍寶”白文、“錢氏合縫”朱白文鼎形、“寄傲”朱文及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八方。
裱邊題簽:“黃筌寫生珍禽圖。康熙丁巳(1677年)重裝於蕉林書屋。”
前、後隔水鑑藏印有:“錢氏素軒書畫之記”朱文、“東北博物館珍藏印”朱文、“蕉林秘玩”朱文、“吳□□鑒□□”朱文、“宣統鑑賞”朱文、“無逸齋精鑒璽”朱文、“用卿”白文、“吳廷”白文。
押縫印有:“錢氏合縫”朱白文鼎形、“奉華之印”朱文、“隴西記”朱文葫蘆形、“師摯氏”白文、“長”朱文。
尾紙鈐“瑤暉堂印”朱文、“錢氏合縫”朱白文鼎形、“汪元臣”朱文、“師摯氏”白文、“觀其大略”白文、“曲阿姜二酉鑑藏”朱文、“張鑼”白文。

創作背景

《寫生珍禽圖》左下方有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寶習”,是黃筌畫給兒子黃居寶作習畫範本用的,黃居寶去世時還在後蜀時期,所以這幅《寫生珍禽圖》是五代時期的花鳥畫作。

藝術鑑賞

主題

該畫不是為了描花繪鳥而描花繪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強化的表現。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寫生珍禽圖

構圖

因為該畫是作畫的範本,所以畫作的構圖沒有刻意經營,只是大小穿插在畫面中描繪了麻雀、知了、天牛、螞蚱、龜等24隻小生靈。畫家的寫生功夫在這幅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種小動物的造型都是準確嚴謹,同時又富有變化。
在構圖上,它突出主體,善於剪裁,時畫折技,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寫意花鳥畫中,尤善於把發揮畫意的詩歌題句,用與畫風相協調的書法在適當的位置書寫出來,輔以印章,成為一種以畫為主的綜合藝術形式。

技法

黃筌作畫強調真實寫生,重視形似與質感,其繪畫多用淡墨細勾,重彩渲染,用筆極為精細,而後以色暈染,幾乎不見墨跡,《寫生珍禽圖》正是運用此種“雙勾填色”法繪製而成。
圖中畫麻雀、鳩、龜、昆蟲等動物20餘件,排列無序,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此畫標誌著中國畫中的花鳥畫從早期的粗拙臻於精美,中國的花鳥畫家已經具備完善的寫實能力。勾廓填彩,本是中國畫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方法,但與早於此圖的唐代人物畫與山水畫相比較,此圖勾輪廓的墨線大都非常輕細,似無痕跡,所賦色彩,也明顯區別於唐畫的濃烈艷麗,而是以淡墨輕色,層層敷染,更重質感。這種繪畫風格,注重表達物象的精微、逼真,似乎有些接近於現代的照相再現。
畫家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中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24隻,均以細勁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賦以色彩。這些動物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鳥雀或靜立,或展翅,或滑翔,動作各異,生動活潑;昆蟲有大有小,小的雖僅似豆粒,卻刻畫得十分精細,須爪畢現,雙翅呈透明狀,鮮活如生;兩隻烏龜是以側上方俯視的角度進行描繪,前後的透視關係準確精到,顯示了作者嫻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畫面中24隻小動物均勻地分布,它們之間並無關聯,亦無一個統一的主題,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

造型

造型上,此圖重視形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藉以實現對象的神采與作者的情意。

名家點評

當代藝術家馮驥才:爬動的蟋蟀、欲跳躍的螞蚱、探路的牽牛、飛行的蜂、扇動薄翼而鳴叫的蟬,還有或飛或立或蟲兒或覓食的鳥兒,全都在畫面上活動著。筆法極細膩卻不匠氣,比例結構的精確令人驚嘆。

後世影響

這雖是一幅寫生畫稿,卻畫得靈活生動,每一蟲的形態準確,都具有很強的質感。畫法特點是墨線細勾,略加淡彩,嚴謹工整,是典型的雙勾法。體現了黃筌一派“用筆新細,輕色暈染”的特點。五代雖是傳統花鳥畫走向成熟的時期,但傳下來的珍品極少,所以此寫生畫具有珍貴的價值。
該畫形象生動逼真,工筆細膩嚴謹,設色鮮麗。對宋代花鳥畫的工筆重彩畫風產生很大影響。

歷史傳承

《寫生珍禽圖》曾經宋內府、賈似道及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黃筌(約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他學畫的老師主要是從唐入蜀的宮廷畫家刁光胤。刁光胤於後晉天福年間(936—942年)入蜀,《益州名畫錄》中說他入蜀後,當地畫花雀畫家的畫作很快就掉了價,不再像原來那樣受歡迎。黃筌17歲的時候已經在前蜀的宮中服務,成立畫院後成為宮廷畫家,不僅是他,他的兩個兒子居案、居寶也在畫院中供職。黃筌父子在後蜀滅國後,隨舊主來到北宋都城汴梁,頗受北宋宮廷禮遇,他們的風格成為圖畫院當時的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