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即生活》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悅笛
基本介紹
- ISBN:9787100162197
- 作者:劉悅笛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 頁數:423
- 定價:69.00
- 裝幀:平裝
- 叢書:爾雅通識教育讀本
《審美即生活》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悅笛
《審美即生活》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悅笛內容簡介生活美學,是一門學科(“生活的美學”),更是一種生活理念(“美的生活”)和生活姿態(“審美地生活”)。本書確立了生活美學作為“作為哲學的美學新構”的學科定位和作為...
《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和生活藝術》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理察·舒斯特曼。內容簡介 自黑格爾以來,藝術終結的論調代不乏人。但在20世紀藝術所遭遇的信任危機達到了頂峰。本雅明說藝術死於濫用,瓦提默說藝術是...
審美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走在路上,街邊的風景需要我們去審美;坐在餐館,各式菜餚需要我們去審美……當然這些都是淺層次上的審美現象,我們需要審美,研究審美,更應從高層次上進行探討,即著重審人性之美。我們不斷追問自己的...
而審美側重於美感,重在對美的對象的感受、體驗與評價;用審美的說法,就是審美主體在美感基礎上對美的對象的觀賞、品味、賞析和評論。美感側重於情感的體驗與感悟,審美側重於理性的品味與評析。審美的對象是豐富而多樣的,存在於社會生...
值得注意的是,叔本華在論述審美觀照時指出了由此而產生的審美愉悅(或雲“快感”),他說:“不管它是由藝術品引起的,或是直接由於觀審自然和生活而引起的,本質上是同一愉快。”[3][3]在我看來,進入審美觀照的過程,必然帶來的就...
他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寫道:“美學到底是什麼呢?可不就是一般藝術、特別是詩底原則的體系嗎?”在對藝術的研究時,應包括美學意義的美,但藝術不局限於美,因為美學的內容應該研究藝術反映生活中一切使人感興趣的事物。他認為...
無非是該作品有無感染力,有無達到藝術真實或典型化,是否真實地反映了某一歷史時期的生活狀況等,如李惠的《用美學和史學的觀點解讀》[14]、楊傳勇的《的美學與史學解讀》[15]、石了英的《‘歷史的’和‘美學的’:‘紅色經典’...
要把握中國美學的這個思想,關鍵在於把握中國美學對“真實”、對世界本來存在的樣子的理解。在中國美學看來,我們的世界不僅是物理的世界,而且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與自然界融合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易經》...
泛審美指的是審美不再局限於少數知識活動範圍進入了廣泛的社會領域,包括商品生產領域、消費領域和日常生活領域等。這是一種審美活動的泛化。只是,缺乏現代性審美眼光薰陶的大眾不可能具有傑姆遜說的“獨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獨特的人格和...
經常表現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場景、某些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等的審美形態,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自然美 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它的社會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於實踐。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屬性、特徵,即人的感官...
是藝術家對生活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與生活美醜特性在優美藝術形象中的結合。藝術美和藝術不是同一概念。藝術是和哲學、宗教、倫理等相併列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美是對藝術品審美屬性的概括。藝術美的種類繁多,存在於一切種類、樣式的藝術...
人通過感官對審美對象產生感覺,在對個別屬性的感覺基礎上,產生綜合的知覺,由於審美對象的信息刺激及過去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的調動,人的頭腦中產生了組合新形象的創造性想像活動,並隨著具有先前理性認識基礎的情感體驗,使人在生理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