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彭彥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美之魅: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體系及現代轉換
- 作者:彭彥琴
- 出版時間:2005年3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84 頁
- ISBN:9787500451198
- 類別:審美心理學
- 定價:28 元
- 裝幀:簡裝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彭彥琴。
📖 【書名】《審美之魅 : 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體系及現代轉換》 💡 【圖書風格】這是一本有關審美的書籍。 💝 【簡要總結】本書闡述了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及其特徵的意義與研究方法,論述了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體系結構,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的特徵所在,闡述了其現代意義,並探討中國傳統審美心理思想對現代素質...
中國傳統審美視野中不存在將美分劃為悲與不悲之美,悲與美之間原本是一體。體會了這一點,自然可以理解中國傳統悲劇審美心理思想的基本精神:無處不在的悲、哀而不傷、褒貶善惡、亮色結局。《以悲為美——中國傳統悲劇審美心理思想及當下轉換》構建了悲劇審美心理素質教育模式並予以實證研究,通過現代轉換的視角體現出...
走向生活美學的“生活美育”以“生活美育”建成觀賞文明 審美生活:文明素養?文化人權?從“藝術終結”到“生活美學”第二輯 中國藝術觀:當代性轉換 走向“新的中國性”藝術觀 建構“新的中國性”美術觀 生活美學:建樹中國美術觀的切近之途 當代需要何種“中國性視覺理論”過去需“西體中用”,現在要“...
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西方文化的東漸、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人審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變遷,20世紀的中國建築產生了較大變異。在傳統的園林建築中,增加了建築的比重,空間更加曲折多變,裝飾更加繁複細麗。出現了大量中西合璧式的公共建築,更加注重其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統一。80年代以後城市整體布局更加開放,...
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線條作基本語言,通過布白配置、疏密交叉及點與線的對比、線與線的對比、點與點的對比,創造新的點線組合形式,一種既是漢字又與舊的字形拉開距離,既具有傳統審美因素又利於表現現代人審美情趣的新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在欣賞中以一種更為自由的心態、更為自由的想像力去接受這一新形式,...
這股右翼思潮被普遍認作是後現代哲學期待的源初構想。在電影中,它被賦予至少三個使命:一是反映人的異化,即工業文明對人的自由精神的蠶食;二是諷刺左派激進行為的浪漫與不實際並引導觀眾進行反思(如反映文革的電影);三是以拒絕整體性、同一性為前提,對電影的傳統模式、規範、語言和結構進行轉換性嘗試來離散...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中國古建築,由造型到色彩,從室外鋪陳設定到室內擺設,都被賦予了秩序感,包還了社會的、倫理的、宗教的以及技術內容的秩序感,大大加深了建築學的深度和廣度。藝術形式 鋪陳展開的空間序列 中國建築藝術主要是群體組合的藝術,群體間的聯繫、過渡、轉換,構成了豐富的空間序列。木結構的房屋多是...
事實上,在西方現代、後現代藝術發生與推演的過程中,來自於東方的哲學、文化和藝術體系經過西方現代思潮的重構與轉換之後,一直扮演著精神引擎的角色。可以說,以東方思想來激發新形式的創造一直成為西方現代、後現代藝術的推動力之一。這一秘而不宣的思想線索最 近才被批評家、藝術家真正揭示出來,如果我們溯源而上,...
6.《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第六卷《中日現代文學關係研究》(上)7.《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第七卷《中日現代文學關係研究》(下)8.《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第八卷《日本侵華史與侵華文學研究》9.《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第九卷《日本古典美學與文論研究》10.《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第十...
緣於此,王偉中從虛實轉換法具上找到從現實世界向審美世界轉換過渡的途徑。通過虛實轉換,達到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象也從中誕生,產生了自我的內部情思與外物表現的共振。(摘自美國聖安東尼奧大學《二十一世紀藝術先驅》論壇,美國《今日藝術》雜誌2001.9.)畫評三 王偉中作品視角是相當敏銳的,這也是這幾年在美國特別...
《民族美學資源的價值及其利用》,《文藝研究》1999年第1期。《一種新的創演方式——從市場角度剖析越劇〈孔乙己〉》,《文化月刊》1999年第4期。《成就與反思:中國戲劇遺產的當代傳承》,《中國戲劇》1999年第11期。《程式與現代戲的可能性》,《藝術百家》1999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戲劇》2000年第2期...
本體、方法與範式轉換:中國古代文體論基本問題新探 ——《中國古代文體論若干基礎理論問題研究》成果簡介/287 中國文學經典的生命智慧及其精神——《中國文學經典的生命智慧研究》成果簡介/292 陶淵明與韓國古代山水田園文學研究——《陶淵明與韓國古代山水田園文學研究》成果簡介/297 頑固非盡守舊也:晚年林紓的困惑與...
徐無聞先生的書學思想,是來自於深刻實踐的理論結晶。先生一生瑰意奇行,卓立不凡,抱著人棄我取的精神,一生追求學院精神的回歸,努力倡導學者之風。學院精神是現代人在建構於古人對話中獲得的最理想的目標,也是現代人在盲目追求創新中自身觀念失落後的必然歸宿。時至今日,徐先生的書學思想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仍然...
張道一先生自80年代以來,以工藝美術理論研究主線,拓展到工藝美術教育的諸方面進行研討,為我國現代工藝美術教育提出了有益的見解,從理論上建立了自身的體系,從教育觀念上提出新論點,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補充了新內容。在工藝美術教育及其設計觀念的創建中,張道一先生為此做出了貢獻,同時他和同代學者一樣也...
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的圖案紋樣裝飾形式;另一類是以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的工藝轉換表現形式。人文精神 陶瓷藝術裝飾形式從唐、宋、元、明、清到現代可分二類:一類是寫意繪畫,另一類是工筆繪畫。這兩種繪畫裝飾形式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時期特徵在陶瓷...
象徵主義的象徵寓意,立體派的體和面,超現實主義的想像和意識流等,具有較強形式感現代派藝術手法的運用,使新時期舞台美術呈現出多樣化的造型趨勢。新時期探索性小劇場話劇,演員表演越來越生活化,幾乎完全擺脫大舞台腔調。但場景則突破傳統現實主義模式,追求假定性戲劇風格的時空自由轉換,大量動用象徵、隱喻、荒誕、...
童話喜劇美的色彩還可以通過轉換視角的手法來加以體現,比如用兒童的視角或用動物的視角來觀察社會。當作者完全視兒童或動物的視角為正宗時,那么原本正常的世界...1文學概念特點梗概2簡要介紹3歷史記載起源典故4故事分類最初故事現代故事5代表6分類方法7基本思想8人物形象9童話邏輯簡介作用10荒誕之魅內容介紹荒誕感美學...
”(參見Wolfgang Iser,1989,p.8)“審美對象作為文本的對應物而產生於接受者的腦海中,因而它受到理解行為的檢驗。也正因為如此,闡釋的任務是把審美對象轉換成具體的意義。”(p.234)要解釋這樣的矛盾現象,恐怕得借用一下德希達的解構思想。按照德希達的觀點,世上“沒有什麼純粹的在場,一個在場總是伴隨著‘...
一、在中國戲劇中:藝術與生活的關係,是藝術理論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中國傳統藝術理論中“神似”是最高境界,那是因為人們認為藝術僅僅形似還不能稱之為藝術,當藝術的最終目標僅僅在於追求形似時,就必須依賴於它所模仿的對象,特別是現代複製手段的日趨完善,模仿就變得更加簡單。形似形其表,神似神其心。...
可見藝術創造是在傳統基礎上和時代背景中的創造,是傳統與現代的高度結合,郭北平先生的油畫創作就突出地體現出了這種藝術的創造規律。他的作品既承載著傳統繪畫的審美趣味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又彰顯著當今時代的審美追求洋溢著現代風采,他徜徉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抒寫著彭湃的激情和對藝術的獨到感悟與理解。 當我們直面...
士兵在平和與緊張、日常與特殊等狀態中轉換著。娛樂的士兵與執行任務的士兵,訓練場上的士兵與宿舍里的士兵,是不一樣的,大不一樣。還有就是,士兵們也不是滿口時時都是豪語壯語,他們同樣有日常化生活化常人化的話語。真正悟透了士兵的張國領從士兵的日常生活進入,參與他們真情實感,但又能細緻地把握士兵那份...
中國戲曲具有自身的審美特徵。尤其是表現在綜合性、程式化、虛擬性這三個方面。當然,這些特徵並非中國戲曲所獨有,許多東方戲劇也具有這些特點。戲曲藝術高度的綜合性、程式化和虛擬性,以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世界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電影藝術 電影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並以現代人的思維意識,審美趨向不斷的完成以中國東方文化為體系的,涵蓋人類文明的四大支柱在書畫藝術中的體現。這四大支柱就是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數學、物理、化學的基本科學,從單純藝術的直覺性,提升到理性下的藝術表現性,達到一種生理、心靈上的感知美,也就是藝術的形式美對人生理上的作用。藝術形式的探索...
《鴛鴦》作為《怪談》作品裡的浪漫主義故事,取材於佛教的集冊《古今著聞集》里的《馬允射殺某陸奧國赤沼鴛鴦出家的故事》一文,小泉八雲的二次創作從題目開始,從原古典的人文主義、佛教色彩為出發點,將中心從人類轉移到鴛鴦上,此舉既將中心思想加以轉換,又示意主題由佛教轉換至鴛鴦的愛情故事,詮釋了愛情能夠...
一旦利益轉換,攻守易勢,舊有的大國關係及其安排就會發生變化。總之,均勢作為一種國際秩序模式,它並不能維護國際體系的穩定和國家的獨立。究其原因在於均勢作為一種國際政治的指導原則,它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均勢原則的邏輯矛盾之一是,它必須首先考慮主要均衡力量的需求,其次才能考慮次要均衡力量的需求,總體...
《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人民政協報》1999年1月27日“學術家園”欄。《翁方綱的“肌理”說探析》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中國文論的倫理化取向》載日本《九州中國學會報》第37卷,1999年5月。《沈德潛的審美理想新探》復旦學報,1999年第1期。《袁枚的文學思想管蠡》在2000年5月韓國高麗大學學術年會上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