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邦寺位於蘇州西部的穹窿山上。在穹窿山二茅峰,有座寧邦寺,遠眺間隱約可見,似是位隱者。整個二茅峰範圍,現成了佛教的一片淨土。寧幫寺依山而建,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整個建築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邦寺
- 地理位置:蘇州西部的穹窿山
- 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穹窿山
- 現任住持:常德法師
寺院簡介,穹窿山,歷史沿革,寺院住持,地圖信息,
寺院簡介
寧邦寺位於穹窿山北麓山腰,始建於梁代,四周森林茂密,古樹參天,翠竹成片。
至今寺內尚有明代石刻二方,其一《始建於梁代寧邦寺記》,由文震孟撰書,趙宦光篆刻;其二《山輝川媚》書條石,由徐枋書。
相傳南宋名將韓世忠晚年經常來此短暫居住,看望部下愛將,登台賞月,對月憂國。
穹窿山
穹窿山為蘇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為太湖東岸群山之冠,因而又有“吳中之巔”的美譽,吳中第一福地之說,這主要是那裡有著太多的傳奇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在
穹窿山二茅峰,有座寧邦寺,遠眺間隱約可見,似是位隱者。整個二茅峰範圍,現成了佛教的一片淨土。
寧幫寺依山而建,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整個建築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寧邦寺始建於梁代,在唐以前稱為“海雲禪寺”,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部下在此剃髮隱居參禪,賜額“寧邦禪院”。
這“寧邦”二字,也就是安寧之邦,希望國家可以和平安寧。寧邦寺雖然隱藏在深深的寧邦塢內,但仍然經歷了曲折坎坷的千年變遷。據《吳縣誌》記載,寧邦寺元末被毀圮,到明代永樂年間始得復建,萬曆年間重修。
明末,寧邦寺又趨衰落。到近代,人們又陸續對寧邦寺作了一些修繕。
文化大革命,寺院僧眾被逐,佛像被毀,法器也蕩然無存,只存幾間破房。
由於寧邦寺文物古蹟眾多,1986年3月25日,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經蘇州市宗教部門批准同意,恢復開放寧邦寺為宗教活動固定處所。
為了保護這一歷史遺存、打造千年古剎寧邦寺的知名度,吳中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寧邦寺進行了全面規劃,歷時一年多的修復擴建,使這座昔日的深山古廟,已經儼然轉身為一座名山雄剎,成了穹窿山景區旅遊又一新亮點。
寺院住持
常德法師,字悟心,俗姓潘。
1985年10月31日出生,江蘇海安縣沿口鎮人。
2000年國中畢業後,投蘇州寒山寺,依秋爽大和尚剃度出家。
地圖信息
地址:藏書鎮兵聖路穹窿山風景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