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良

寧良,字元善,明朝重臣,生於明代永樂年間,祁陽縣金蘭橋(今衡陽市祁東縣金橋鎮)人。明正統十年(1445年)進士及第,提升為行人首,後遷升刑曹。正統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鎮於土木堡被蒙古酋長也先所俘,大臣于謙立代宗朱祁鈺以禦侮。次年,也先送回英宗,宦官曹吉祥、石亨扶英宗復位,挾嫌報復,大殺于謙一派忠良。寧良對人說:“我等頭顱可斷,官守不可移,不能受權貴指使去幹壞事。”他言行一致,堅持與宦作鬥爭,保全了不少忠良。

基本介紹

  • 本名:寧良
  • :元善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祁陽縣金蘭橋
個人簡介,寧良名篇,

個人簡介

不久,寧良升任浙江省參政。有一次,他到浙江諸生中去考察,了解到謝於喬和王海日才學非凡,便把他們並拔第一。後謝、王相繼登魁,於喬先中狀元;王海日被寧良聘至祁陽,為子講學於梅莊,後亦於公元1481年考中狀元。寧子由於海日的教誨,也以明經廷試天下第一,人們無不佩服寧良識人的才能。
寧良歷任廣東按察使浙江右、左布政使(明洪武九年即1376年 , 改浙江行中書省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省布政使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任期能振揚政紀,均賦節役,崇尚儉樸,力戒一切浮誇不實之風,為人所稱頌。
浙江布政使任上,會風澇成災,上疏《救荒十策》,被皇帝採納,百姓受惠非淺。明成化元年(1464年)右布政使寧良修繕裝飾浙江省貢院。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左布政使寧良於錢塘門左、涌金門右開水門 “以導湖水”,錢塘門左、涌金門右,其間有九渠之一,宜因其舊跡,疏浚為河;構石為橋,以通湖水。外置一閘,時其啟閉,以御橫流。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浙江左布政使寧良在西湖孤山太乙宮(後改萬壽寺)故址重建西湖書院,亦名孤山書院。內設書庫,並捐贍田,年久圮毀。

寧良名篇

燕岡陰雨
寧良
——題祁東縣八景之一煙江石燕
石燕江頭雲暗時,幾番風雨出烏衣。
雙雙仿佛沿林舞,對對依稀遍野飛。
自信生成由地脈,誰知隱見合天機。
還疑此物成虛幻,隱伏何人辨是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