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發展論集》主編:毛光烈 該書由寧波出版社出版。本書實在是一本值得閱讀和收藏的稀缺圖書,極力推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發展論集2004
- 作者:毛光烈
- 出版社:寧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6月1日
- 頁數:319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806028803
堅持科學發展觀,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保持經濟成長後勁和提高經濟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線。為保持我縣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造特色製造業基地,我們就如何加速我縣工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工業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現實基礎
(一)基本情況
據統計,目前我縣共有工業企業4300多家,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0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79家,實現產值126億元。工業增加值50.4億元,占全縣GDP比重的50.3%;工業稅收8.9億元,約占財政收入的2/3;從業人員13萬餘人。工業門類眾多,其中較為突出的有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造紙印刷、文教用品、塑膠製品、橡膠製品、醫藥化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和電子電器10大行業,這10大行業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就我縣目前的工業經濟基礎而言,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向中期轉化階段,並已基本具備了構建製造業基地和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的條件。
(二)主要特點
1.民營經濟占據主導地位
從90年代初以來,我縣開始集中精力著手企業改制工作,到本世紀初,全縣鄉鎮集體企業和230多家國有、縣屬集體企業基本完成改制,明晰了企業產權關係,建立了新的企業用工制度。寧海華聯紡織有限公司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結束後,除供電、供水等少數行業和個別企業外,國有經濟已全面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
2.區域特色經濟初具規模
模具、文具、燈具、五金機械、汽車配件、電子電器等六大特色優勢行業共有規模企業273家,占全縣規模企業總數的57%。2003年六大特色優勢行業實現產值104.8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0.9%。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中國模具生產基地”和“中國文具生產基地”。汽車配件行業發展勢頭強勁,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已由生產單一汽配零件向生產零部件轉變。電子電器行業也異軍突起,一批企業呈跳躍式發展態勢。
3.工業經濟外向度較高
2003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55.4億元,產業外向度達46.6%;完成契約利用外資1.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00萬美元,新增三資企業77家,為歷年最高;引進內資7.7億元,引進內資企業(項目)16家(個),成績驕人。招商引資的快速增長,壯大了經濟實力,為結構調整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4.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
寧海經濟開發區(含工業區塊)規劃總面積36.7平方公里,計畫總投資38.2億元,已開發13.3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3.5億元。目前入區的工業企業達到695家,總投資近18億元,現已投產546家。我縣模具城、力洋農產品塊狀經濟已初具規模。開發區作為生產要素集聚基地和產業升級形象視窗的作用正在逐步得到發揮和顯現。
5.企業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企業市場經營能力不斷加強,“5S”等先進管理模式得到廣泛套用,各類體系認證進展加快,全縣已有130餘家企業通過ISO9000、QS、VDA等質量體系認證。近5年來,我縣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累計投入60多億元,企業的裝備水平大幅提高。
6.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最佳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相繼出台了實力工程評選、技術改造貼息、扶植高新技術企業、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後成立了縣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中心、行政服務中心、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等服務機構及一些行業協會,連續四年開展“工業服務月”活動,政企民聯動發展工業經濟的氛圍日趨濃厚,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三)存在問題
1.企業規模不大,勞動生產率不高
2003年全縣工業企業平均產值470多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產值2630萬元。總體上看,我縣企業規模偏小,2004年企業銷量超過5億元的只有得力集團一家。從數量上看,我縣中型企業僅40家,其餘均為小型企業。同時,由於受經濟規模偏小因素的影響,2003年我縣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僅為40014元,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2.產品檔次不高,低水平競爭激烈
目前,我縣工業企業基本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產品加工深度不夠,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加之由於近年來受原材料價格和能源供應等要素影響,企業效益不斷下降,加之行業內產品、市場類同,同行競爭激烈,如文具行業的票夾、卷筆刀,燈具行業的壓鑄件等,低價競爭相當激烈,靠降價爭奪市場份額。另外,從品牌建設的角度看,我縣至今無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僅豹王電池一個,浙江省名牌也只有得力文具等8個。
3.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企業經營機制不活
我縣的中小企業大多以家族式管理模式為主,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夠健全,企業的經營機制還不夠靈活,管理粗放,隨意性較大,缺乏規範化和科學化。一些企業家急功近利、小富即安的思想較重,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擴大規模、開拓市場的衝勁,以致企業做不大、強不起。
4.資金來源單一,融資渠道不寬
目前,我縣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渠道單一,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快速發展需求。同時,部分企業由於規模小、自有資金不足、無法提供有效抵押擔保條件等原因限制,銀行貸款也存在較大困難。此外,我縣企業普遍存在重產品經營、輕資本運作的傾向,到目前為止,尚無一家上市公司。
5.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人才建設工作相對滯後
當前,我縣企業的研發機構很少,研發投入不夠,引進和套用科研成果、先進技術不多,缺乏新產品的開發、投產和儲備,影響了產品科技含量和質量檔次的提高。同時,我縣的人才總量、結構和素質還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依然短缺;人才流動的體制性障礙還沒消除;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還沒得到充分發揮。
二、提升工業經濟競爭力的方向
(一)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原則
要在國家巨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發揮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觀能動性和政府對行業發展的引導作用,通過政府扶持,使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行業不斷壯大,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2.堅持規模擴張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原則
鼓勵企業擴張生產規模、形成產業集群的同時,注重技術進步,增加技改和研發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支持企業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業層次。
3.堅持開拓國內市場與發展外向經濟相結合原則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企業走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相結合的道路,鼓勵企業大力拓展國內市場,逐步占領市場制高點,不斷提高我縣產品的國內市場份額。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手段,拓展招商途徑,提高引資質量。
4.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原則
堅持走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環、少污染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循環經濟,著力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的現代發展模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節能降耗、保護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重點
1.模具行業
提高塑膠模的裝備水平,引進三軸聯動或五軸聯動高速工具機等先進設備,推進產業升級換代。在發展塑膠模的同時,提高冷沖模、鋁壓鑄模的檔次與水平。加大投入,進一步提高模具熱處理和表面處理能力。建設模具網,打造模具行業網路信息平台。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具產業發展路子,鼓勵大中專院校來我縣興辦模具專業學校和培訓班,為我縣培養優秀的模具產業專業人才。
2.汽車配件行業
發展橡膠類汽配件,產品零配件向零部件轉移、多樣化向專業化轉移。建立橡膠汽配檢測中心,提高橡膠汽配件的檢測能力。發展壓鑄汽配新項目,提高壓鑄汽配件的規模和檔次。
3.文具行業
提高中高檔文具、新型文具和智慧型文具的設計與製造水平,提高金屬類文具的表面處理能力,完善文具行業網路信息平台,進一步推進文具企業的商標和品牌建設,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行業良性競爭。
4.燈具行業
增強高檔庭院燈、戶外燈的開發、設計、檢測能力和製造水平,提高同行業高檔燈具的競爭力,建設燈具品牌,擴大產品知名度。提高燈具壓鑄件的製造水平,拓展產品領域。加強手電筒的設計開發能力,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提高產品檔次,逐步占領市場制高點。
5.五金機械行業
加強新產品特別是高校、智慧型類產品的設計、研發,逐步擴大機械、五金、工具等行業的市場份額。加大搬運車、閥門等產品的品牌建設力度,提高產品知名度。發展物流、倉儲機械。進一步拓展產品領域,拓寬銷售渠道,形成行業良性競爭氛圍。
6.電子電器行業
提高高檔、新型小家電的設計、研發與檢測能力。發展現代數字通訊設備、數字家電、網路產品、重點行業網路互動平台等整機產品、關鍵配套件和網路化產品,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水平設計產品。
三、提升我縣工業經濟競爭力的對策與措施
(一)轉變經濟成長方式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點是發展,核心是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對我縣來說主要是轉變製造業的增長方式,提升工業經濟競爭力。必須始終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正確處理好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資源、環境保護的關係,充分兼顧短期政策目標和長遠利益要求,建立起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合理的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的現代發展模式,促進我縣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鼓勵企業技術進步
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著力提高技術、工藝和裝備水平。對特色行業技術改造項目,給予重點補助。對重大結構調整項目和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項目及行業性檢測中心,採取加大補助比例、無償資助等方式進行扶持。積極引進、吸收國內外新技術,研究開發高技術產品,重點培育一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大力營造技術創新氛圍,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集聚創新人才,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
(三)積極培育產業集群
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專業化協作道路,延伸產業鏈。鼓勵同行業企業向同一工業區塊集中,強化產業集聚區的服務功能,尤其要重視在產業集聚區創建共性技術服務中心,幫助企業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問題。繼續培育和宣傳中國文具生產基地和中國模具生產基地,提高行業知名度,逐步形成區域性的橡膠汽配和燈具生產基地。
(四)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建立和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切實轉變利用外資思路,加大招商選資力度,注重產業鏈招商,重視技術、資金密集型重大項目的引進。鼓勵企業在境外設立辦事處或貿易公司,創辦加工貿易企業,建立國際貿易中心,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
(五)加快人才建設步伐
在人才引進上,形成多渠道、經常化;在人才創新上,形成多投入、陣地化;在人才培養上,形成多層次、規範化;在人才激勵上,形成多形式、機制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著力培育一支素質高、善經營、懂管理、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企業家隊伍,引進和培養一批經濟發展必須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力培養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造就一大批中高級技工。
(六)擴大企業融資渠道
鼓勵企業之間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性融資擔保以及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對我縣企業的投資。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和中小企業擔保管理,積極爭取國債投資和縣外資金,加強對潛力大、信用好的成長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引導和指導企業開展資本運作,加強企業與國內大企業、大財團的嫁接改造,大力扶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上市步伐。
(七)加大品牌建設力度
積極鼓勵企業創品牌,開展品牌形象宣傳。對獲得全國、省、市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對躋身國際馳名商標的企業予以重獎。同時,加大行業形象的宣傳力度,組織開展區域整體形象集中宣傳活動,在全國性或區域性重要展銷會上加強宣傳,努力提高我縣產品的知名度。
(八)加強行業信息化建設
高度重視十六大報告中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決策,充分發揮先進信息技術帶動和提高工業發展水平的作用。繼續鼓勵企業開展信息化的同時,重點扶持中國文具網、模具網等行業性信息化網路平台以及對該行業有引導和帶動作用的項目。
(九)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通過組建各種行業協會,由行業協會對企業進行協調管理,並承擔原由政府行使的行業管理職能。政府要在人力、財力等方面扶持行業協會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