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榠楂祖廟

寧波榠楂祖廟

該廟紀念康用錫,又稱康孝子廟。位於鄞州區鄞江鎮梅錫村,位於鄞江鎮梅園村梅園山岩下,始建於南宋末,修建於清代,是鄞西典型的廟宇格局,仍保存著清代古建築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榠楂祖廟
  • 又稱:康孝子廟
  • 紀念:康用錫
  • 位於鄞州區鄞江鎮梅錫村
釋名,方位,建築,歷史,說法一,說法二,

釋名

榠楂祖廟
Ming Zha ZuMiao
該廟紀念康用錫,又稱康孝子廟。
榠楂
míngchá
榠桲,一種喬木及其果實,略似蘋果,果肉酸,可作蜜餞及膠水亦作“ 榠查 ”。亦作“ 榠樝 ”。果木名。落葉喬木。果實亦名榠楂,味澀,可入藥。《南史·到彥之傳》:“ 王敬則 執榠查,以刀子削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部·榠楂》﹝集解﹞引 蘇頌 曰:“榠楂木、葉、花、實酷類木瓜,但比木瓜大而黃色。辨之惟看蒂間別有重蒂如乳者為木瓜,無此則榠楂也。可以進酒去痰。”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凡百十柿以一榠樝置其中,則紅熟爛如泥而可食。” 宋 王安石 《示安大師》詩:“踞堂俯視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樝。”
中藥榠楂中藥榠楂

方位

位於鄞州區鄞江鎮梅錫村,位於鄞江鎮梅園村梅園山岩下。

建築

始建於南宋末,修建於清代,是鄞西典型的廟宇格局,仍保存著清代古建築風貌。
該廟座東朝西,縱進深31.3米,通面17.4米。建築面積544.6平方米。由門樓、天井、後殿三部分組成。門樓寬16.8米,正中大門,兩側偏房,門前廊頂卷蓬式,柱枋牛腿等部件雕有獅子、人物圖飾,工藝比較考究。中間天井,原有戲台,今僅存台基,左右兩邊各有廂樓兩間。後殿梁架中間抬梁式,兩邊為五柱七檀穿頭式。殿前廊上卷蓬頂,柱頭、枋額、牛腿雕刻人物鳥獸,全部油漆、貼金,工藝精細高巧。是寧波市鄞州區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晚清建築。
雕塑雕塑

歷史

說法一

據舊志記載:榠樝祖廟,祀宋康孝子用錫。宋開慶間裡人聞時政創建。據傳用錫事寡母至孝,母愛食榠樝(梨子一類果品),手植以供親。鄰有親病者,乞食其果,食之皆愈。後人感其孝德,立廟祀之。

說法二

相傳南宋初期,金兀朮入侵中原,宋高宗康王趙構棄建康奔難明州,軍卒行旅出身的康氏用錫,又名文英,事母患疾,康用錫略知醫藥,以植楂而供親,母痊癒,當墳四鄰病者紛乞其果而良食之,皆愈。後人思其孝德立三廟。即蜃蛟東廟,梅錫祖廟,梅溪南廟,一木置三偶,四時香火,千秋享祀,每年八月初十日祭神。
說法三
相傳南宋時期,此地瘟疫,一位軍醫帶領鄉親上山採藥救民於病患 。他死後便被奉為神靈,受香火供奉
此人姓名難考,所以便稱為“榠楂祖廟” 。榠楂,就是他採下來的那味藥,據說各地還有分廟,即蜃蛟東廟和梅溪南廟,分祀他的兩位兄弟。
縱覽三說,有三點是共通的,一是善緣榠楂,二是懸壺行醫,三是所在年代皆為南宋;從中不難看出,三說所指其實是同一人同一事。之所以會形成三種說法,根本原因是原祖廟毀於大火,沒有相應的文字留存,真實說法或許只存於至今無緣面世的廟基上,以至於在百餘年的口口傳承中,出現了三個不同的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