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是位於寧波市的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
- 位置:寧波市
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是位於寧波市的機構。
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是位於寧波市的機構。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獲批成為第四批市級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已基本建立了項目管理、人員管理、成果轉化、對外服務等方面的協同...
寧波市特色專業:建築學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學院擁有浙江省土木工程工業化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交通與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岩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寧波工程學院工程軟土實驗中心、省級院士工作站周緒紅院士工作室等省級創新平台,以及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寧波市...
浙江省土木工程工業化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寧波工程學院建築與交通工程學院下屬研究機構。浙江省土木工程工業化建造技術研究中心自2018年6月開始申報,於2018年10月份獲批成立。浙江省土木工程工業化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範圍涵蓋房屋建築、橋樑工程、城市地下結構三個領域的工業化建造技術,主要包括工程結構標準體系開發...
於2022年10月21日至22日,聯盟聯契約濟大學國家土建結構預製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東南大學江蘇省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第五屆全國建築與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技術交流會暨第四屆工業化建造技術國際研討會,會議吸引了全國建築與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領域最具權威的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及行業龍頭企業線上線下共同...
3.擁有強大的有限元分析軟體的雲計算平台可承擔各類工程結構的計算分析,或提供軟體使用服務。可針對重要工程與相關IT企業協同開展土木工程的仿真與虛擬技術服務;4.創新產學研合作體制,已與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展建築工業化及BIM技術的研發,尤其在抗震設防區域推廣工業化建築新體系的研發,促進建築工業的科技...
白國良,男,漢族,1955年4月生,陝西省西安市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結構工程與抗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結構與抗震陝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部裝配式建築工業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教授。白國良於1983年7月獲得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工業與民用...
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夯實,在人工智慧、生物安全等領域認定了一批行業重點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了一批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結構層次不斷最佳化,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加快湧現。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建立了“科交協同”合作機制、交通...
1995.07-2011.07,蘭州理工大學(原甘肅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 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混凝土結構原理;混凝土結構設計;組合結構設計原理 碩士研究生課程:鋼筋混凝土結構非線性分析;組合結構理論;建築結構抗火理論與套用 博士研究生課程:高等組合結構理論 教學研究課題:[1].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使役性能研究中心本著 “協同創新,產研一體”的原則開展材料使役性能及服役安全系統研究工作。科研條件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使役性能研究中心緊密結合西部創新驅動發展和煤礦產業轉型升級需求,聚焦絲綢之路能源產業,瞄準國際工程技術套用前沿,秉持套用基礎和高技術研究的定位,致力以“創建行業特色實驗室,培養...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關於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創新在廣西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後端轉化”,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
徐世烺,1953年出生,商洛市柞水縣鳳凰鎮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高性能建築結構與材料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世烺於1977年8月本科畢業於西北農學院水利系;1979年開始師從趙國藩攻讀碩士學位;1982年畢業後在大連工學院留校任教;1983年晉升講師;1984年開始攻讀...
岳清瑞主要從事工程診治、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城市安全、鋼結構與建築工業化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標準編制、工程套用和產業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主持完成國家級各類研發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編制30餘部國家及行業標準,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人物經歷 196...
研究制訂“一企一策”扶持措施,支持龍頭企業向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等全產業鏈發展,積極推動大中型企業剝離環保相關業務,成立專業化環保產業公司,為同行業提供高水平的第三方治理服務,培育發展一批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品牌培育、市場開拓、兼併重組,推進企業間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