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案例: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寧波北侖案例: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寧波北侖案例: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是2014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磊、劉志高、曾燦、董穎 。

基本介紹

  • 書名:寧波北侖案例: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作者:石磊、劉志高、曾燦、董穎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ISBN:97873081312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石磊、劉志高、曾燦、董穎編著的《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寧波北侖案例》首先界定了區域經濟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對寧波北侖區發展的科學判斷和系統分析,識別了寧波北侖生態文明建設的挑戰與機遇、優勢與劣勢,明確了寧波北侖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戰略目標,針對指標體系、發展格局、生態產業、生態建設和生態文化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專題研究。海遷

圖書目錄

1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1.1 生態文明的由來與內涵
1.1.1 生態文明的提出背景
1.1.2 生態文明的內涵
1.2 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1.2.1 可持續發永嚷祖展
1.2.2 循環經濟
1.2.3 低碳經濟
1.3 國內生態文明建設進展
1.3.1 國家生態文明試點建設情況
1.3.2 地方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行動
1.4 北侖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2 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 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1 張家港市:現代化濱江港口工業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2 蘇州市:長三角腹地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3 貴陽市:西部內陸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4 深圳市:提升城市品位,重點空間規劃
2.1.5 安吉、臨安、恩施:山區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6 長興縣:城鎮村三元文明建設模式
2.1.7 無錫市:側重於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8 杭州市:生態型人居建設模式
2.1.9 中山市:現代化工業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10 雲南省:休閒旅遊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1.11 海南省:生態省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2 北侖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與戰略目標
2.2.1 指導思想
2.2.2 戰略目標
3 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
3.1 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1 城市尺度國家部委相關指標體系
3.1.2 生態文明指標體系
3.1.3 北侖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
3.2 北侖生態文明規劃指標
3.2.1 北侖生態文明建設現狀評估
3.2.2 北侖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預測
4 重塑發展格局。拓展生態文明發展空間
4.1 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白邀戲功能區劃
4.1.1 臨港工業區
4.1.2 都市產業區
4.1.3 生態居住區
4.1.4 生態涵養區
4.2 北侖生態文明規劃發展格局
4.2.1 生態發展空間
4.2.2 城鎮發展空間
4.2.3 產業發展空間
4.3 八大產堡店駝業基地
4.3.1 梅山保稅港區
4.3.2 濱海新城新型工業基地
4.3.3 霞浦現代國際物流請狼獄產業基地
4.3.4 大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4.3.5 大碘高檔模具和汽配產業龍付遙晚基地
4.3.6 小港裝備產業基地
4.3.7 汽車工業基地
4.3.8 城區高端商務基地
5 構建現代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
5.1 產業發展定位
5.2 發展目標及路線圖
5.2.1 擴大總量
5.2.2 最佳化結構
5.2.3 強化創新
5.2.4 生態發展
5.2.5 完善布局
5.3 重點發展石化、汽車和海洋裝備三大產業
5.3.1 石化及化學產業
5.3.2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5.3.3 海洋裝備及相關支持產業
5.4 提升發展鋼鐵、電力等五大產業
5.4.1 鋼鐵行業
5.4.2 造紙及紙製品業
5.4.3 能源行業
5.4.4 紡織服裝產業
5.4.5 農副產品加工業
5.5 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5.5.1 新能源產業
5.5.2 新材料產業
5.5.3 海洋高技術產業
5.5.4 電力能源高端裝備
5.5.5 節能環保設備
5.5.6 高端化工裝備
6 生態農業
6.1 發展方向
6.1.1 農業生態化
6.1.2 農業產業化
6.1.3 農業科技化
6.1.4 農業休閒化
6.2 發展格局
6.3 發展建議
6.3.1 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建立多樣化的生態農業模式
6.3.2 著力構建生態農業循環體系,形成內部和外部聯合發展
6.3.3 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綠色農業基地建設
6.3.4 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強農業科技服務
6.3.5 加快產業融合步伐,促進農業與旅遊業共同發展
7 生態服務業
7.1 港口物流產業
7.1.3 發展方向
7.1.2 發展建議
7.2 金融產業
7.2.1 發展方向
7.2.2 發展建議
7.3 旅遊與休閒業
7.3.1 發展定位
7.3.2 發展方向
7.3.3 發展建議
8 構築生態基礎設施體系
8.1 水生態基礎設施
8.1.1 規劃目標
8.1.2 水資源殃拜應乘平衡分析及預測
8.1.3 規劃建議
8.2 能源基礎設施
8.2.1 規劃目標
8.2.2 總能耗預測
8.2.3 規劃建議
8.3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循環利用
8.3.1 規劃目標
8.3.2 工業固廢產生量預測
8.3.3 規劃建議
9 打造綠色北侖,最佳化人居環境
9.1 生態人居和景觀建設思路
9.2 城鄉景觀保護和建設
9.3 生態廊道和生態網路體系建設
9.4 城鄉綠化建設和“美麗北侖”創建
9.5 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生態一體化發展
10 打造生態保障體系
10.1 節能減排
10.1.1 規劃目標
10.1.2 規劃建議
10.2 大氣環境治理
10.2.1 規劃目標
10.2.2 規劃建議
10.3 水環境治理
10.3.1 規劃目標
10.3.2 規劃建議
10.4 噪聲污染治理
10.5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
11 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共建生態文明文化
11.1 生態文化發展
11.1.1 挖掘地方生態文化
11.1.2 繁榮生態文化事業
11.1.3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
11.2 生態消費方式培育
11.2.1 倡導可持續消費
11.2.2 推廣低碳生活模式
11.3 生態服務模式創建
11.3.1 推進政府生態辦公
11.3.2 公共場所生態創建
11.4 加強宣傳教育,培育生態意識
11.4.1 全面開展生態教育
11.4.2 廣泛開展生態宣傳
11.4.3 不斷加強宣教基礎設施保障建設
12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建立健全支撐體系
12.1 組織領導保障
12.2 法制和制度保障
12.3 資金和政策保障
12.4 科技和人才保障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石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從事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研究。
  劉志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從事產業與空間演化、全球化與區域發展研究。
  曾燦,寧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從事環境保護規劃和生態規劃研究。
4.3.3 霞浦現代國際物流產業基地
4.3.4 大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4.3.5 大碘高檔模具和汽配產業基地
4.3.6 小港裝備產業基地
4.3.7 汽車工業基地
4.3.8 城區高端商務基地
5 構建現代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
5.1 產業發展定位
5.2 發展目標及路線圖
5.2.1 擴大總量
5.2.2 最佳化結構
5.2.3 強化創新
5.2.4 生態發展
5.2.5 完善布局
5.3 重點發展石化、汽車和海洋裝備三大產業
5.3.1 石化及化學產業
5.3.2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5.3.3 海洋裝備及相關支持產業
5.4 提升發展鋼鐵、電力等五大產業
5.4.1 鋼鐵行業
5.4.2 造紙及紙製品業
5.4.3 能源行業
5.4.4 紡織服裝產業
5.4.5 農副產品加工業
5.5 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5.5.1 新能源產業
5.5.2 新材料產業
5.5.3 海洋高技術產業
5.5.4 電力能源高端裝備
5.5.5 節能環保設備
5.5.6 高端化工裝備
6 生態農業
6.1 發展方向
6.1.1 農業生態化
6.1.2 農業產業化
6.1.3 農業科技化
6.1.4 農業休閒化
6.2 發展格局
6.3 發展建議
6.3.1 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建立多樣化的生態農業模式
6.3.2 著力構建生態農業循環體系,形成內部和外部聯合發展
6.3.3 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綠色農業基地建設
6.3.4 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強農業科技服務
6.3.5 加快產業融合步伐,促進農業與旅遊業共同發展
7 生態服務業
7.1 港口物流產業
7.1.3 發展方向
7.1.2 發展建議
7.2 金融產業
7.2.1 發展方向
7.2.2 發展建議
7.3 旅遊與休閒業
7.3.1 發展定位
7.3.2 發展方向
7.3.3 發展建議
8 構築生態基礎設施體系
8.1 水生態基礎設施
8.1.1 規劃目標
8.1.2 水資源平衡分析及預測
8.1.3 規劃建議
8.2 能源基礎設施
8.2.1 規劃目標
8.2.2 總能耗預測
8.2.3 規劃建議
8.3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循環利用
8.3.1 規劃目標
8.3.2 工業固廢產生量預測
8.3.3 規劃建議
9 打造綠色北侖,最佳化人居環境
9.1 生態人居和景觀建設思路
9.2 城鄉景觀保護和建設
9.3 生態廊道和生態網路體系建設
9.4 城鄉綠化建設和“美麗北侖”創建
9.5 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生態一體化發展
10 打造生態保障體系
10.1 節能減排
10.1.1 規劃目標
10.1.2 規劃建議
10.2 大氣環境治理
10.2.1 規劃目標
10.2.2 規劃建議
10.3 水環境治理
10.3.1 規劃目標
10.3.2 規劃建議
10.4 噪聲污染治理
10.5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
11 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共建生態文明文化
11.1 生態文化發展
11.1.1 挖掘地方生態文化
11.1.2 繁榮生態文化事業
11.1.3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
11.2 生態消費方式培育
11.2.1 倡導可持續消費
11.2.2 推廣低碳生活模式
11.3 生態服務模式創建
11.3.1 推進政府生態辦公
11.3.2 公共場所生態創建
11.4 加強宣傳教育,培育生態意識
11.4.1 全面開展生態教育
11.4.2 廣泛開展生態宣傳
11.4.3 不斷加強宣教基礎設施保障建設
12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建立健全支撐體系
12.1 組織領導保障
12.2 法制和制度保障
12.3 資金和政策保障
12.4 科技和人才保障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石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國家環境保護生態工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從事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研究。
  劉志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從事產業與空間演化、全球化與區域發展研究。
  曾燦,寧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從事環境保護規劃和生態規劃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