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志丸

寧志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卷十一。具有滋陰補氣,益智寧神之功效。主治心虛血少、驚悸怔忡,癲癇。

基本介紹

  • 名稱:寧志丸
  • 別名:寧神定志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 出處:《仁齋直指方》卷十一
  • 組成:人參、白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遠志、乳香、硃砂、石菖蒲
  • 功用:滋陰補氣,益智寧神
  • 主治:心虛血少、驚悸怔忡,癲癇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附方,

組成

人參、白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溫酒浸半日,去殼,隔紙炒香)、遠志(酒浸半日,新布裹,捶取肉、焙)各半兩,乳香、硃砂(別研)、石菖蒲各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食後棗湯送下。

功用

滋陰補氣,益智寧神。

主治

心虛血少、驚悸怔忡,癲癇。

方義

本方宜於癇證心虛血少之候。癇證久發不愈,傷陰耗氣,心神失養,病難自愈,治當益氣血,養心神。方中人參、當歸為主,人參益元氣,補五臟,安精神;當歸養血補虛,參歸併用,益氣生血,血旺自能養神。茯苓、茯神養心寧神,酸棗仁、柏子仁養血安神為臣。遠志、菖蒲開心益智慧;白蜜、棗湯甘緩養心潤燥;琥珀、硃砂鎮心安神,為佐藥。乳香活血通脈,引藥入心為使。諸藥協和,有補氣養血,益智寧神之功。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是益氣生血以養心安神為主;二是養心益智、鎮心安神為輔,以求標本兼顧。

運用

辨證以病久氣血虧虛,精神不振,心悸怔忡,智慧型減退,舌淡,脈細弱為要點。現代臨床可用於癲癇日久不愈,或癩癇久發所導致的智慧型減退,也可用於神經症、更年期憂鬱症、老年期憂鬱症等證屬氣血虧虛,心神失養者。

附方

名稱:寧志丸
組成:棗仁、人參、黃芪、白朮、茯神、當歸身、蓮須、遠志、硃砂、益智仁、甘草、乳香
用法:煉蜜為丸。每服二三錢,早、晚空腹燈心湯送下;無睡,用陳酒送下
主治:性情抑鬱,志氣不揚,精神虛憊,形容枯萎,晝則貪眠,夜反不寐,雖寐而驚悸易醒,或謀慮不遂,勞煩過度,氣逆膻中,而怔忡痞悶,徹夜無睡,及睡而神昏氣惰,甚至飲食不思,肢體懈(忄亦),盜汗怯寒,夢遺滑泄
出處:《活人方》卷二
名稱:寧志丸
組成:好辰砂、人參、白茯苓、當歸、石菖蒲、乳香、酸棗仁
用法:好辰砂一兩,將熟絹一小片包裹,以線扎定,獖豬心一枚,以竹刀子切破,不得犯鐵,用紙拭去血,入硃砂包子在豬心內,卻用麻線縛合豬心,又以甜筍殼再裹了,麻皮扎定,無灰酒二升,入砂罐子或銀器內,煮令酒盡為度,去線並筍殼,取辰砂別研,將豬心以竹刀細切,砂盆內研令爛,卻入後藥末並辰砂、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留少辰砂為衣;藥末須隔日先碾下,棗肉於煮豬心日絕早煮熟,剝去皮核,取肉四兩用。每服五十丸,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心氣、心風
出處:《是齋百一選方》卷一
名稱:加味寧志丸
組成:白茯苓、人參、遠志、菖蒲、黃連、酸棗仁、柏子仁、當歸、生地黃、木香、硃砂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六十丸,飢時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下
主治:虛憊精神恍惚,心思昏憒,氣不足,健忘怔忡
出處:《扶壽精方》
名稱:辰砂寧志丸
組成:辰砂、遠志、石菖蒲、酸棗仁、乳香、當歸身、人參、白茯神、白茯苓
用法:上為細末,用豬心一個研如泥,入前藥末,並煮辰砂酒攪勻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以大棗湯送下
主治:勞神過度,致傷心血,驚悸怔忡,夢寐不寧,若有人來捕捉,漸成心疾,甚至癲狂者
出處:《萬病回春》卷四
名稱:補心寧志丸
組成:天竺黃、沉香、天門冬、白芍藥、白茯神、遠志肉、麥門冬、炙甘草、旋覆花、真蘇子、香附、半夏、皂角莢
用法:上為末和勻,懷山藥粉糊為丸,如豌豆大,硃砂一兩(研如法)為衣。每服三錢,用竹瀝點湯下
主治:痛症
出處:《廣筆記》
名稱:茯神丸
組成:人參、茯神、黃芪、熟乾地黃、當歸、酸棗仁、硃砂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