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於2006年12月經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正式批准組建,2011年3月通過自治區科技廳驗收。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
- 時間:2006年12月
- 主任:王燕蓉
- 機制:開放、流動、聯合、競爭
機構規模,榮譽成就,科研隊伍,
機構規模
寧夏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於2006年12月經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正式批准組建,2011年3月通過自治區科技廳驗收。本實驗室主要開展生殖系統疾病的病因診斷和治療的臨床基礎研究、出生缺陷及其遺傳病的分子群體遺傳學研究和環境因素對生殖健康影響效應的研究。實驗室總面積4000m2,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200多萬元。
榮譽成就
實驗室可開展生殖醫學研究、醫學遺傳研究、蛋白質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生殖藥理和毒理研究和不孕不育的輔助生殖技術的臨床治療。獲得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8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十一五”重點項目子項目共16項,發表SCI收錄論文20多篇。重點實驗室涵蓋了3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博士建設單位支撐學科。2009年12月實驗室被教育部批准為“生育力保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已形成了可以開展本領域更廣範圍和更深層次科學研究的平台,並具備了更為廣泛的影響力。
寧夏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組建於2006年12月,依託單位是寧夏醫科大學,主管部門為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生殖系統疾病的病因診斷和治療臨床基礎研究;出生缺陷及其遺傳病分子群體遺傳學研究;環境因素對生殖健康影響效應研究。
“十一五”期間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以及廳、局級科研項目10項,獲得科研資金共600餘萬元;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通過省部級成果鑑定、驗收7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156篇,其中SCI收錄19篇,國核心心71篇;開展研究生創新教育項目2項,獲得自治區優秀碩士論文9篇。重點實驗室6個病例尤其是首例供卵試管嬰兒喜獲妊娠,填補了寧夏首例的空白。代表成果有“胎兒卵巢組織體外凍存最佳條件的研究”、“多囊卵巢綜合症基因多態性研究”、“寧夏地區染色體病的遺傳學分析和發病機制”、“細粒棘球蚴重組抗原基因的克隆、測序及免疫學特性鑑定”、“MMS2、REV3基因對腫瘤發生髮展的影響及其調控的套用研究”等。
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生殖系統疾病的病因診斷和治療臨床基礎研究;出生缺陷及其遺傳病分子群體遺傳學研究;環境因素對生殖健康影響效應研究。
“十一五”期間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以及廳、局級科研項目10項,獲得科研資金共600餘萬元;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通過省部級成果鑑定、驗收7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156篇,其中SCI收錄19篇,國核心心71篇;開展研究生創新教育項目2項,獲得自治區優秀碩士論文9篇。重點實驗室6個病例尤其是首例供卵試管嬰兒喜獲妊娠,填補了寧夏首例的空白。代表成果有“胎兒卵巢組織體外凍存最佳條件的研究”、“多囊卵巢綜合症基因多態性研究”、“寧夏地區染色體病的遺傳學分析和發病機制”、“細粒棘球蚴重組抗原基因的克隆、測序及免疫學特性鑑定”、“MMS2、REV3基因對腫瘤發生髮展的影響及其調控的套用研究”等。
科研隊伍
重點實驗室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科研儀器設備45(台)套,總價值1200萬元。重點實驗室現有科研人員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碩士生導師17名,講師2人,高級實驗師1人,助理研究員2人;博士8人,碩士16人,碩博人員比例為8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教育部骨幹教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自治區313人才工程”6人;45歲以下有18人,占62%;重點實驗室已累計招收碩士研究生82人,畢業60人;科研人員中擔任全國學會理事的有5人,有6人分別赴美國、英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地留學進修。
重點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確立開放課題9項,舉辦了第二屆寧夏生殖醫學論壇,協辦第八屆生命科學前沿國際研討會;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生育力保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單位;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設施專管共享,已成為自治區生殖相關疾病機制和防治研究的主要創新平台。
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燕蓉
重點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確立開放課題9項,舉辦了第二屆寧夏生殖醫學論壇,協辦第八屆生命科學前沿國際研討會;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生育力保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單位;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設施專管共享,已成為自治區生殖相關疾病機制和防治研究的主要創新平台。
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