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漢族

寧夏漢族

寧夏漢族,漢族是寧夏人口中占多數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秦漢以來,寧夏曆次大規模移民屯墾,都首先使一批又一批的漢族人從中原江南來到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漢族
  • 數量:漢族是寧夏人口中占多數的民族
  • 日常食俗:各族人民冬季一般一日兩餐
  • 簡介:寧夏漢族人口總數為381萬人
歷史,漢人數量,飲食,日常食俗,歲時食俗,禮儀食俗,婚俗,一般婚俗,舊時婚俗,

歷史

漢族是寧夏人口中占多數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秦漢以來,寧夏曆次大規模移民屯墾,都首先使一批又一批的漢族人從中原江南來到這裡。寧夏俗話說:“寧夏有全國人,全國沒有寧夏人。”正道出了寧夏人口的移民特徵。正是大批移民寧夏的漢族人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科學文化知識,也帶來了中原和南方的文化習俗,加速了寧夏本土文明發展的步伐。另外,古代北方各民族中鮮卑、匈奴、突厥、羌、党項等遷徙寧夏並解體後,相當一部分人融入漢族,也是寧夏漢族的又一組成部分。

漢人數量

寧夏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特別是回族和睦相處近800年,漢族自身雖歷經無數次社會變故,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
至2005年11月底,寧夏漢族人口總數為381萬人,約占寧夏人口總數的64.02%。

飲食

日常食俗

川區的漢族及其他回族以外各族人民冬季一般一日兩餐,春夏秋三季里 通常是三餐。早晨和中午飯大多是吃稠粘飯、乾飯。晚飯稍稀軟一些,認為 吃乾的“壓炕”。寧夏日夜溫差大,“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的民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因而早晨天一亮,男女均不梳洗,趁天氣涼爽趕 往農田勞動,待紅日躍起,氣溫升高,約九點鐘時,女人們回家做飯。男人 們再乾一會兒農活後也返家,洗漱完畢,打掃一下院舍衛生,就開始吃早飯。 早飯有稠粘飯(大多是黃穀米或大米做成)、二混子米(大米和小米)乾飯, 也有吃連鍋面、乾拌撈麵的。飯後即又趕往農田。中午太陽升到當頭,約 1 點鐘時結束手裡的農活,還是婦女先走一步,回家做飯。午飯也多是吃二米 (大米、 黃穀米)混雜蒸製的米飯。寧夏人認為這種飯油潤香口又耐飽。也 吃用揪、切、擀、拉等各種方法製做的乾拌麵。吃過午飯後,全家老少便各 自找個通風涼爽的地方休息,稱“歇涼”。待烈日偏斜,酷暑稍退再回到農 田幹活。傍晚收工。婦女到廚中淘米、和面,男人兒童則摘瓜、揪棗、撿菜。
佐餐的菜蔬常是韭菜。俗語說:“春吃葉,夏吃苔,秋花冬黃吃不衰。” 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韭菜。另外還有水蘿蔔、大蘿蔔、土豆、黃瓜、番茄、大 白菜及沙漠裡不怕風沙乾旱的沙蔥等。每年春暖花開時節,苦苦菜、艾葉、 榆樹錢(花)、槐樹花、柳樹的嫩葉等都可以佐餐。如苦苦菜,用水煮熟, 放醋、鹽、香油一拌,清香爽口,很好吃。其他的像榆樹錢、槐樹花等,洗 淨後用麵粉一拌,入籠蒸熟,加入辣椒油、香醋等調料,也別有風味。
寧夏漢族人有每頓飯的第一碗先盛給當家主事的漢子吃的習慣,俗稱“人 頭飯”。親人外出時,要吃餃子送行,取“圓圓滿滿往回返”之意,親人從 外地回家時要擀長麵條吃,取“長長久久家門轉”之意。
南部山區貧困些,多一日兩餐。夏秋季節飲食變化不太大,主要圖個吃 飽。在冬季和早春季節農閒日子裡,一般家庭都注意飲食的豐富多樣化了。 意思是利用閒時養好身子,到農忙時好用力。例如他們喜歡用芸豆、扁豆、 紅豆等豆類加上胡蘿蔔、土豆、菠菜、大米和柳樹葉、面片等煮成調和飯, 做好後再烹入熱蔥花油,風味獨特,色香味俱全。還有羊肉臊子調和飯、八 豆調和飯、羊肉揪面片、連鍋面、油辣的乾拌麵。菜餚方面,像羊肉粉條炒 酸菜、土豆粉條紅燒肉、雪裡蕻炒肉片、醬黃瓜、醃蘿蔔、醃韭菜、醃辣椒、 醃大白菜、蓮花菜等都是他們喜食的菜餚。
這一帶人民尤喜食酸白菜。很多家庭都要備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供醃酸 菜用。平時,當有人胸悶氣促頭痛時,甚至會專門敲開鄰家的門討一碗酸菜 湯喝,據說這種湯可以抑制胃腸寄生蟲的生長,有解熱、排脹、清腦、舒心、 順氣的作用。年青的婦女和尕娃(孩子),尤其愛吃酸白菜心。
青黃不接之際,人們愛用未成熟的青稞粒兒上鍋炒熟,然後用石碾子磨 碎,稱作“碾轉兒”,很好吃。可作副食的青蠶豆角、豌豆角、黃瓜、杏子 之類的“青貨”,也很青嫩爽口。
在街頭巷尾的集市上還有一些物美價廉的小吃,如素煎豆腐、乾烙子饃、 粉湯餃子、釀皮子、羊奶泡棗糕、牛奶陰米酥、皮條拉石頭、黃酒泡雜碎、 牛雜、車雜、米黃子等,極富地方特色。

歲時食俗


春節 過春節要殺豬、宰羊、打酒,置辦各種“年貨”。要做各種小吃: 炸油餅、丸子、油花花、油顆子,用於紅辣椒磨製辣麵子,泡製茄子乾、梅 豆、蒜苔等乾菜。用當地特產的軟糜子碾米,磨成粉再蒸成糕(吃時用香油 煎一下,蘸糖或蜂蜜吃)。或用糜子麵包上糖,做成“糖角角”(也是用油 煎著吃),也有包入大麻籽餡的(將大麻籽磨碎拌製成的餡),用油一煎, 做成“麻腐角角”。還要搬出秋天裡就做好的酒棗(又稱“醉棗”,是用鮮 棗加蜜汁、白酒密封製成)。總之,年前就準備好了整個春節期間的食物, 並儘可能做成熟食品或半成品,以備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期間盡情地吃喝玩 樂、走親訪友。
到了大年三十,也包餃子、“熬年”、”守歲”。初一早晨起來後要肅 衣冠,燃香燭,拜天地先祖,年幼拜尊長。
拜畢,出門賀親友,互相“拜年”。還要吃粉湯糰圓餃子,稱為“填窮 坑”。
正月初七 晚上吃長麵條,叫吃”拉魂面”。
農曆五月初五端陽節 蒸粽糕、包紅棗粽子吃。
八月十五 中秋節,家家戶戶自製實心無餡的大月餅,上面用鋼針刺繪 出圖案花紋,點綴上紅色。晚上要在庭院中擺上切成月牙形的月餅和西瓜, 稱為“獻月”。
臘八 臘月初八要吃“臘八飯”。“臘八飯”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 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等煮成粥,再加上用麥面或養面切成棱形柳葉片的 “麥穗子”(或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臨端鍋前再熗入蔥花油。此日 吃飯不吃菜,據說吃了菜,莊稼地里雜草多。
臘月二十三 吃養麥面“攪團”。以攪團代替麥芽糖糖瓜,其意與吃麥 芽糖糖瓜同。

禮儀食俗


寧夏人待人交友都很憨厚豪爽,特別是節假日,家裡來了客人,都要專 備好酒,以酒會友。客人只講究酒喝了多少,喝好了沒有,而不計較有多少 好菜。家庭主婦,往往盡其所能,準備好各種菜餚,如菠菜滾豆腐、薇菜燉 豬肉、羊肉臊子冬粉炒酸菜,用土豆、白菜、蘿蔔粉條、豆腐、紅燒肉做的 “全家福”大燴菜等。待客用的酒大多是本地釀製的濃香型麯酒,清香型白 酒,風格獨特的紅、白拉符玫瑰酒,黃酒,南部山區還有用當地特產“酒谷” 釀製的米酒。席間主人通常殷勤勸酒,自己酒量不行的,甚至還要請幾位有 “海量”的至親陪客,猜拳行令以至通宵達旦,讓客人喝得一醉方休,素有 “客不躺倒,酒桌子不撤掉”的習俗。在豪飲過程中,有時客人還會很直率 地向主婦們要一些家常醃製的黃瓜、辣椒、韭菜、蓮花菜很、蕨菜等小菜調 換口味,有的甚至還會要酸白菜來“淡口”、“爽口”。每當這時,主婦們 會很自豪地端出淋上小磨麻油的各色小菜。
在農村,不論是婚喪嫁娶,還是蓋新房、喬遷新居、過生日、做周年、 給老人做壽材等都要宴請親友。宴席上,傳統的方式是用方桌或炕桌,客人 按輩份和年齡依次上座。每桌六人,迎門為上首,坐二人,左右各坐二人, 下首空著,專為上菜送飯、斟酒的人留著。入席後,要先給客人上一碗小吃 “墊底”,避免空腹喝酒傷了脾胃。吃完小吃後上酒和涼、熱菜。往往注重 以大塊肉、整隻雞、整條魚、大杯酒招待客人。最後上飯及“下飯菜”。每 桌酒菜的規格視家庭的經濟條件而定,最次的不低於“四平八穩”(十二個 菜餚)的規格。常見的菜餚有以寧夏的五寶(枸杞、甘草、賀蘭石、二毛皮、 髮菜)命名的“五寶宴”。它由一套冷盤和十樣熱菜、兩個湯組成。大冷盤 是以“鳳凰展翅”(銀川市又名“鳳凰城”)為主盤,四周還圍有各色各味 的小碟冷盤。熱菜有“四季發苹”(與“四季發財”諧音),寓意為五寶俱 全的五香燜酥雞、九曲駝峰、菊花鯉魚、燒羊羔肉、黃花甘草雞、賀蘭駝掌、 珍珠三鮮、雙色葫蘆、藍花蹄筋及肚花湯、枸杞銀耳湯等。
一般規格的宴席上經常可以看到具有濃郁地方風味和民族特色的菜餚, 如糖醋黃河鯉魚。做法是將金色的黃河大鯉魚去鱗、剖腹、去內臟。洗淨後, 在魚背上切成斜形刀紋,裹上黃糊,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澆上 烹製好的糖醋調汁,魚頭魚尾微微翹起,呈騰躍之勢,造型美觀,味道鮮美。
還有一種金錢髮菜,做法是將水發好的髮菜團撕成圓片,粘在蛋皮的中 心,逐個抹上雞肉泥,將鮮枸杞子(或用剖成兩瓣的蝦仁)沾在團好的髮菜 上,使中間空出呈口字形(銅錢眼形狀),放入抹過油的盤子上,入籠蒸五 分鐘取出,倒入湯碗內,澆上調好味的雞湯即可上桌。另外還有繡球髮菜、 珍珠髮菜、釀髮菜、荷花髮菜等,都是諧“發財”之音,有恭祝財源茂盛之 意。當地人們也多有以髮菜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
寧夏的“清蒸鴿子魚”馳名中外。鴿子魚又稱“銅魚” 或“宮筵魚”。 形體似鯉魚,但體窄嘴尖,產量極少,僅見於中衛縣一帶的黃河水灣處,異 常名貴。寧夏有“天上的鵝肉地上的雞,水裡最香鴿子魚”的俗語。相傳在 封建社會,當地的官吏曾以此魚做為貢品,按時貢奉朝廷。宮廷王府舉辦宴 席,每當酒酣意醉時,則以鴿子魚醒酒,效果極佳,故又稱“宮筵魚”。清 蒸好的鴿子魚,味香肉鮮嫩,清爽適口,是寧夏人民待客的傳統佳肴。寧夏 人也常將鴿子魚圍紅紙包上,作為上乘禮品饋贈親友。
另外,清炒駝峰絲、扒駝掌、白水雞、黃燜羊肉、丁香肘子、滿堂春壇 子肉、炸鍋巴、“和尚頂磚頭”、“猴戴帽”等都是一些極富地方特色的菜 餚,經常出現在宴席上。
有些小吃,不但常出現在街頭巷尾的食攤上,也常常出現在家庭餐桌上。 象燴羊雜碎、粉糊汪粉泡麻花、米黃攤餅、粉湯餃子、炒糊餑、牛(羊)肉 抻面、扁豆涼粉等,常用來招待客人,或作為禮品贈送親友及鄰居。
有些點心也是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加五香羊肉酥點、五仁蛋松酥、奶油 標花蛋糕、鮮花玫瑰餅等都有其獨特風味。

婚俗

一般婚俗



寧夏漢族婚事一般有下列規程:

說媒人多為年長者或人緣關係好者,由男方邀請。男女雙方家長在兒女婚事上最關心的是“水” (指有無狐臭病)、,若水不清,則這門親事萬難成全。70年代前,農家說媳婦還通過媒人了解女方的針線茶飯、家庭階級成份等;70年代以後,此道逐漸不為重視,雙方開始注意經濟條件、道德品行等情況。
試婚舊時還有“試婚”習俗,即男方拿兩瓶酒送到女方家,經過一段日子,若雙方家中平安順利,此婚則成;若有意外禍端,則婚事不成,此俗現已不見。
結忠心即所謂送見面禮,雙方選定某一傳統節日,男方當婚人到女方家裡,由媒人主持,互送信物。
定婚俗稱拴媳婦、挎鎖子。男方拿1 0個大饃饃,兩瓶用紅線拴在一起的酒、一兩件衣服及梳洗化妝用品到女方家裡,在媒人主持下,男方家長用紅線繫上錢(或其他貴重物品)拴在未來兒媳的脖子上,表示已經拴定,不能更改之後,女方設席招待參加定婚儀式的雙方親戚。
行禮又叫抬禮(即送彩禮)。擇定吉日,由媒人陪同男方前往女方家,再送l 0個大饃饃,現金若干(雙方事先已商定好,80年代少則一千、多則數千不等),衣服(或布料)數套以及首飾、戒指、手錶、化妝品等物,並告知女方結婚日期。女方把定婚時所送之酒瓶裝上穀米,退還給男方。二之後,就可領取結婚證。
通信結婚前1 0天(最遲前3天)男方向女方通信,告知聚親時間、聚親人所用屬相和所避的屬相及其他有關事宜,並送兩方肉、兩瓶酒、一付大饃饃(1 0個)等禮物。與此同時,男方還要帶酒去請上姑舅和通知其它親友。

添箱出嫁前一天,女方家也過喜事待客,叫添箱。所送禮物,過去多為衣服、鞋襪、梳洗化妝品之類,東家以“長面”招待親朋莊鄰。80年代後,送錢的多起來,東家也設宴席。
出價娶親俗有“姨不娶,姑不送,大尾巴姐姐全不用”之說;決定娶親的人講究用相及避相。啟程0,新娘要“開臉”(用紅線絞拔面部汗毛);男方送上馬衣裳和離娘錢等物。70年代前,陪嫁品一般是一對紅箱子,現在則改為皮箱或家具,不管陪嫁品多少,壓箱娃娃必不可少。在農村,新娘多騎驢或坐畜力車,現多改為坐手扶拖拉機或大、小汽車。過去騎驢,坐架子車時,還有拉馬娃娃,現拉馬娃娃的角色由司機所替代。臨行前,新娘子必須痛哭一場。娶親上路時,遇見樹木、牆壁、石頭等突出物得貼上預先準備好的紅紙條(上寫“花紅蓋子”、“大吉大利”),意為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婚禮聚親進門後,在歡迎的鞭炮聲中新郎為新娘戴花並拜天地後,陪新娘步入洞房,然後與親友分搶床上的核桃、棗兒、花生(俗叫1鋪床)等物。娘家人(尊客)至男方家後,先吃“下馬飯”,飯後,請到親戚或莊間人家,俗叫“安站”,稍作休息,典禮開始後,又請吃酒席的娘家人赴正宴,敬酒勸席,熱情招待一番。結婚典禮一般安排在院子裡進行(俗稱拜天地),由司儀主持,在一片鞭炮聲中,新郎新娘入場,按先戶外親戚、後戶內親戚的輩份大小一一鞠躬拜謝,最後新郎新娘互拜。被拜謝的親戚或給新人掛紅,或送喜洋(80年代前一般送喜洋5角或l元,現在少則5元、元,多則上百元)。
揭碗典禮結束後,新娘要到廚房去揭碗。案板上事先放好3個扣著的碗,分清是清水碗、濁水碗、棗兒花生碗。清水碗表示聰明賢惠,棗兒花生碗表示有兒有女,濁水碗表示糊塗不孝(現部分地區將濁水碗改為鑰匙碗,以表示女方為家庭主事人)。
沖門典禮結束後,洞房門早被姐夫、妹夫及村中年輕人把守住,新郎與新娘要想入洞房,非奮力衝撞而不能入,娘家也為新娘著急,竭盡全力幫助新娘破門,以顯示娘家人的勢力。
宴席以豬肉為主.輔以牛羊肉、雞魚肉及各種素菜。尊客和喜客(祝賀恭喜者)入席後,先端上乾果碟子、油餅子、茶水、白糖等,叫傳茶;然後才擺上正席。正席大多為1 0碗(另有6碟或8碟冷盤),邊吃萊、邊喝酒,划拳行令(原來為先喝酒後吃席,現多為先吃席後喝酒)。席座上有上下之分,上席一般為長輩或鄉村領導,下席為晚輩、年少者;爺孫可同桌,但舅甥、叔侄不同入一席。宴席上還常有這樣的習俗,送親人有意偷拿席間的小酒杯,東家得端上酒盤或若干錢下話往回贖。
鬧洞房俗稱耍床。多為平輩的年青人參與,讓新娘吸菸、新郎點火,新郎新娘同咬一個果子等,現耍床花樣增多,如讓新郎新娘介紹戀愛經過,唱歌或吃過橋煙、七竅煙、倒掛火車等。如不從就讓新郎新娘吃盡苦頭。
回門婚後第1 0天,新郎攜新娘回娘家。若路遠或農忙,也有等到逢年過節時才回門的。新郎除拜見岳父母外,對其他娘家大輩親戚也要探望。寧夏各地婚俗大同小異。隨著社會的發展,集體婚禮、旅遊結婚等新的形式正在普及。

舊時婚俗



童養媳舊時民間疾苦,天災匪禍連年,有因家境貧寒、子女繁多無法養育者,為女包辦訂婚,並提前數年遣送到婆家(多為小康人家)當小媳婦。飽受歧視凌辱。童養媳多與其婿年差較大,一般在十四歲左右即被迫“戴頭”。成婚時不舉行任何儀式,僅由一老媽子挽髮髻。常因早婚與積勞成疾而夭亡。
等郎媳貧家將數歲女孩賣給小康以上之家打雜,如該家主婦生一男孩,即為其夫,如主婦不生男孩,則須一直等待,名日:“等郎媳”。
換頭親兩家均貧,無力為子女成婚,或一方智力不佳,生理不健,難於娶媳,商定雙方姊妹兄弟互換成婚。嫁妝極微,酒席甚簡。此類婚姻多因父母包辦,年齡懸殊而致婚後不睦。
姑表親兩姑舅子女相互成婚,所謂“親加親”。此類婚配,全由父母為鞏固其親戚關係而包辦決定,故多無夫妻恩愛,因近親血統關係,其所生子女也常低能弱智或不健全。
招贅女家無子養老、無人嗣繼香火,男家弟兄多,但家貧無力娶媳,女方招男上門成婚,婚事多由女方操辦。婚後所生長子,須從女家姓氏,並為之頂門立戶。
以夫養夫夫妻婚配,已生子女,其夫低能孱懦,無法養家活口,而傳統的綱常倫理又不許離棄。於是請本族中長老出面,向夫妻雙方說明關節,為其妻再招一新夫,由新夫養家,舊夫坐食,是為“以夫養夫”。
叔嫂親弟娶亡兄之妻或兄娶亡弟之妻。此前所生子女,皆以父稱呼。此類婚姻,多由族親撮合,以防家庭破裂,子女無人照應。
納妾和姊妹妻舊時,紳士、富商或地方豪強等輩,除原配夫人外,常納妾為“偏房,有的甚至討幾房“姨太太”。其中以原配夫人之胞妹為“偏房”者,稱為“姊妹妻”。偏房和正房常因丈夫親此疏彼而矛盾重重造成慘劇。也有因原配夫人不生育而續娶一妻為“填房”者。凡此種種,中華人民共和國 立後,《婚姻法)已明令禁止。

指腹為婚雙方妻子均已懷孕,則飲酒訂盟:如所生者為一男一女即定婚事,此俗今已破除。
賣媳婦舊時婦女喪夫,須終生“守節”。欲改嫁,先要求得公婆同意。嫁於誰,既不由己,亦不由娘家。全憑婆家宗族中主事人定奪。往往以高於普通婚事數倍的“身價”強行賣出,有時數家爭賣,動武搶奪,釀成慘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