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小曲

寧夏小曲

寧夏小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一種土生土長,獨具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說唱藝術形式。

據史料記載,寧夏小曲起源於唐代,清光緒年間寧夏小曲的演唱廣為流行,近代湧現出張有貴、夏花花等民間說唱藝人,隨著老藝人相繼離世,寧夏小曲瀕臨失傳。

1978由徐明智先生收集、整理、規範、創新後形成地方曲種“寧夏坐唱”,這是一次對傳統藝術“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轉化與發展,“寧夏坐唱”這個形式成功延續了“寧夏小曲”的生命,使寧夏小曲具備了更多元化的藝術效果和更系統的教學方法。

2014年11月11日,寧夏小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夏小曲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126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歷史源流,傳承意義,傳承人,

歷史源流

源頭至少在清代,寧夏已有小曲藝人活動
1937年,著名回族學者白壽彝國民政府組建的“西北考察團”,對寧夏進行了一次走訪考察,並以日記形式做了記錄。記錄中,有一段他當年7月18日到達平羅縣黃渠橋時的見聞。
“沿黃渠東岸前行,遠望黃麥青煙……一家鄉人於收煙後,相率作弧形,中立一人,唱念有詞。同行小販告訴我,此謂打鬧。每收煙時,有閒漢專作此項工作,祝主家收成豐富,主家輒以煙土二三錢酬之。”
寧夏小曲
所謂“收煙”,指寧夏舊時曾廣種鴉片煙田。見聞中的“唱念”一景,對應的是舊時寧夏說唱藝人在煙田收穫時節“趕煙場”的謀生畫面。至於“唱念”的是何曲種?根據情形及地域推斷,很大的可能性便是——寧夏小曲。
70多年前白壽彝先生的一段見聞,反映了民國時期包括寧夏小曲在內的本土說唱藝術的一個珍貴片斷。但如果追溯,寧夏小曲的源頭更久。
清道光年間,陝西漢中逢災,有當地腳戶逃難至寧夏銀川、永寧、中寧等地,帶來了一批陝西的民間小曲,豐富了寧夏當地小曲的曲調;其後,又有蘭州賣唱藝人伊不郎子帶領其表姐、妹妹等多人,在銀川街頭演唱。
這一時段,寧夏境內出現了外地與本地小曲藝人共存的局面。本地小曲藝人在演唱時,吸收了許多陝、甘小曲的元素,使寧夏小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豐富。
或盛或衰,一直綿延至今
大約從清光緒年間起,寧夏小曲廣為流傳。其表演形式也漸漸固定,即:唱小段子時,一個人拿梆子擊節站唱,另一人操三弦彈奏;若曲目較長,則二人坐唱,一人彈三弦或拉胡琴伴奏主唱,另一人持簡板、梆子等擊節幫腔;若一人表演,則自彈自唱。
隨著寧夏小曲的流行,寧夏小曲的賣唱藝人也漸多起來。在張爽的研究與考證中,當時的演唱者不僅有漢族藝人,還有回族藝人,如寧夏府城(今銀川市)的黃繩匠、永寧的王葫蘆子、靈武的鄭麻子……
如今看來,這些早已遠去的人物顯然陌生,但一個個無比“接地氣”的名字,已足以反映這些藝人的鄉土與民間性。事實上,這也是寧夏小曲延續至今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這些藝人,逢年過節或婚喪大事時,走街串巷,沿街賣唱,有時還被主人請到家中唱堂會。漸漸地,一些專門演唱寧夏小曲的職業班社也出現了。同時出現的還有專門的表演場所,如銀川當時的兩湖會館、火神廟戲台、小廟戲台等。此番情形,或盛或衰,一直綿延持續至民國時期。
從寧夏小曲到寧夏坐唱
在張爽《寧夏曲藝簡史》一書的記載中,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甘肅省舉行第一屆民間藝人會演,張有貴代表當時的銀川專區參加演出,這也是寧夏小曲首次被搬上大舞台。
歷經“文革”的中斷,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銀川民間藝人閆祿、曲藝演員徐明智等人,又展開新一輪對寧夏小曲的挖掘與整理,一系列以寧夏小曲為基礎創作的新節目應運而生。
1981年,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在天津舉行,徐明智和張茂起表演的《遇親人》,分獲創作、表演二等獎。也是在這次演出中,這一源自寧夏小曲的曲藝形式被正式定名為“寧夏坐唱”。
時至今日,寧夏坐唱已成為寧夏本土曲藝的代表。作為寧夏小曲於現代舞台的延伸與流變,寧夏坐唱無疑是這一古老曲種的延續與傳承。
藝人越來越少,前途不容樂觀
與幾乎所有可列入“非遺”的民間藝種一樣,邁入現代門檻的寧夏小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徐明智2014年時60歲,被稱為“寧夏坐唱第一人”。為了讓這一源自寧夏小曲的傳統曲種跟得上時代,他嘗試過許多創新,包括給寧夏坐唱加入伴舞、甚至吸收諸如rap等流行音樂元素。但是,“仍然很艱難”。
2014年,徐明智去寧南地區做了一次考察,目的是了解那裡還有多少人在搞曲藝。結果很不樂觀,“除了有兩個人在說相聲,基本上沒了。”
曲藝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中的寧夏小曲。就他自己的見聞,在銀川、中寧、青銅峽,還有一些寧夏小曲或寧夏坐唱的藝人,但“已經很少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老人。至於寧南地區,“已經沒了”。
舞台上,徐明智的搭檔是他的兒子徐晨。這也是他唯一可以託付技藝的傳承人。在他看來,沒有創新,傳統藝術就會沒有生命力;但同樣,少了傳承與發揚它的人,這一本土曲種的命運一樣“形勢嚴峻”。

傳承意義

千百年來一直流傳在寧夏的民間說唱藝術給當地人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樂趣。保護寧夏民間說唱藝術的任務仍十分艱巨,寧夏還繼續推進和加強對該項目的保護工作,比如成立寧夏民間說唱傳承班,培養可以自彈自唱寧夏坐唱唱段的傳承人;編輯出版寧夏民間說唱相關專著;舉辦寧夏民間說唱研討會以及相關賽事,向廣大民眾宣傳寧夏民間說唱。

傳承人

解放前,銀川的大街小巷及重大廟會上,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位身材高大、臉龐瘦削的藝人,他能邊彈三弦,邊聲情並茂地唱寧夏小曲子。他唱的曲子,常常讓觀眾百聽不厭,他就是那個年代的“文娛明星”——張玉貴
寧夏小曲
提起張玉貴,老銀川人幾乎無人不知,很多人都是小時候聽著張玉貴的寧夏小曲子長大的。如今,老人已故去28年。記者幾經輾轉,終於來到張玉貴位於銀川市大新鎮塔橋村七隊的家。他的兒子張躍已是64歲的老人。說起小時候父親唱小曲時家裡的熱鬧場景,他想起來都很自豪。張躍告訴記者,父親沒上過一天學,不會寫字,也不識字,但他編小曲子的詞張口就來,都是即興創作,記憶力特別好。別看他經常在那么多人面前演出,但在人多的地方,別人跟他開玩笑時,他還會害羞;父親不抽菸,閒了就編快板、唱小曲,為人風趣幽默,口才很好。
自幼喜歡小曲子
張玉貴自小嗓子條件好,又非常喜歡唱,就跟隨燈影戲班伴唱。漸漸地,他喜歡上了民歌、小曲。張玉貴不僅會唱,還彈得一手好三弦,會彈月琴,能拉二胡、板胡、會吹嗩吶,善打十六塊竹瓦子,能熟練擊打魚鼓、簡板,梨花剪等多種打擊樂器,還會耍皮影戲前手。
解放前街頭賣藝
民國初年至解放前,銀川街頭巷尾經常有賣藝者演唱寧夏曲藝。那時,銀川城內還沒有專業演出場所,藝人們多集中在有甜水井的地方(多開有茶館和飯館)和廟會上演出。張玉貴是這些藝人中的一位。老銀川人幾乎都知道張玉貴彈唱得好。有錢的大戶人家還時常把他叫到家裡去唱上幾段,給個仨倆銀錢。有時候,尤其是麥收時節,他也會和其他藝人一起到鹽池東山、定邊、榆林、平羅等地賣唱。賣唱所得幾乎都是五穀糧食、衣物布匹等。
1944年,馬鴻逵把張玉貴請到了府里,指名要他唱一首《孫殿英打寧夏》。這一晚,張玉貴懷抱三弦,演唱了《孫殿英打寧夏》《馬仲英打寧夏》《寧夏數花》等民間小調,還唱了幾段寧夏眉戶,馬鴻逵聽得非常高興。
解放後走上舞台
新中國成立後,寧夏曲藝藝人走上了舞台,用新的唱詞宣傳黨的政策和歌頌英雄模範人物,張玉貴、夏花花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藝人。
上世紀50年代,自治區文化部門發現了張玉貴的演唱才華,很重視他的演唱活動。他開始代表寧夏參加全國的比賽。1954年,在甘肅省舉辦的第一屆民間藝人會演大會上,張玉貴代表銀川專區參加演唱的銀川小曲《害相思》,載譽而歸;1956年,張玉貴又參加了在蘭州舉行的陝甘寧五省區民間藝人會演,他以一首<風攪雪>,獲得“藝人獎”。獎品是一張獎狀,一支金星鋼筆,一身咔嘰細斜中山裝,還有60元回程路費。這在當時,是非常高的榮譽。這一年,張躍12歲,他依稀記得,父親得的那張獎狀一直在家裡的牆上掛了很多年,直到幾年前搬家時被弄丟了。銀川市說唱團副團長徐明智告訴記者,這是《風攪雪》的唱詞,俗名叫《男光棍女寡婦》,從正月唱到臘月,表現了男人女人互相無法離開的內容。張玉貴本人中年喪妻,可以說這首《風攪雪》是他自己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他來源於生活的創作。他的《風攪雪》《三子分家》,常常唱得村裡的老年人老淚縱橫,久久不願離去。
張玉貴一生演唱的曲目很多,除了當時的小曲藝人們幾乎都會唱的《風攪雪》,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十里亭》《三子分家》《三十六花》《媒江雪》《下四川》《貨郎哥》《小放牛》《打櫻桃》《撿柴》《打路》《問病》等,有五六十種之多。尤其是《風攪雪》,深受廣大聽眾喜愛。
一個不怎么識字的民間藝人,為什麼能在民間曲藝這個領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與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寧夏卷編委會編寫的《寧夏民間文藝界人物錄》這本書上,我們似乎可以得到準確的答案。這本書里,總結了張玉貴能夠把寧夏小曲子唱得如此出色的四點原因。首先,他的演唱有自己的特點,將音樂和寧夏方言揉合融匯,使寧夏的小曲子成為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學;他能自彈自唱,彈唱並重,聲情並茂;他有高超的三弦彈撥技藝,一般人彈三弦都是單撥三弦,他能嫻熟雙撥;他自幼聰明,記憶力過人,每次演唱都是一氣呵成,從不打嗑,即興想起的詞過後依然記憶清晰。
窮困一生的民間藝人
在張躍的記憶中,父親四處演出掙的錢只夠勉強餬口。自己結婚時,父親拿不出足夠的錢,還是和父親一同演出的藝人們,你湊幾角錢,他湊一元錢,湊足了娶親的錢。那之後,家裡就一直在還債了。上世紀70年代末期,張玉貴在家閒不住,每天一早,他拉著3歲的小孫子,步行到銀川市南門廣場,懷抱心愛的三弦,又開始彈唱小曲賣藝。那時,他每天能掙十塊八塊貼補家用。這樣的賣藝生活大約持續了5年,小孫子上學了,他自己腿腳也走不動了,就沒有再去。張躍說,父親於1980年農曆六月初一去世,享年84歲。他留下的僅有4間土房和以前賣藝用過的三弦、銅鑼、撞鈴等樂器。而這些樂器對於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張躍來說,無異於廢物。後來,他把它們賣給了鄰村喜愛這些樂器的一個村民。
後繼無人的遺憾
銀川市說唱團副團長徐明智告訴記者,他小時候聽過張玉貴的彈唱,自己如今從事的寧夏坐唱藝術也借鑑過張玉貴的彈唱藝術。可以說,張玉貴是寧夏小曲子演唱的代表人物。後來,寧夏的文藝工作者挖掘了寧夏小曲表演中的坐唱形式,經過加工改造,使寧夏小曲的坐唱表演形式逐漸形成一個新曲種:寧夏坐唱。寧夏小曲隨著民間藝人的逝去逐漸消失,偶爾只在民間個別人之間流傳。張玉貴沒有帶過徒弟,隨著他的去世,他演唱寧夏小曲的技藝也隨之被帶走了。值得欣慰的是,張玉貴的演唱藝術早已引起銀川市文化藝術部門的重視。在他離世前,銀川市群藝館的幹部王仰甫找到他,專門為他演唱的《風攪雪》《三子分家》《十里亭》《窮人樂》等代表性曲目錄了音,為後人留下了珍貴藝術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