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

寧夏貧困地區主要集中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該地區有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6個革命老區縣,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占全區的65%;人口256.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萬人,占全區回族人口的59.1%,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和關心寧夏的扶貧開發事業,從1983年起,先後組織實施了“三西”農業開發專項建設(1983-1993年)、“八七”扶貧攻堅計畫(1994-200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經過三個階段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貧困地區的發展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自我發展能力顯著提高,扶貧開發取得較大成效。但由於乾旱缺水,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土地人口容量嚴重超限,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等原因,中南部地區貧窮落後的面貌還沒有根本改變,仍是全國扶貧開發的重點地區。按照自治區初步確定的扶貧標準測算,全區還有105萬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8個縣(區)的乾旱半乾旱山區、陰濕半陰濕山區和土石山區。儘快解決這部分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對促進寧夏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
  • 所屬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前言,背景與形勢,指導思想與奮鬥目標,對象與重點,任務與途徑,保障措施,

前言

“十二五”時期,是實現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關鍵時期,扶貧開發工作也將進入一個攻堅克難的新階段。新的十年,國家制定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逐步提高扶貧標準,不斷加大扶貧投入,並在扶貧對象瞄準、制度安排、主要任務和工作格局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變化。同時,自治區“十二五”期間實施的沿黃經濟區建設、寧東煤電化基地建設、生態移民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重視民生,統籌城鄉的發展理念,為扶貧開發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為切實做好我區“十二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工作,加快貧困民眾脫貧致富步伐,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根據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結合我區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特點,特編制《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十二五”規劃》。

背景與形勢

“十一五”扶貧開發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實施以來,我區各級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以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為重點,堅持開發式扶貧,實施整村推進、產業開發,加大統籌城鄉和扶貧移民力度,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減少貧困人口48.2萬人,貧困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進步,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
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十一五”以來,中南部地區共修建高標準旱作基本農田160萬畝,累計打井窖27萬眼,建設了一批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91萬人的飲水困難,10萬農戶危房危窯得到改造,16.08萬人搬入生態移民新村。貧困地區基本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廣播電視、通電話、通寬頻的目標。
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
在扶貧開發的強力推進下,農民收入來源呈多元化,收入大幅增加。提前3年實現了《寧夏農村扶貧開發規劃(2001-2010年)》所確定的目標。中南部地區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15.7元,比2005年的1678元增加1737.7元,增長103.6%,增長速度超過川區,貧困程度大為減輕。
貧困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在農民收入大幅增長的帶動下,我區中南部地區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10年,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073元,比2005年的1624.3元增加1448.7元,增長89.2%。農民吃、穿、住、用以及教育、衛生、交通、通訊等各項支出全面增長,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扶貧開發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的較快發展,中南部地區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73.3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78.6億元,增加105.3億元,增長143.7%。地方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2.4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6.8億元,增加4.4億元,增長182.5%。
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
扶貧開發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由2005年的14.14‰降到2010年的12.3‰,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控制。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兩免一補”全面覆蓋,“兩基”攻堅全面完成,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迅速,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進一步改善了農村衛生基礎條件,醫療保健水平顯著提升。全面建立了農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實現應保盡保。99%的行政村能夠收聽收看到廣播電視節目,民眾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新階段扶貧開發思路更加清晰
“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扶貧開發的新形勢新要求,結合中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分別確立了南部山區、中部乾旱帶兩個不同貧困片帶和移民吊莊地區加快發展的戰略,提高貧困標準,實施農村低保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以人為本、統籌城鄉、山川共濟、扶貧移民、整村推進、科學發展的路子更加明確。
“十二五”扶貧開發面臨的基本形勢
(一)有利條件。一是黨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奮鬥目標,賦予了扶貧開發新的定位,為新階段扶貧開發指明了方向;二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區的扶貧開發工作,把我區中南部地區列為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在扶貧政策和資金方面將會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為我區拓展新的扶貧途徑,支持對貧困人口進行易地搬遷扶貧創造了條件;三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區沿黃經濟區建設以及寧東煤電化產業基地等大型項目建設,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條件;四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區扶貧開發已有一個較好的基礎。貧困片帶的生產生活條件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具有了一定的發展條件;五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民眾在實踐中堅持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和扶貧移民,使扶貧資源和要素更加集聚,扶貧開發的重點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顯。這些有利的條件,為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制約因素。
——自然條件惡劣,土地人口容量嚴重超限。我區中南部地區是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該地區南部陰濕低溫,北部乾旱少雨,土地瘠薄,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種類多且發生頻繁,危害嚴重。人均當地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95m,水資源極度缺乏,土地的人口容量超過了合理承載能力的8-10倍,人口、資源、環境嚴重失衡,靠天吃飯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貧困現象依然嚴重,給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和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帶來了巨大壓力。
——貧困人口比重高,自我發展能力弱。按照自治區初步確定的扶貧標準,寧夏仍有貧困人口105萬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29.7%。通過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銜接識別,由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重點扶持貧困人口還有65萬人,占貧困地區農業人口的26%。特別是貧困人口構成複雜,分布的區域更具邊緣性,生態更具脆弱性,仍有35萬人居住在自然條件極為嚴酷的乾旱山區、土石山區,實現穩定解決溫飽的目標難度很大,靠開發當地水土資源等常規扶貧和工程措施難以解決貧困問題。由於貧困落後等原因,貧困人口的文化和技能素質總體偏低,消化和吸收現代生產方式和技術的能力較弱,自我發展能力有待提高。受自然災害、市場風險、巨觀經濟波動、個人和家庭變故等因素影響,返貧現象突出。
——經濟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化水平低。中南部地區工業發育慢,城鎮化水平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多數是以粗加工為主的中小企業,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輻射帶動作用不強。農產品的附加值沒能得到有效提升,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打出品牌,還難以將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截止2010年底,中南部8縣(區)GDP為178.6億元,占全區的10.9%;人均GDP為7708.1元,為全區平均水平的29.6%;地方財政收入6.8億元,僅占全區的2.4%,財政自給率僅為7.3%。
——發展差距繼續擴大,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艱巨。2010年,中南部8縣(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3415.7元,只有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3.1%,全國平均水平的57.7%,與區內川區農民收入差距從2005年的1897拉大到2010年的2595.1元,與全國農民收入差距從2005年的1567. 9元拉大到2010年的2503.3元。從全國情況看,東中西部發展差距、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事業差距都出現持續擴大的趨勢,自治區山區與川區的發展差距也在逐步擴大。按照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指導思想與奮鬥目標

一、 指導思想
我區“十二五”時期的扶貧開發,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精神,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我區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以貧困人口為基本對象,以集中連片的貧困片區為重點,以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為核心,以提高貧困人口發展能力為主要措施,以扶貧移民為突破口,統籌城鄉,以工補農,以川濟山,創新扶貧機制,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寧夏社會和諧和民族團結。
二、主要目標
“十二五”時期,把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和縮小發展差距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主要奮鬥目標,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扶貧移民和人力資源開發,有效減少貧困地區農業人口。努力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貧困人口健康生活水平和穩定發展能力穩步提高,發展差距顯著縮小。到2015年,扶貧移民34.6萬人,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左右,年均增長13%以上,全區貧困人口減少60萬人,年均減少15%,貧困發生率控制在15%以內。
三、基本方針
——堅持開發式扶貧。堅持國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結合,在國家的支持下,充分尊重民眾意願和民主權利,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幹部民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因地制宜,對有發展條件的地區,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對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區,積極採取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教育移民等扶貧移民方式,有序進行易地扶貧。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大科技培訓和職業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堅持瞄準貧困人口,實現扶貧開發政策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得到有效扶持,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堅持統籌城鄉。緊緊抓住寧夏沿黃經濟區建設和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歷史機遇,順應市場經濟和人口流動遷移規律,組織和引導中南部地區農村貧困勞動力向城市、城鎮、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基地有序轉移,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使貧困地區農民家庭的青壯年勞動力走出來、穩下來,最終實現由勞動力轉移向人身轉移轉變。
——堅持山川共濟。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源調配、組織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大力發展沿黃城市帶,產業帶,充分挖掘川區水土資源,利用沿黃的優勢,把中南部地區貧困人口搬到黃河兩岸,促進山川共建共享,實現和諧發展。
——堅持整村推進。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資源環境相適應,與產業發展相協調。對於貧困村、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特色產業開發,分片分區,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整村推進、連片開發。
——堅持大扶貧格局。緩解和消除貧困,維護貧困人口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堅持以整村推進和扶貧移民為平台,積極動員和組織各部門、各行業、各階層的力量,形成一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民眾主體、部門幫扶”的大扶貧格局。

對象與重點

一、扶持對象
按照自治區的扶貧標準確定的105萬貧困人口,對少數民族、婦女、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扶持力度。
二、扶持範圍
重點扶持中南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主要有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彭陽縣隆德縣涇源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9個縣(區),中寧縣、沙坡頭區、靈武市的山區,吊莊移民安置區、生態移民安置區。
三、扶持重點
重點支持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生態環境惡劣,山大溝深,缺少發展條件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回族聚集區的貧困鄉(鎮)、貧困村。通過兩項制度銜接識別,並由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有勞動能力和有發展條件的65萬重點貧困人口。

任務與途徑

一、強力推進生態移民扶貧攻堅工程,有效減少貧困地區人口
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核心,緊密結合沿黃經濟區建設、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和13個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建設,採取生態移民、勞務移民和教育移民相結合的辦法,促進中南部地區貧困人口向川區和非農領域轉移,有效減少中南部地區人口,緩解中南部地區的生態和資源壓力。按照山川結合、城鄉結合、有地無地結合、宜工宜農結合、集中插花結合的思路,通過土地開發適度集中安置、在沿黃城市、重點城鎮、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建設務工移民周轉租賃住房等多種方式,把居住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不宜人居、經濟落後、貧困程度深的91個鄉(鎮),684個行政村1655個自然村的7.88萬戶34.6萬貧困民眾搬遷到近水、沿路、靠城、靠工業的區域。著力培育和發展致富產業,幫助移民解決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就業能力,大力發展勞務產業和特色產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能致富,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國家生態移民示範區。
生態移民按照“山內的問題山外解決,山上的問題山下解決、面上的問題點上解決”的思路,圍繞“水源、生態、開發、特色、轉移”五個重點,整合資源,統籌移民住房、產業發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整村搬遷,穩步推進。移民安置以有水有土安置為主:一是開發土地集中安置。山區通過庫井灌區、揚黃灌區節水改造、新建水源工程,對宜農荒地進行規模開發,集中安置。川區結合黃河金岸建設、現代農業發展、中北部土地整理、引黃灌區節水改造等重大項目,挖掘利用川區土地資源,調劑國有農林牧場耕地,安置移民;二是適度集中就近安置。遷出縣(區)在鄉鎮範圍內,選擇靠鎮、近水、沿路的區域,採用集雨補灌措施對原有耕地進行改造,就近適度集中安置;三是因地制宜插花安置。根據各地實際,在有條件的地方插花安置部分移民。爭取到2015年,建設安置區234個,安置25.95萬人,占移民總規模的75%。初步形成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新格局。
勞務移民以建設務工人員集中安置區,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為核心,以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為主要手段,以有較強務工能力的農民家庭為對象,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和勞動力就業轉移,建立起促進貧困地區人口向沿黃城市帶、城鎮轉移的長效促進機制。本著有利於務工家庭穩定安置的根本要求,落實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平等的公共服務政策,努力營造良好的務工環境,做好就業崗位協調,提供就業信息,組織職業技能培訓,保障務工者合法權益,切實解決好勞務移民的子女教育、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和失業困難救助等問題,在中南部貧困地區與沿黃城市帶工業園區、城鎮、農業產業基地之間形成順暢的勞動資源配置和人口遷移通道。按照“便於就業、集中居住”的原則,安置點主要規劃在沿黃城市周邊,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區附近和貧困地區的市、縣城區、中心集鎮。到2015年,建設勞務移民安置區40個,勞務移民安居保障租賃住房85萬平方米,安置移民2.01萬戶8.65萬人,占移民總規模的25%。
教育移民主要通過縣域內、縣域外和區外三個途徑實現。將中南部地區國中優秀畢業生選拔集中到教育資源相對發達的地(市)級以上城市接受優質普通高中教育,並實施教育資助幫扶政策;生態移民地區國中未考上高中、寧夏六盤山高中和育才中學未考上大學的學生自願到區內職業院校上學,實行免費教育。不斷擴大生態移民遷入地優質教育資源規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在中心城市和接受生態移民教育的地區建設標準化中國小,為移民民眾接受優質教育提供便利;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生態移民遷入地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加大職業教育力度,全面建成自治區職業教育園區,每個地級市建成一個綜合性職業教育實驗實訓基地。
二、深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不斷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
規劃從2011年起,用10年時間,對全區具有發展條件的1118個貧困村進行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每批實施期為兩年,分5批完成。“十二五”期間,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和西部大開發“六到農家”的新要求,提升標準,增加投入,以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結合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開發和社會事業發展,統一規劃,集中各類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源,村均整合項目資金200萬元,分期分批扶持122個鄉(鎮)的600個貧困村整體脫貧。整村推進工作以縣(區)為組織實施單位,貧困村相對集中的地方,鼓勵和支持打破地域界線,開展整鄉推進、連片開發,探索整村推進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路子。加強整村推進後續發展,鞏固提高扶貧開發成果。力爭通過2年建設,使整村推進貧困村產業開發有新突破,基礎設施和人居生態環境有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新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實現“減少貧困、增加收入、縮小差距、促進發展、構建和諧”的總體目標。
三、加大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力度,不斷提高貧困農民收入水平
以高效節水為基礎,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支持固海、紅寺堡鹽環定三大揚水灌區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養殖業。在中部乾旱帶,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設施種養業和集雨補灌覆膜保墒旱作節水農業。在南部山區,圍繞“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建設,加快生態農業、黃土丘陵山區設施農業和林草一體化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區建設;調整農業結構,加快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推進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升級,在中南部地區打造清真牛羊肉、草畜、馬鈴薯、紅棗、葡萄、硒砂瓜、中藥材、優質雜糧、冷涼蔬菜產業集群,初步建成生態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堅持把扶持龍頭企業作為農村扶貧開發的有力抓手,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地區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形成產業優勢;著眼於農民家家能幹的小產業、小產品,在有條件的村組發展“短、平、快”的加工致富項目,打造“一村一品”。著力開發貧困片帶不宜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特色小產業,培育各具特色的“產業村”。到2015年,發展集雨補灌和覆膜保墒150萬畝,節水擴灌高效農業105萬畝,種植優質小麥、玉米330萬畝,小雜糧250萬畝,馬鈴薯400萬畝 ,飼養羊800萬隻,牛170萬頭。力爭使農民在草畜、馬鈴薯、設施農業、特色產業等方面的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左右。
四、深入開展勞務輸出工作,加快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堅持勞動力資源開發與轉移相結合,依託沿黃城市、重點城鎮、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勞務產業。走市場化、技能化、品牌化、產業化路子,強化技能培訓、組織管理、維權服務、形象塑造等關鍵環節。加大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中長期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和轉移就業能力。培養壯大專業化勞務集團公司,大力發展勞務中介組織、勞務經紀人隊伍。重點打造電工電焊、清真餐飲等一批勞務品牌和福建、新疆、沿黃經濟帶等一批勞務基地。加速推進勞務輸出由季節型向常年型、分散型向集中型、體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創業型的轉變。到2015年,實現年勞務輸出就業70萬人(次),使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以上。
五、全面建立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切實解決貧困農戶借款難問題
在完成“千村互助資金扶貧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整鄉、整縣推進,將農墾貧困場隊、生態移民村全部納入互助資金覆蓋範圍;擴展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投入渠道,爭取每個村由平均25萬元增加到40萬元左右 ,增加受益人口,切實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借款難問題;積極探索引進金融資本與互助資金疊加的運作機制,壯大互助資金使用規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和完善對特別貧困農戶的扶持政策,力爭使更多的貧困農戶得到互助資金項目的扶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村級互助資金安全運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六、深入開展以工代賑扶貧工程,不斷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條件
以改善貧困地區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通過庫井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基本農田、淤地壩壩系建設等項目的實施,大力發展穩產高產農田,擴大有效灌溉面積,提高防災抗險能力,進一步鞏固“溫飽”成果,提高生活質量;以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貧困鄉村長遠發展為目標,結合“三河源”水源保護工程,以大流域為骨幹、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地開展山水田林草路村綜合治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以民眾出行方便為目標,完善貧困地區鄉村交通網路,延伸路網通達深度,提高農村路網服務能力。重點解決自然村組道路建設、縣鄉斷頭路、小型獨立橋樑涵等。在優先解決貧困人口行路難問題的基礎上,統籌做好鄉村出口路以及為優勢資源開發、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和農村市場建設等配套的鄉村道路建設。到2015年,通過以工代賑項目實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57.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49平方公里,新建鄉村道路2095公里。
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改善貧困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加快建設中部乾旱帶高效節水補灌工程和南部山區百萬畝庫井灌區高效節水改造工程。加強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設,改造塘壩、蓄水池、水窖、土園井等小型水源工程1.3萬處,推廣庫壩、窖(井)、池等小型、微型水利設施聯合套用,發展零星小片節灌面積3-5萬畝。加快建設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解決固原市原州區等4區(縣)44個鄉鎮609個行政村112萬城鄉居民的生活用水問題。加快完成鹽環定揚黃續建、同心下馬關和中衛興仁綜合供水工程、固海擴灌十一泵站以後人畜飲水及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進固原市鹽池縣、中寧縣、同心縣等城鄉供水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解決中南部剩餘62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基本實現解決全區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加快重點支流、中小河流、小山洪溝、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工程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完善防洪工程體系,提高防洪能力;重點抓好六盤山地區公路建設和生態移民區公路建設,大幅度提高中南部地區公路交通保障能力。到2015年,貧困地區所有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所有鄉鎮有客運站,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招呼站;結合退耕還林口糧田建設,在南部山區新修高標準旱作農田132萬畝,基本實現坡地梯田化和人均3畝旱作基本農田的目標;加大危房危窯改造力度,到2012年,力爭完成15萬戶,使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全部的危房危窯得到改造,從根本上改善貧困農民生活條件,提高住房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八、加大生態治理與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增強貧困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堅持生態優先,把基本農田建設、小流域綜合開發治理、退耕還林與增加農民收入、培育和發展後續產業緊密結合起來,以重點生態功能區為核心,以重點生態工程為抓手,促進生態環境整體趨好和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成果,圍繞生態移民區、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項目和大六盤山生態經濟圈建設,完成退耕地造林350萬畝,荒山造林375萬畝,封山育林100萬畝;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110條,新建骨幹壩467座、除險加固267座,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00平方公里;大力建設生態工程,在中部乾旱帶重點實施封山禁牧與草場封育,建設中部防沙治沙生態帶。在南部山區重點實施六盤山“三河源”水源保護工程,加快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建設步伐。積極探索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九、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積極吸納貧困農民轉移就業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基本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大幅度向中南部傾斜,加快城鎮化發展,引導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以建設寧南及陝甘寧地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大固原城市建設力度,增強城市服務配套功能,提升輻射帶動能力。依託固原鹽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基地、煤電聯產、新能源基地及新型建材的開發建設,構建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新格局,增強經濟發展能力,安置貧困人口就業;加快中南部9個縣城建設,按照“立足實際、特色突出、基礎完善、功能齊全、吸納人口、集聚產業”的要求,把山區縣城建設成為承接區域中心城市產業轉移,輻射帶動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城鎮;依託交通幹線和產業布局,建設一批區位條件好、產業優勢突出、有發展潛力和帶動作用強的中心鎮,吸引農村人口向中心城鎮集聚,進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到2015年,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城鎮化水平力爭達到40%。
十、加強教育科技事業建設,不斷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擴大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學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實現鄉(鎮)中心幼稚園全覆蓋;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面提升貧困地區中國小基礎教育水平,全面消除中國小校舍安全隱患,有效解決“大通鋪、大班額”問題,推進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貧困地區優質教育建設步伐,完善以示範性高中為骨幹的普通高中辦學體系建設,每個縣(市)建成1-2所標準化普通高中學校,爭取新增勞動力普遍達到高中文化水平;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積極探索建立普通高中與中職教育溝通對接機制,實現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落實好中職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工作,切實保障貧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教育的權益,使更多貧困學生得到良好教育;繼續深入實施“雨露計畫”和“陽光工程”,積極開展貧困鄉村農業技術培訓、優良品種推廣、科技信息發布和科技示範活動,大力推進良種良法和適用技術向貧困農戶輻射擴散,不斷提高科技對扶貧開發的貢獻率。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黨員和致富帶頭人的科技培訓,使之真正成為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科技骨幹力量。到2015年,貧困地區農村實用技術普及率達到80%以上,每個農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
十一、加強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發展的趨勢,以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為著力點,構建覆蓋貧困地區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貧困鄉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和農民文化家園等惠民工程;進一步健全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城鄉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提高鄉(鎮)衛生院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改善醫療和康復服務設施條件,努力縮小中南部地區與川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差距。認真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項政策,實施婦幼衛生“四免一救助”政策,提高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著力解決民眾看病就醫問題;不斷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制度,抓好農民工參保工作,實施社會保障“一卡通”。完善大病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貧困地區農村低保人口進行動態管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實現應保盡保。
十二、加大計畫生育工作力度,努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十二五”期間,中南部地區仍處於生育高峰的爬坡和控制人口數量階段,計畫生育工作必須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力度,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教育、經濟等手段,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機制。繼續深化“少生快富”工程,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擴大覆蓋範圍,認真實施“少數快富”千戶示範工程創建工作,努力提高計畫生育家庭收入水平;積極開展“優生促進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現人口數量、結構、素質協調發展。到2015年,“少生快富”工程項目戶人均純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30%以上,同時基本建成35萬生態移民的計畫生育服務設施。中南部地區出生政策符合率進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力爭控制在11‰以內。

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國家安排的財政扶貧資金70%以上要投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自治區及市、縣(區)財政要積極落實扶貧項目配套資金,把扶貧開發的投入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並保證其逐年增加;按照渠道不亂、各司其職、各記其功、集中使用的原則,通過整村推進、扶貧移民等平台,加大自治區和縣(區)兩級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集中用於支持貧困片區和貧困人口發展;建立完善“以撥改投、以獎代補、民辦公助、先建後補”的扶貧資金投入機制,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成效;強化中南部地區公共財政支出強度,逐步縮小山川基本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差距,到2015年中南部地區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全區人均平均水平的60%以上。
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在中南部地區縣、鄉網點配置,擴大信貸資金和金融產品的投入,基本消滅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鼓勵和支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域內各金融機構法人和各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將新增存款主要留在當地使用;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農村婦女小額信貸等多樣化的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進一步完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增加扶貧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建立貧困農戶發展產業的擔保基金,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努力滿足貧困地區農戶發展生產的資金需求;積極發展農村保險事業,鼓勵保險機構在貧困地區建立基層服務網點,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針對中南部地區特色主導產業,增加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適當提高財政保險補助比例。
三、實施強力幫扶政策
繼續做好中央和國家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爭取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都有一個中央對口幫扶部門;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深化閩寧互學互助對口協作工作,爭取每個對口縣(區)都能引進1-2家福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把對口協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根據新一輪整村推進和扶貧移民工作,進一步加大自治區、各市、縣(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工作力度,確定幫扶目標,明確幫扶責任,考核幫扶成效。鼓勵動員自治區域內主要大中型企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對口幫扶山區貧困縣;實行強縣帶弱縣的對口幫扶政策,以地級市、財政強縣為主體,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本級財政預算資金對口幫扶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沿黃經濟區設立貧困縣“飛地”工業園區;組織開展部隊、武警和高等學校及非公有制企業定點幫扶工作。
四、健全貧困識別機制
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準確識別貧困人口和扶貧開發對象以及低保對象。對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和低保戶制定具體扶持措施,實施扶貧到戶、責任到人的“雙到”工程,幫助脫貧致富。每年用於“兩項制度”扶持對象的到戶扶貧資金比例,不低於已識別出的人口占貧困地區農村人口比例;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差別式扶貧的指標體系和相關措施,使各項扶貧措施瞄準貧困人口;完善貧困監測體系,建立低收入人口信息資料庫,逐步將貧困人口的扶持與管理,納入動態化、科學化、制度化軌道。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國家及自治區大型項目、重點工程和新興產業布局要向中南部有條件的地區傾斜。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南部地區轉移,支持貧困地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要優先滿足扶貧移民搬遷建房用地、小城鎮和產業聚集區建設的需求;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中南部地區就業、創業。積極支持中南部地區鄉村教師、醫療衛生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加大對中南部地區各級各類幹部的培訓力度;研究制定鼓勵自發移民的政策措施,引導中南部貧困人口自發轉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和大張旗鼓表彰先進典型,為扶貧開發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 強化扶貧工作責任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必須把扶貧開發作為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以扶貧開發工作統攬全局,實行扶貧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各市、縣(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和協調作用,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扶貧開發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強化扶貧機構職能,加強扶貧隊伍建設,進一步改善條件,提高扶貧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使之與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相適應;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要有強有力的專門扶貧工作機構,扶貧任務重的鄉(鎮)要配備扶貧專乾;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及其他有扶貧任務的縣(區)年度重點扶貧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有定點幫扶任務的部門和單位進行考核。
七、加強扶貧資金管理
創新財政扶貧資金到戶扶持機制,採取項目直補、產業覆蓋、技能培訓、貸款貼息、互助資金等多種方式,使扶貧對象得到直接有效扶持。使用扶貧資金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確保貧困農戶優先受益。通過企業、組織和專業大戶實施的產業扶貧項目,要建立健全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增收的利益聯接機制;建立和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分配和項目管理辦法,積極創新管理使用機制,建立健全協調統一的財政扶貧資金監管機制。全面推行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完善扶貧資金審計監督機制,深入推行參與式扶貧,拓寬扶貧資金監管渠道。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績效考核制度。每年對各縣(區)扶貧開發成果、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和各級配套財政扶貧資金預算安排情況等進行綜合性考核與評價。
八、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積極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切實成為帶領貧困民眾致富的領導核心,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加大鄉(鎮)、村幹部和扶貧幹部的教育培訓力度,加強思想、作風、廉政和效能建設,提高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組織領導扶貧開發工作的能力;加大貧困村民主化建設力度,保證貧困農民在扶貧開發中的重知情權和參與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