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戰役(寧夏之役(解放戰爭中的戰役))

寧夏戰役(解放戰爭中的戰役)

寧夏之役(解放戰爭中的戰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所屬第19兵團和西北軍區部隊一部對駐守寧夏的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戰役
  • 類別:戰役
  • 地點:寧夏
  • 時間:1949年8~9月
經過,結果,

經過

1949年8月,國民黨軍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馬步芳所部主力在蘭州戰役中被殲滅後,副長官馬鴻逵逃往台灣,由其子馬敦靜指揮寧夏兵團(轄第128、第11軍及賀蘭軍)及第81軍等共7萬餘人的兵力,依託黃河天險,分別在同心、靖遠、景泰、中衛、中寧、金積、靈武地區組成3道防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北進寧夏。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決定以第19兵團並指揮西北軍區獨立第1、第2師進軍寧夏。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指揮所部第63,第65軍於9月5日和8日先後由蘭州地區出發,第64軍和西北軍區獨立第1、第2師於11日由固原、海原地區出發,分3路向銀川挺進。至14日,先後解放靖遠、同心、中寧等縣城。15日,景泰守軍新編騎兵第15旅投降。‘第63軍主力於16日進至中衛縣城以南常樂堡,殲第81軍2個團。第63軍第188師由景泰經騰格里沙漠於17日抵近中衛城西,與軍主力形成夾擊第81軍之勢。在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下,19口,原國民黨西北軍政副長官馬鴻賓隨其子、第81軍軍長馬悖靖起義(起義部隊於同年12月19日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獨立第2軍)。同日,第64軍進攻金積、靈武等城鎮,至21日,馬鴻逵部的3道防線被全部摧毀。馬敦靜乘飛機逃走,寧夏兵團失去指揮,賀蘭軍和第11軍相繼潰散。22日,馬鴻賓召集國民黨寧夏軍政要員會議,敦促各部棄暗投明。經與人民解放軍談判,23日,寧夏軍政當局簽字投誠,第19兵團進駐銀川,寧夏遂告解放。

結果

此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4萬餘人,從此結束了馬氏家族對寧夏36年的封建統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