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七星渠志》是《寧夏七星渠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寧夏七星渠志
- 作者:《寧夏七星渠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ISBN:9787227043430
- 編纂人員:和志國、陳旭東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採用章節體。以章、節、目三個層次為主,事以類從,以類分章。橫排豎寫,以橫為主,縱橫結合。全書由卷首(彩頁、示意圖、序、凡例、目錄、概述、大事記)、專志、附錄、後記四部分組成。 二、記述範圍以七星渠及灌區為主,記述其開創以來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寧夏七星渠志
《寧夏七星渠志》編纂委員會
《寧夏七星渠志》編寫組
圖片
2007年11月23日,國務院調研組在灌區調研
2003年5月10日,自治區政府主席馬啟智(中)視察中衛市香山北麓防洪工程
1995年7月9日,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工程建設總指揮部黨組書記、總指揮張位正(右三)調研七星渠上段擴整方案
2007年7月15日,自治區水利廳黨委書記、廳長吳洪相(中)在管理處調研
2009年3月12日,自治區水利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郭進挺(中)在老渠口節制閘、退水閘工地調研
2002年5月17日,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杜永發(右二)考察香山北麓防洪工程方案
2007年6月28日,自治區水利廳紀委書記崔莉(右一)、副巡視員李洪山(左一)在高幹渠管理所調研
2008年1月8日,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畢廷和(中)、副巡視員李洪山(左一)在管理處調研
2009年3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郭浩(左三)審查七星渠白蛾子溝段砌護方案
2009年1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方彥(右三)在灌區調研
2006年5月,自治區水利廳總工程師薛塞光(前排右二)在宣和管理所調研
2007年1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巡視員閆國偉(左一)調研乾渠運行情況
2009年4月8日,自治區水利廳副巡視員陳廣宏(左一)在灌區調研
2008年9月,寧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局副局長哈雙(右二)在高幹渠調研
1997年8月,自治區水利廳黨委書記、廳長劉漢忠(左二)檢查在建七星渠跨清水河渡槽工程
2003年1月,自治區水利廳廳長肖雲剛(中)、副廳長劉慧芳(右一)視察工程建設情況
1995年11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阮廷甫(前排右二)為吳橋渡槽工程竣工剪彩
2006年4月,自治區水利廳廳長袁進琳(左一)在灌區調研
1996年8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王信銘(前排左二)、原副廳長王志新(右一)檢查七星渠混凝土板預製工地
2004年8月,自治區水利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馬繼禎(左三)檢查曾閘防洪搶險工程
2004年8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剛軍(右一)向灌區民眾宣傳新水價政策
2005年4月30日,自治區水利廳副巡視員王昕華(左一)慰問職工
2006年6月,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姚占河(前排左一)在乾河子溝檢查防汛工作
2006年10月31日,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白耀華(右一)在管理處調研
2007年8月,自治區水利廳巡視員任福(左一)在灌區調研
1992年1月,管理處黨總支書記、處長吳洪相(右三),原處長甘濟美(右四)參加新春團拜會
1996年8月,管理處處長周有壽(左一)檢查混凝土板預製工程
1999年8月,管理處處長張元(後排左一)在獅子渠搶險工地
2005年4月2日,管理處處長郝建志(右三)在申灘進口閘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2005年7月,管理處黨委書記高建國(後排左三)在工地組織開展黨員活動
2007年5月16日,管理處黨委書記徐光儒(右一)在古城管理所檢查工作
2008年9月11日,管理處黨委副書記、處長和志國(前排左二)調研高幹渠梢段土地 開發方案
2009年9月29日,管理處黨委書記李克文(前排右一)在古城管理所調研
2009年9月29日,管理處處長陳旭東(前排右三)檢查混凝土板預製情況
堅強有力的管理處領導班子
2008年8月,管理處召開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工作匯報會
2009年6月1日,管理處召開《寧夏七星渠志》評審會,自治區水利廳紀委書記崔莉(中)、水利志專家盧德明(左一)、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范宗興(右一)、編纂 委員會成員及退休幹部代表等參加評審會
2009年10月15日,管理處召開《寧夏七星渠志》編纂委員會會議
2006年9月19日,管理處參加水利廳“銀水杯”籃球賽
2008年8月31日,管理處參加水利廳慶祝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銀水杯”文藝匯演
2009年9月27日,管理處參加水利廳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歌詠比賽
2009年3月24日,管理處召開第五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榮譽表彰附圖
七星渠進口閘
清水河渡槽
紅柳溝渡槽
黃河泵站輸水乾渠跨七星渠渡槽
古城節制閘
泉眼山水電站
固海揚水灌區
大戰場泵站
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區——紅寺堡
羚羊寺泵站管理房
新灌區
幸福水
黃河泵站
固海擴灌一泵站
紅寺堡揚水一泵站
灌區新貌
塞北江南
沙漠之舟
奔騰的請河水
七星柳眉
黃河秋韻
杞鄉今秋
濕地風光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系圖
寧夏七星渠灌域示意圖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灌區建置沿革
第一節 歷代建置
第二節 當代建置
第二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地形地貌
一、地形
二、地貌
三、地層岩性
四、地質構造
五、土壤
第二節 水資源
一、地表水
二、氣候與降水量
三、地下水
第三章 渠道工程
第一節 渠道沿革和古建築
一、七星渠沿革
二、古建築
三、舊渠概況
第二節 渠道建設
一、渠道裁彎
二、渠道砌護
三、標準化渠堤建設
四、生物護堤
五、上延工程
六、泉眼山水電站
七、上段擴整工程
八、重點工程
九、歲修工程
十、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
第三節 建築物更新改造
一、進水閘
二、節制閘
三、退水閘
四、渡槽
五、跌水
六、橋樑
七、涵洞
八、直開口及量水設施
第四節 揚水工程
一、小型揚水泵站
二、固海揚水工程
三、寧夏扶貧揚黃灌溉一期工程
第五節 管理設施
一、辦公設施
二、職工住宅設施
三、家屬區及段點職工飲水工程
第六節 支幹渠
一、康灘渠
二、柳青渠
三、南北渠
四、高幹渠
第四章 防洪工程
第一節 山洪災害及搶險
第二節 防洪設施
一、排洪渡槽
二、輸水涵洞
三、過洪涵洞
四、溢洪堰
五、溝道治理
六、香山北麓防洪工程
第五章 灌區排水工程
第一節 排水建築物
第二節 灌區排水乾溝
一、第六排水溝
二、第八排水溝
三、宣和擋浸溝
四、南河溝
五、北河溝
第六章 工程管理
第一節 工程建設管理
一、渠道歲修
二、渠道養護
三、工程儲備
第二節 安全生產
一、組織領導
二、制度建設
三、管理措施
四、工程搶險
五、歷代治水經驗
第七章 灌溉管理
第一節 管理體制
一、專管機構
二、群管組織
三、調度管理
四、支幹渠輸水損失的處理
五、節約用水
六、農業用水管理體制改革
七、節水型社會建設
第二節 配水量水
一、配水計畫
二、灌溉面積
三、測水量水
第三節 灌溉制度
第四節 揚水灌溉
第五節 水利科技套用
一、通信設施
二、水位水情遙測
三、計算機套用
四、新技術展望
第八章 經營管理
第一節 水費
一、水價
二、水費及征工款的徵收管理
三、水費使用
第二節 綜合經營
一、土地開發及經營
二、建築業
三、養殖業
四、工商貿易
第九章 水政執法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一節 水政執法
一、隊伍建設
二、法規依據
三、案件查處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三節 法規宣傳與教育
第十章 組織與隊伍建設
第一節 機構
一、機構沿革
二、職能科室
三、管理所
四、下屬企業
第二節 黨群組織
一、管理處黨組織
二、基層黨組織
三、紀檢監察組織
四、工會組織
五、共青團組織
第三節 人員管理
一、人員編制
二、人員結構
三、職稱評聘
四、執業資格
第四節 教育培訓
一、思想教育
二、文化培訓
三、技術培訓
第五節 勞資管理
一、工資
二、福利
三、考核
四、離退休人員
五、政務公開
第六節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一、改革的目標
二、改革的原則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四、改革進程
第十一章 人物
第一節 歷史人物
張文謙
焦馨
韓洪正
高士鐸
鈕廷彩
黃恩錫
鄭元吉
王禎
梁維屏
第二節 當代人物
馬應傑
張儒銘
許武生
徐國珍
吳興漢
白金雪
甘濟美
么萬祝
吳學廷
王立勛
張治華
趙國勝
周有壽
吳洪相
李恒隆
陳廣宏
高建國
吳海川
張建勛
姚寧生
徐自立
陸軍
和志國
徐光儒
張元
郝建志
余洋
李克文
朱洪
陳旭東
何衛東
李振琪
田福榮
張玉忠
李建宏
陳淑梅
潘曉輝
周嘉琳
第三節 名錄
第四節 榮譽表彰
附錄 水利藝文
第一節 碑記
一、《改修七星渠碑記》明·譚性教
二、《改建馮城環洞碑記》清·黃恩錫
三、《鈕公恩德碑記》
四、皇清分巡寧夏道鈕公生祠碑記
五、《續建七星渠碑記》清·鄭元吉
第二節 詩詞
第三節 傳說
第四節 名勝古蹟
第五節 考述及其他
後記
索引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