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古縣城

寧國縣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至唐天寶三年(744)以原三國時設立的懷安縣和寧國縣境重置新的寧國縣,530多年間先後撤併3次,縣城從河瀝溪鎮獨山村遷至今址,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國縣
  • 地理位置:位於天目山北麓,西接黃山山脈,地處安徽省東南部
寧國縣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至唐天寶三年(744)以原三國時設立的懷安縣和寧國縣境重置新的寧國縣,530多年間先後撤併3次,縣城從河瀝溪鎮獨山村遷至今址,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今址寧國古縣城始建於唐大順年間(890—891年)。
唐大順元年(890)三月,唐昭宗李曄賜宣歙觀察使軍號為寧國,授廬州(今合肥)人楊行密為寧國軍節度使,治寧國縣城(旋即遷至宣城縣),轄宣、歙(即今徽州)、池三州。時寧國縣未建城牆,為戰備需要,楊行密下令修建城池。建成後的城高1丈5尺,周長519丈,設東、西、南三門,俱重關。時宣州轄宣城、寧國、涇縣、旌德、南陵、太平6縣,至南宋乾道二年(1166)改稱寧國府。
明嘉靖《寧國縣誌》載:“寧國府五縣皆無城廓,惟本縣獨有城廓可守,樓櫓雉堞,巋然巨鎮。又江右各府外縣,惟寧邑有城”。
宋紹興八年(1138年),康王趙構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寧國縣為京府重地,城牆經常加固增築。紹興31年(1161年)、金世宗完顏雍 大定元年,定陶人、任古以御史直龍圖閣,出守寧國。時敵眾四起,古堅築城壘,修飭戎器,敵聞有備去。後赴行在,民數千伏闕丐留《乾隆(寧國)府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5年),江東道(管轄寧國、徽州、饒州、建康、太平、池州、信州、廣德八路及鉛山一州)肅政廉訪司(元代直屬中央御史台的負責巡視監察地方行政、吏治的專職機關)白某,重修寧國縣城,並增設北門,城牆四周增挖護城壕溝。
至正十七年(1357年)四月,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兩萬大軍攻戰寧國縣城,連攻七日,城池牢不可破,白某率人從北門逃回宣城後,守城元軍開城門投降。朱元璋進占後下令封閉北城門。
長期的自然侵蝕和戰爭等人為損壞,特別弘治十八年(1505)九月發生的地震等,城牆毀損嚴重。明正德十二年(1517),山東黃縣人、知縣王時正重建四門城樓,東曰:“振武”,西曰:“接文”,南曰:“秀水”,北曰:“明山”。
嘉靖二十六年(1547),鄞縣人、舉人范鎬任寧國知縣,認為文西武東,相互違背,城牆四面又被山水包圍,難以獨名。於是,順從民意,將東、西、南三門更名為“春秀”、“秋實”、“南畝”,將北城門重新封閉,在北城牆上加蓋樓房,樓前立有三根數十丈粗的大木樁,上橫兩根木樁,上題“登高覽勝”四個大字,供閒暇時觀賞四周美景。時間久了,三根木樁上纏滿了紫藤,相傳有條數十丈長的靈蛇隱身其中,夜晚時分常出來飲水,經常有人看見。
萬曆二年(1574)八月大雨,崇禎十四年(1641)六月地震,順治二年(1645)九月、明將吳漢超攻打縣城,康熙八年(1669)五月大水,城牆損毀嚴重。
清康熙十三年(1674),山東鄒平人、知縣馬光重修城牆,將東城門更名為“啟明”,西城門更名為“中鎮”,南城門更名為“景陽”,在東關外加蓋一門,名曰“斂福”,西關外加蓋兩門,朝北名曰“朝京”,朝南名曰“長春”。
雍正七年(1729),道光十六年(1836)相繼重修。
民國20年(1931)7月,西城牆倒塌1丈多,城牆根基下沉4尺,時任縣長蘇錫衡(註:今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人)薦城紳(與“鄉紳”相對應)吳覺民負責修理城牆,疏通護城河。歷時一年多,護城河自南關“長春”門,繞南門達北門通龍潭,徹底解決了淤塞問題。工程竣工之日,縣長王式典親自參加勞動。
民國28年為防日機空襲,曾兩次奉令拆除城牆,縣長鬍筱溪徵集難、災民突擊拆城,後僅剩三門。
民國34年國民黨害怕中共游擊隊圖城,縣政府奉令於35年夏至36年春派民工利用原城基修築高5米、周約5華里的土城。解放後,在各項城建工程中,土城漸被夷平。
城區街道:寧國縣城雖小,但在清道光年間,街市整潔,屋宇鱗次,頗具局緊機圓之勝。
太平天國之後,一片瓦礫,滿目荒蕪。後經多次修建,尚不及過去的一半。民國時期,城內外有6街6巷,城東門內稱“東營街”,西門內稱“西營街”,南門內稱“南營街”,西門外稱“中正街”(俗稱西街),東門外稱“東門街”,南通長春門、北通朝京門的稱“橫街”;西門外有九世敦(今廢),南營街東有夫子巷、西有仙井巷,中正街前有前巷、後有後巷,橫街西有楊家巷。此外,西城門外有九世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