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

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

《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是2012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譜類工具書,由潘琳主編。

該書共分21章,包括實驗病理技術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主要疾病動物模型的複製、各系統疾病動物模型特點,實驗病理技術的規範流程,包括取材、包埋、固定、製片,顯示病變的技術方法,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特徵,實驗中常見錯誤與解決方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
  • 外文名:Atlas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Techniques
  • 作者:潘琳
  • 題材:實驗動物-藥物-毒性實驗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頁數:760 頁 
  • 字數:1572千字
  • ISBN:9787030328939
  • 類別:圖譜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CIP核字號:2011244812
成書過程,編寫背景,出版工作,內容說明,書籍目錄,編寫特點,社會評價,編寫人員,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實驗病理學是以實驗動物模型及體外培養細胞模型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疾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從而闡明疾病本質的醫學基礎學科。實驗病理技術是支撐實驗病理研究的重要基礎和平台。截至2011年3月,中國國內還缺少系統、實用的實驗病理學技術專著,然而系統掌握實驗病理技術對於承擔課題的青年醫師和研究生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20多年來,作者在參與院內外臨床多學科相關課題研究、承擔青年醫師和研究生課題實驗技術指導等工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和體會。曾經有一位研究生,由於沒有可借鑑的組織製片流程資料參考,導致一批花費不菲的動物組織標本製備失敗,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浪費。還有一位同學將肝臟免疫組化非特異性反應誤判為陽性反應,其原因是切片裡有氣泡,顯色劑DAB沉積於氣泡里,使氣泡圈內的肝細胞呈棕黃色,而導致誤認為這是陽性結果。這些事讓作者想到,動物模型的複製、實驗技術路徑的選擇、實驗結果的判讀等是青年學生普遍缺乏的技能。而實驗病理技術的掌握是經驗積累、循環往復的過程,是熟能生巧、巧中生新的過程,是將精深紛雜、與時俱進的技術結合實際條件靈活運用的過程。為了幫助更多從事該領域研究的青年人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技術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者將多年經驗整理成冊,以期青年讀者少走彎路,提高實驗水平和效率,減少浪費。

出版工作

2012年1月,《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封面設計
楊小玲、肖鋒
紀振紅
劉士平
范璧合

內容說明

《實驗病理學技術圖鑑》是一部實驗病理學技術專著,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實驗病理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和規範的操作流程,特別是對不同種屬動物、不同臟器、不同組織均建立了規範的取材、固定、脫水、製片等操作流程,將經典病理學形態觀察技術與現代生物學新方法、新技術結合,巧妙、靈活地綜合套用,從而可使研究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書中所展示的1500餘幅原創、清晰的實驗照片準確、特異地顯示組織結構病變,可令讀者一目了然,直接學會判斷、分析實驗結果及讀片要點,頗為新穎、實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實驗動物學基礎(1)
第一節 實驗動物學基本概念及發展概況(1)
第二節 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製作(3)
第三節 動物實驗基本技術與方法(5)
第四節 實驗動物的麻醉(8)
第五節 實驗動物給藥途徑與方法(11)
第六節 實驗動物血和體液的採集(15)
第七節 動物福利與實驗動物安死術(18)
第二章 實驗病理學基礎(21)
第一節 實驗病理學導言(21)
第二節 實驗動物解剖與取材(24)
第三節 實驗病理製片技術(29)
第四節 實驗技術操作通則與儀器使用通則(45)
第五節 實驗病理研究顯微讀片通則(46)
第六節 實驗室管理與實驗環境安全(50)
第三章 循環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54)
第一節 心血管解剖組織學概述(54)
第二節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概述及動物模型(57)
第三節 心血管解剖取材固定方法(67)
第四節 心血管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71)
第五節 大鼠、小鼠主動脈根部及主動脈瓣定位切片方法(76)
第六節 心血管疾病標本大體染色技術(79)
第七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82)
第八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90)
第九節 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93)
第十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99)
第十一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114)
第四章 呼吸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117)
第一節 氣管、支氣管、肺解剖組織學概述(117)
第二節 呼吸系統疾病動物模型(119)
第三節 氣管、肺解剖取材與固定(123)
第四節 氣管、肺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125)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128)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132)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134)
第八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142)
第五章 消化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144)
第一節 食管、胃、腸、肝解剖組織學概述(144)
第二節 消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150)
第三節 食管、胃、腸、肝解剖取材與固定(157)
第四節 食管、胃、腸、肝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163)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167)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180)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182)
第八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191)
第六章 泌尿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194)
第一節 腎、輸尿管、膀胱解剖組織學概述(194)
第二節 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動物模型(198)
第三節 腎、輸尿管、膀胱解剖取材與固定(201)
第四節 腎、輸尿管、膀胱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204)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206)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211)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212)
第八節 腎活檢病理技術(217)
第九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229)
第七章 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實驗病理技術(231)
第一節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陰莖解剖組織學概述(231)
第二節 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乳腺解剖組織學概述(234)
第三節 生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239)
第四節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精囊、陰莖解剖取材與固定(242)
第五節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精囊、陰莖脫水透明浸蠟包埋製片流程(246)
第六節 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乳腺解剖取材與固定(247)
第七節 子宮、陰道、卵巢、輸卵管、乳腺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250)
第八節 特殊染色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252)
第九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253)
第十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270)
第八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271)
第一節 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解剖組織學概述(271)
第二節 內分泌、營養代謝性疾病動物模型(274)
第三節 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解剖取材與固定(275)
第四節 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277)
第五節 特殊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280)
第六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283)
第九章 脂肪組織實驗病理技術(285)
第一節 脂肪解剖組織學概述(285)
第二節 肥胖病理生理與動物模型(285)
第三節 脂肪組織解剖取材與固定(288)
第四節 脂肪組織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291)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294)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294)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295)
第八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300)
第十章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302)
第一節 中樞神經系統解剖組織學概述(302)
第二節 神經系統常見疾病動物模型(305)
第三節 大腦、小腦、脊髓、神經根、神經節解剖取材與固定(311)
第四節 大腦、小腦、脊髓、神經根、神經節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316)
第五節 大鼠大腦核心團定位切片技術(319)
第六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322)
第七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326)
第八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328)
第九節 腦血管畸形比較病理形態學(344)
第十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352)
第十一章 周圍神經及肌肉疾病實驗病理技術(355)
第一節 周圍神經及骨骼肌解剖組織學概述(355)
第二節 周圍神經及肌病動物模型(357)
第三節 骨骼肌、外周神經解剖取材固定(360)
第四節 骨骼肌、神經節、外周神經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362)
第五節 骨骼肌冷凍切片技術(365)
第六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368)
第七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371)
第八節 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373)
第九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378)
第十節 肌肉活檢比較病理形態學(393)
第十一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397)
第十二章 骨、軟骨、關節疾病實驗病理技術(401)
第一節 骨、軟骨、關節、滑膜解剖組織學概述(401)
第二節 骨、軟骨、關節疾病常見動物模型(404)
第三節 骨、軟骨、關節、滑膜解剖取材與固定(414)
第四節 骨組織脫鈣流程(417)
第五節 骨、軟骨、關節、滑膜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420)
第六節 骨、軟骨整體染色技術方法(424)
第七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425)
第八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433)
第九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434)
第十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459)
第十三章 免疫系統疾病實驗病理技術(461)
第一節 胸腺、脾、淋巴結解剖組織學概述(461)
第二節 免疫系統疾病動物模型(464)
第三節 胸腺、脾、淋巴結解剖取材固定(466)
第四節 胸腺、脾、淋巴結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468)
第五節 特殊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套用(470)
第六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473)
第十四章 皮膚疾病實驗病理技術(474)
第一節 皮膚解剖組織學概述(474)
第二節 皮膚疾病動物模型(475)
第三節 皮膚解剖取材與固定(478)
第四節 皮膚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478)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481)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481)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481)
第十五章 眼部疾病實驗病理技術(488)
第一節 眼解剖組織學概述(488)
第二節 眼疾病動物模型(491)
第三節 眼球壁、晶體、視網膜、淚腺解剖取材與固定(501)
第四節 眼球壁、晶體、視網膜、淚腺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503)
第五節 特殊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505)
第六節 大鼠、家兔視網膜毛細血管消化鋪片技術(506)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510)
第八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530)
第十六章 糖尿病實驗病理技術(533)
第一節 胰腺解剖組織學概述(533)
第二節 糖尿病動物模型(534)
第三節 胰腺解剖取材與固定(539)
第四節 胰腺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541)
第五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543)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546)
第七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550)
第八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571)
第九節 血糖檢測與目眥靜脈採血方法(572)
第十節 正常葡萄糖‐高胰島素鉗夾術方法(573)
第十七章 腫瘤學實驗病理技術(577)
第一節 腫瘤學動物模型概述(577)
第二節 腫瘤解剖取材與固定(581)
第三節 腫瘤脫水浸蠟包埋製片流程(583)
第四節 特殊染色技術的套用(585)
第五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套用(585)
第六節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587)
第七節 不理想製片的原因與對策(594)
第十八章 細胞培養形態學技術(596)
第一節 培養細胞基本概念(596)
第二節 人羊膜細胞分離培養及鑑定(598)
第三節 人胚胎幹細胞培養及分化全能性鑑定(604)
第四節 大鼠胰島A細胞分離與培養(613)
第五節 胰島A、B細胞株培養(616)
第六節 Atrophin‐1全長基因真核表達細胞模型(619)
第七節 原代成骨細胞的培養(623)
第八節 定位細胞培養(624)
第九節 培養細胞形態學研究方法(626)
第十節 小鼠胚胎與細胞團塊製片技術(637)
第十一節 整裝細胞免疫組化結果判讀誤區(641)
第十九章 分子病理學技術(643)
第一節 原位核酸分子雜交基本原理(643)
第二節 原位核酸分子雜交技術(643)
第三節 螢光原位雜交技術(646)
第四節 原位PCR技術(647)
第五節 常備試劑的配製(650)
第六節 影響原位雜交的因素與對策(651)
第二十章 形態定量分析技術(654)
第一節 體視學概述(654)
第二節 體視學基本原理和方法(655)
第三節 形態計量學理論和實踐(661)
第四節 生物醫學圖像分析技術(679)
第五節 Image‐ProPlus(IPP)圖像處理分析軟體(689)
第六節 定量技術套用領域及注意事項(693)
第二十一章 電子顯微鏡技術(697)
第一節 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697)
第二節 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705)
第三節 電鏡的維護與保養(709)
參考文獻(712)
附錄1 常用試劑配製方法(718)
附錄2 英漢實驗病理學技術辭彙(733)

編寫特點

第一,直觀。一圖勝過千言萬語,書中展示了1500餘幅實驗原創照片,涵蓋了從動物模型複製、建立、選擇,飼養期生活狀態的觀察描述,到各臟器的大體觀察、取材固定制片染色步驟的全過程。其中有豐富的病理組織學照片(如糖尿病胰島毛細血管,神經,胰島A、B、D、PP細胞的分布變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毛細血管的早、中、晚期病變的形成過程;動脈粥樣硬化中易損斑塊與穩定性斑塊的形態學特徵;股骨頭壞死、類風濕關節 炎、乳腺癌骨轉移的骨、軟骨、滑膜病理形態學特點;掃描電鏡下,細胞間近程調控關係的觀察等。對於很難用動物模型複製的疾病(如腦血管畸形、神經肌肉病變等)採用了人體比較病理學的方法展示。凡此種種,皆為使讀者對疾病及實驗獲得立體而深刻的認識。
第二,規範。用簡潔圖表闡述實驗病理技術的規範流程,對技術操作和病理讀片提供了啟迪性通則,以使讀者認識到實驗技術規範化的重要性,幫助讀者們舉一反三,提高實驗水平和效率,並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客觀評估分析。
第三,具體。介紹了作者多年來根據科研課題的需要改進的技術方法和實踐技巧心得,如視網膜毛細血管消化鋪片技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蛋白聚糖、膠原蛋白等多成分的顯示技術,培養細胞的收集、保護與培養細胞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要點。主動脈根部及主動脈瓣定位切片,一些腦核心團定位切片,不同種屬動物骨組織脫鈣製片流程,大鼠膝關節 滑膜定位,以及腦垂體、脊髓、神經根、神經節 取材及製片技巧,電鏡標本取材收集方法等,可操作性較強。

社會評價

“本書是我國一些勤奮、嚴謹、孜孜不倦的實驗病理界人士數十年心血的結晶。這是一部難得的、實用的佳作,可以作為醫學、藥學、生物學、動物學專業的科研技術人員、教師及研究生的實驗操作指南。”(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隋森芳評)

編寫人員

職務
姓名
主編
潘琳



主審
王泰齡



副主編
趙天德
潘子昂
曲木詩瑋
鄭振輝
彭瑞雲
郭崇潔


編者
(按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白彥萍
蔡哲
陳志華
陳鵬民
陳玉珍
程虹
程立明
崔向寧
鄧博
董鴻瑞
董明睿
竇仁慧
樊艷華
顧衛紅
郭毅
郭崇潔
郭德玉
郭艷茹
韓冰
賀春
黃金昶
賈立群
金明
李鴻
李蕊
李妍
李楊
李桂葉
李子榮
劉泓
劉偉
劉軒
劉海丹
劉應科
馬麗
馬曉慧
潘琳
潘子昂
彭瑞雲
曲木詩瑋
申洪
沈曉霞
舒峻
宋宇
宋海姣
宋露露
蘇慧敏
孫力超
譚煌英
王程
王曉民
溫見燕
夏仲元
徐浩
徐海
徐新萍
楊帆
楊凌
楊鵬
楊斯柳
姚暄
於長安
苑賀英
張鑫
張可華
張永慶
張知新
張志芳
趙紅
趙華
趙穎
趙天德
鄭金剛
鄭振輝
周水平
朱小泉

作者簡介

潘琳,主任技師。實驗病理學專業,注重實驗技術規範化,完善了多種屬疾病動物模型的技術規範流程。對多系統疾病動物模型進行光鏡和電鏡的病理組織學評判鑑定。北京大學實驗病理中心顧問,承擔北京大學研究生實驗病理學課程教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