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檢驗兩種共棲草蜥雜交產出可育後代的假設

實驗檢驗兩種共棲草蜥雜交產出可育後代的假設

《實驗檢驗兩種共棲草蜥雜交產出可育後代的假設》是依託杭州師範大學,由孫燕燕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驗檢驗兩種共棲草蜥雜交產出可育後代的假設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燕燕
  • 依託單位:杭州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雜交物種形成挑戰傳統物種形成的觀點。爬行動物自然雜交雖為罕見但時有發現。申請人擬通過野外調查南、北兩種草蜥和形態介於兩者之間的疑似雜交個體的相對數量,觀測實驗室和野外疑似雜交個體是否可育,以及操縱交配獲得雜交異種交配雌體所產的後代,回答三個科學問題:1、野外形態介於南、北兩種草蜥之間的個體是否為雜交個體?2、同域共棲的南、北兩種草蜥之間是否存在基因流?3、兩種草蜥雜交產出後代的適合度是否區別於同種交配的後代並且可育?申請人擬通過回答以上這三個問題,檢驗同域共棲的南、北兩種草蜥可雜交產出可育後代的假設。申請人擬用10個微衛星座位檢測同域共棲南、北兩種草蜥之間的基因流,確定野外疑似雜交個體和實驗室異種交配雌體所產後代的父本物種。本項目是實驗檢測爬行動物雜交物種形成的首項嘗試。

結題摘要

採集10個北草蜥樣點的樣品(煙臺,長安,南京,金寨,滁州,於都,赤壁,貴陽,桂東,桂陽,韶關,大橋)和9個南草蜥樣點的樣品(梨市,韶關,桂頭,肇慶,宜州,百色,廣州,防城港,海南),選取線粒體基因(Ctyb和COX1)和核基因(RAG1和PDC)作為分子標記,結果顯示,在南、北草蜥分布區的重疊範圍記憶體在基因漸滲。利用兩種草蜥的分布點的氣候數據在Maxent軟體中模擬現在和未來分布區範圍,發現重疊區的範圍在擴大,說明兩種草蜥的野外種群的基因交流程度存在加劇的可能。 連續3年採集肇慶南草蜥樣品,麗水、桂陽和寧德的北草蜥樣品進行室內雜交實驗。發現南、北草蜥之間存在交配行為,並且以雄性北草蜥與雌性南草蜥交配居多,雄性北草蜥在形態上存在顯著種群差異性。利用微衛星標記鑑定疑似雜交後代,結果顯示可能存在雜交個體。利用核基因標記鑑定疑似雜交後代,結果顯示其中有些個體可能是三倍體或四倍體,具體結果需要進一步的實驗驗證。 採集秀山島、六橫島、滁州、麗水和長安的雄性北草蜥與麗水的雌性北草蜥進行配偶選擇實驗,結果顯示不同種群的交配次數存在顯著性差異,並且發現交配次數與距離、基因、形態和環境存在相關性。在結構方程模型中,幾個變數對配偶選擇存在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一,地理距離的不同造成環境因素的差別,導致了不同種群形態差別,從而使得雌性個體在配偶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二,地理距離的不同造成種群基因庫無法交流,使得不同種群在基因水平上產生差別,導致了不同種群在形態上的差別,從而使得雌性個體在配偶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將在實驗室馴化過的北草蜥於24˚C的環境下飼養,並且進行適當的加熱處理後,收集體色信息。分析的體色變化的結果顯示,在環境溫度到最適溫度的範圍內,RGB中熱量吸收相關變數∆R和顏色偽裝相關變數∆G在不同種群中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不同種群在體色變化上存在差異,可能與環境的適應性存在一定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