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秘

實秘是病名,指腸胃實邪壅腑氣不通所致的便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秘
  • 屬性:病名
  • 定義:指腸胃實邪壅腑氣不通所致的便秘
  • 參考說明:《潔古家珍·雜方》
簡介,實秘參考說明,區別,分類,

簡介


中醫辭典中醫辭典

實秘參考說明

見《潔古家珍·雜方》。《醫學心悟·大便不通》:“陽明胃實、燥渴、譫語、不大便者,實閉也,小承氣湯下之。”《金匱翼·便閟統論》:“實閟有寒有熱;熱實者宜寒下,寒實者宜溫下。麻仁丸、厚朴三物湯,治實而熱者;逐氣丸、溫脾湯,治實而寒者也。

區別

實秘:清熱潤腸通便,順氣導滯。
虛秘:益氣養血,溫通開結。

分類

1、腸燥便秘 症見大便秘結,腹部脹滿,身熱煩躁,口乾口臭,小便黃;舌紅,苔黃燥少津,脈滑數。
治法:清熱潤腸通便。
方藥:麻子仁丸(湯)加減。藥用麻子仁、大黃、枳實、厚朴、杏仁、白芍。如熱盛傷陰者,酌加生地、玄參、麥冬。藥量因人而異,藥味可隨證加減。
用法:上藥頭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鐘左右,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400毫升,煎取汁150毫升,二煎藥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劑(即常規水煎服)。
2、陽明腑實便秘(熱秘) 症見大便乾結,排便困難,腹滿脹痛,身熱心煩,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臭口若,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糙,脈沉實有力。較重者潮熱煩躁,譫語;嚴重者出現神昏譫語,大便閉結,矢氣不通,舌苔焦黑等。
治法:通里攻下瀉熱。
方藥:依據病情輕重選方用藥。一般選用調胃承氣湯(生大黃、芒硝、甘草)加減;較重者用小承氣湯(生大黃、枳實、厚朴)加減;嚴重者用大承氣湯(生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加減。若便乾行澀,肛裂出血,酌加地榆、槐花涼血止血;腹脹納呆加大腹皮、焦三仙理氣消食;目赤口苦、脈弦滑者,可配用更衣丸或當歸蘆薈丸。
用法:常規水煎服。大黃後下,芒硝溶化沖服。大便通下即停服,以避免過度瀉下而損傷正氣。
3、熱盛傷陰便秘 症見大便燥結,腹滿不舒,口乾唇裂,小便短赤;舌質紅絳,少苔,甚或無苔,舌乾少津,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增液承氣湯加減。藥用生地、玄參、麥冬、生大黃。成人一般生地、玄參、麥冬用量宜大些,可用至30克。大便通後,僅服增液湯(生地、玄參、麥冬)即可。
用法:常規水煎服。
4、氣鬱便秘(氣秘) 症見大便乾結或不乾結,欲便不能,排便不暢,每於情緒不好時便秘加重,伴有胸脅痞滿,噯氣頻作,腹脹不舒,納谷不香;苔薄黃,脈弦。 治法:順氣導滯通便。
方法:六磨湯加減。藥用枳實、木香、烏藥、沉香、檳榔、生大黃(後下)。可根據病情酌加梔子、栝蔞、桃仁、杏仁、赤芍等行氣通便之藥。
用法:常規水煎服。因本方藥大多為辛香之品,煎煮時間不宜太長,聞香氣大出即可。
5、寒實內結便秘(冷秘) 症見大便秘結,腹部冷痛,惡寒怕冷,面色光白,手足發涼;舌質淡白,苔白潤或膩,脈沉緊。
治法:溫陽散寒通便。
方藥:大黃附子湯加減。藥用大黃、熟附子、細辛等。可酌加制首烏、核桃肉、肉桂等溫補肝腎;若陰寒較甚,可配合服半硫丸。
用法:常規水煎服,分早晚溫服。
6、肝火傷陰便秘 多見於暴怒傷肝者。表現大便乾燥,數日不解,頭痛目眩,耳鳴耳聾,脅痛易怒,煩躁失眠,目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泄熱通便。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山梔子、生地、黃芩、柴胡、澤瀉、當歸、麥冬等。用藥量因人而異。
用法:常規水煎服。
7、痰熱阻肺便秘 多見於肺氣腫、肺心病合併感染者。表現大便燥結,胸滿喘促,咳嗽痰多,黃稠痰;舌質暗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肺化痰,通便瀉下。
方藥:宣白承氣湯加減。藥用生石膏、生大黃(後下)、全栝蔞、杏仁、金銀花、黃芩、天竺黃、竹瀝水(另服或兌服)等。肺與大腸相表里,痰熱阻肺,肺氣不降,則腑氣不通;肺熱下移於大腸,則傷津腸燥,遂成便秘。治則清肺瀉下,腑氣一通則咳喘自愈。
用法:常規水煎服。
8、淤血便秘 常見於有較嚴重的外傷史或淤血史的病人。表現大便秘結,胸腹脹痛、拒按,痛有定處。病變偏重於上腹部者,或有呃逆日久不止,或乾嘔,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睡,或入暮潮熱;病在少腹部者,少腹痛甚,甚至心神不寧,夜間發熱,譫語煩渴等;舌質暗或紫暗,或有淤點淤斑,脈弦或沉實有力。
治法:活血化淤,行氣通便。
方藥:偏上腹者用血府逐淤湯加減:當歸、生地、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實、甘草。在少腹者用桃仁承氣湯加減:桃仁、生大黃(後下)、芒硝、桂枝、甘草。
用法:常規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