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西醫結合護理學》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分為基礎篇和臨床套用篇兩大部分。基礎篇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現代醫學的護理理論,系統闡述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基礎理論。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0898266
- 頁數:502
- 定價:43.00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09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基礎篇和臨床套用篇兩大部分。基礎篇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現代醫學的護理
理論,系統闡述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基礎理論。
臨床套用篇詳盡闡述中醫傳統護理操作技術和現代護理技術,並廣泛吸取現代國內外最新護
理文獻資料。精選內、外、婦、兒等科常見近百種疾病和急症、精神科、老年疾病的護理。
全書中西匯通,突出護理,兼顧診療,簡明實用,通俗易懂。是臨床護理人員的益友,病者及家屬
的良師。同時也適合醫學院校師生閱讀使用。
作品目錄
目 錄
基礎篇
第一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概述
第一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發展簡史
一、中醫傳統醫學與護理
二、中醫現代護理髮展概況
三、中西醫結合護理髮展概況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基本原則
一、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指導思想是辨證唯物主義
二、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堅持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三、充分套用西醫護理學理論和技術
四、在護理實踐中進行和發展中西醫結合護理學
第二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程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程式的理論基礎
一、系統論
二、人的基本需要論
三、信息交流論
四、方法論
五、整體觀念
六、辨證觀點
第三節 護理程式的基本步驟與主要內容
一、估計階段
二、計畫階段
三、實施階段
四、評價階段
第三章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
第一節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內涵和特點
一、護理的整體性
二、系統化整體護理
三、科學解決健康問題的工作方法――護理程式
第二節 建設“模式病房”
一、指導“模式病房”的護理哲理
二、制定護理人員的職責條文與評價標準
三、制定病房人員的組織結構
四、制定護理業務品質(質量)保證及評價系統
五、制定各種護理表格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實踐的啟示
一、轉變觀念,大膽改革是實現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關鍵
二、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應積極穩妥進行
三、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進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四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
二、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文化科學素質
三、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四、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技能素質 五、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其他素質
臨床套用篇
第五章 中醫傳統技術操作
第一節 灸法
一、艾炷灸
二、艾條灸
三、溫針灸
第二節 拔罐法
一、適應範圍
二、罐的種類
三、罐的消毒
四、拔罐方法
五、拔罐時間
六、注意事項
第三節 推拿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附:常見病的推拿方法
第四節 放血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五節 挑治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六節 割治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七節 刮痧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附:擰痧法
第八節 熱熨法
一、藥熨法
二、坎離砂熨法
三、蔥熨法
四、鹽熨法
五、醋熨法
六、大豆熨法
七、熱磚熨法
第九節 冷敷法
一、冷水濕敷法
二、井底泥冷敷法
三、動物泥敷法
四、蛋清摩擦法
第十節 中藥保留灌腸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附:二便調護
一、導大便法
二、導小便法
第十一節 熏洗法
一、熏法
二、蒸法
三、溻漬法
四、騰洗法
五、坐浴法
六、全身藥浴法
第十二節 中藥離子導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三節 發泡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四節 換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附:皮膚科換藥法
第十五節 塗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六節 敷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七節 貼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八節 吹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九節 超聲霧化吸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二十節 坐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二十一節 氣功法
一、氣功的種類
二、練好氣功的要領
三、適用範圍
四、用物準備
五、操作方法
六、防偏與糾偏
第六章 西醫護理操作
第一節 無菌技術基本操作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總的用物
二、取用無菌溶液法
三、鋪無菌盤
四、戴無菌手套
第二節 鋪床法
一、備用床
二、暫空床
三、麻醉床
四、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法
第三節 口腔護理
一、治療盤中物品
二、常用漱口溶液
第四節 床上擦浴
第五節 褥瘡預防及護理
第六節 注射法
一、皮內注射法
二、皮下注射法
三、肌肉注射法
第七節 靜脈輸液法
一、開放式靜脈輸液法
二、一次性密閉式輸液法
第八節 灌腸法
一、大量不保留灌腸
二、小量不保留灌腸
三、保留灌腸
第九節 女病人導尿法
第十節 鼻導管氧氣吸入法
第十一節 隔離技術
一、穿脫隔離衣
二、為嚴密隔離病人測體溫、脈搏、呼吸
三、為非嚴密隔離病人測血壓
第十二節 醇浴
第十三節 鼻飼法
第七章 病情動態觀察
第一節 病情動態觀察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常見危重症的觀察
一、病人高度不舒適的原因及觀察
二、常見危重症的觀察
第三節 中醫辨證觀察
一、問診辨證
二、望診辨證
三、切診辨證
第八章 急症護理
第一節 急證護理常規
第二節 中暑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高熱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呼吸困難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休克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心跳驟停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急性心肌梗塞並心室顫動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十節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一節 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二節 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三節 急性重症顱腦損急傷病人的護理
第十四節 腦血管意外病人的護理
第十五節 骨折病人的護理
第十六節 食物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七節 異物侵入病人的護理
第十八節 燒傷病人的護理
第九章 內科護理
第一節 內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三節 支氣管擴張
第四節 肺炎
第五節 肺膿腫
第六節 呼吸衰竭
第七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八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九節 風濕性心臟病
第十節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一節 常見的心律失常
第十二節 高血壓病
第十三節 胃炎
第十四節 消化性潰瘍
第十五節 膽囊炎
第十六節 膽石病
第十七節 急性腹膜炎
第十八節 病毒性肝炎
第十九節 腹瀉
第二十節 細菌性痢疾
第二十一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十二節 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十三節 腎病綜合徵
第二十四節 急性腦血管意外
第二十五節 糖尿病
第二十六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十七節 食道癌
第二十八節 原發性支氣管癌(肺癌)
第二十九節 原發性肝癌
第三十節 大腸癌
第三十一節 敗血症
第三十二節 感染性休克
第十章 外科護理
第一節 外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腦震盪
第三節 急慢性闌尾炎
第四節 股骨頸骨折
第五節 骨盆骨折
第六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七節 腸梗阻
第八節 化膿性關節炎
第十一章 兒科護理
第一節 兒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麻疹
第三節 水痘
第四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五節 百日咳
第六節 嬰幼兒腹瀉
第七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八節 小兒肺炎
第九節 高熱驚厥
第十二章 婦產科護理
第一節 婦產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外陰炎
第三節 滴蟲性陰道炎
第四節 子宮頸炎
第五節 盆腔炎
第六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症
第七節 流產
第八節 妊娠嘔吐
第九節 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第十節 產褥感染
第十一節 產後出血
第十三章 眼科護理
第一節 眼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潰瘍性角膜炎
第三節 色素膜炎
第四節 單純性青光眼
第五節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第六節 視神經炎
第十四章 耳鼻喉科護理
第一節 耳鼻喉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第三節 美尼爾氏病
第四節 突發性耳聾
第五節 鼻前庭炎
第六節 鼻出血
第七節 急性咽炎
第八節 急性會厭炎
第九節 鼻咽癌
第十五章 皮膚科護理
第一節 皮膚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蕁麻疹
第三節 膿皰瘡
第四節 丹毒
第五節 皰疹樣皮炎
第六節 神經性皮炎
第七節 淋病
第八節 尖銳濕疣
第九節 生殖器皰疹
第十節 愛滋病
第十一節 帶狀皰疹
第十六章 中西醫結合飲食護理
第一節 營養衛生
第二節 食物的性能特點
一、性味
二、功效
第三節 運用食療的原則
第四節 食物的套用方式
第五節 食物禁忌
第六節 醫院治療飲食
第七節 常用食物的功效套用
一、山楂
二、蘋果
三、胡桃仁
四、香蕉
五、大棗
六、龍眼肉
七、鳳梨
八、荔枝
九、橘
十、蓮子
十一、西瓜
十二、獼猴桃
十三、綠豆
二、老年期疾病的分類
三、老年期疾病的主要病種
第四節 老年病調護與預防
一、調護
二、預防
第二十一章 社區護理
一、社區概述
二、社區保健
三、社區護理
第二十二章 臨終護理
第一節 臨終關懷
第二節 死亡的體徵
第三節 臨終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
一、第一階段――否認和孤立
二、第二階段――憤怒和發狂
三、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四、第四階段――憂鬱
五、第五階段――接受
第四節 臨終病人生理變化與護理
一、皮膚、肌肉骨骼系統的生理變化與護理
二、呼吸系統的與護理
三、循環系統的與護理
四、胃腸、泌尿系統與護理
五、中樞神經系統與護理
第五節 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
附錄1.護理記錄中常用英(拉丁)文縮寫詞
2.常用臨床實驗室檢驗一覽表
3.參考書目
基礎篇
第一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概述
第一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發展簡史
一、中醫傳統醫學與護理
二、中醫現代護理髮展概況
三、中西醫結合護理髮展概況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基本原則
一、中西醫結合護理學的指導思想是辨證唯物主義
二、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堅持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三、充分套用西醫護理學理論和技術
四、在護理實踐中進行和發展中西醫結合護理學
第二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程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護理程式的理論基礎
一、系統論
二、人的基本需要論
三、信息交流論
四、方法論
五、整體觀念
六、辨證觀點
第三節 護理程式的基本步驟與主要內容
一、估計階段
二、計畫階段
三、實施階段
四、評價階段
第三章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
第一節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內涵和特點
一、護理的整體性
二、系統化整體護理
三、科學解決健康問題的工作方法――護理程式
第二節 建設“模式病房”
一、指導“模式病房”的護理哲理
二、制定護理人員的職責條文與評價標準
三、制定病房人員的組織結構
四、制定護理業務品質(質量)保證及評價系統
五、制定各種護理表格
第三節 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實踐的啟示
一、轉變觀念,大膽改革是實現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關鍵
二、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應積極穩妥進行
三、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進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四章 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
二、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文化科學素質
三、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四、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技能素質 五、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員的其他素質
臨床套用篇
第五章 中醫傳統技術操作
第一節 灸法
一、艾炷灸
二、艾條灸
三、溫針灸
第二節 拔罐法
一、適應範圍
二、罐的種類
三、罐的消毒
四、拔罐方法
五、拔罐時間
六、注意事項
第三節 推拿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附:常見病的推拿方法
第四節 放血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五節 挑治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六節 割治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七節 刮痧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附:擰痧法
第八節 熱熨法
一、藥熨法
二、坎離砂熨法
三、蔥熨法
四、鹽熨法
五、醋熨法
六、大豆熨法
七、熱磚熨法
第九節 冷敷法
一、冷水濕敷法
二、井底泥冷敷法
三、動物泥敷法
四、蛋清摩擦法
第十節 中藥保留灌腸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附:二便調護
一、導大便法
二、導小便法
第十一節 熏洗法
一、熏法
二、蒸法
三、溻漬法
四、騰洗法
五、坐浴法
六、全身藥浴法
第十二節 中藥離子導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三節 發泡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四節 換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附:皮膚科換藥法
第十五節 塗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六節 敷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七節 貼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八節 吹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九節 超聲霧化吸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二十節 坐藥法
一、適應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二十一節 氣功法
一、氣功的種類
二、練好氣功的要領
三、適用範圍
四、用物準備
五、操作方法
六、防偏與糾偏
第六章 西醫護理操作
第一節 無菌技術基本操作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總的用物
二、取用無菌溶液法
三、鋪無菌盤
四、戴無菌手套
第二節 鋪床法
一、備用床
二、暫空床
三、麻醉床
四、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法
第三節 口腔護理
一、治療盤中物品
二、常用漱口溶液
第四節 床上擦浴
第五節 褥瘡預防及護理
第六節 注射法
一、皮內注射法
二、皮下注射法
三、肌肉注射法
第七節 靜脈輸液法
一、開放式靜脈輸液法
二、一次性密閉式輸液法
第八節 灌腸法
一、大量不保留灌腸
二、小量不保留灌腸
三、保留灌腸
第九節 女病人導尿法
第十節 鼻導管氧氣吸入法
第十一節 隔離技術
一、穿脫隔離衣
二、為嚴密隔離病人測體溫、脈搏、呼吸
三、為非嚴密隔離病人測血壓
第十二節 醇浴
第十三節 鼻飼法
第七章 病情動態觀察
第一節 病情動態觀察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常見危重症的觀察
一、病人高度不舒適的原因及觀察
二、常見危重症的觀察
第三節 中醫辨證觀察
一、問診辨證
二、望診辨證
三、切診辨證
第八章 急症護理
第一節 急證護理常規
第二節 中暑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高熱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呼吸困難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休克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心跳驟停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急性心肌梗塞並心室顫動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十節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一節 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二節 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三節 急性重症顱腦損急傷病人的護理
第十四節 腦血管意外病人的護理
第十五節 骨折病人的護理
第十六節 食物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七節 異物侵入病人的護理
第十八節 燒傷病人的護理
第九章 內科護理
第一節 內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三節 支氣管擴張
第四節 肺炎
第五節 肺膿腫
第六節 呼吸衰竭
第七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八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九節 風濕性心臟病
第十節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一節 常見的心律失常
第十二節 高血壓病
第十三節 胃炎
第十四節 消化性潰瘍
第十五節 膽囊炎
第十六節 膽石病
第十七節 急性腹膜炎
第十八節 病毒性肝炎
第十九節 腹瀉
第二十節 細菌性痢疾
第二十一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十二節 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十三節 腎病綜合徵
第二十四節 急性腦血管意外
第二十五節 糖尿病
第二十六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十七節 食道癌
第二十八節 原發性支氣管癌(肺癌)
第二十九節 原發性肝癌
第三十節 大腸癌
第三十一節 敗血症
第三十二節 感染性休克
第十章 外科護理
第一節 外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腦震盪
第三節 急慢性闌尾炎
第四節 股骨頸骨折
第五節 骨盆骨折
第六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七節 腸梗阻
第八節 化膿性關節炎
第十一章 兒科護理
第一節 兒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麻疹
第三節 水痘
第四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五節 百日咳
第六節 嬰幼兒腹瀉
第七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八節 小兒肺炎
第九節 高熱驚厥
第十二章 婦產科護理
第一節 婦產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外陰炎
第三節 滴蟲性陰道炎
第四節 子宮頸炎
第五節 盆腔炎
第六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症
第七節 流產
第八節 妊娠嘔吐
第九節 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第十節 產褥感染
第十一節 產後出血
第十三章 眼科護理
第一節 眼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潰瘍性角膜炎
第三節 色素膜炎
第四節 單純性青光眼
第五節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第六節 視神經炎
第十四章 耳鼻喉科護理
第一節 耳鼻喉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第三節 美尼爾氏病
第四節 突發性耳聾
第五節 鼻前庭炎
第六節 鼻出血
第七節 急性咽炎
第八節 急性會厭炎
第九節 鼻咽癌
第十五章 皮膚科護理
第一節 皮膚科護理常規
第二節 蕁麻疹
第三節 膿皰瘡
第四節 丹毒
第五節 皰疹樣皮炎
第六節 神經性皮炎
第七節 淋病
第八節 尖銳濕疣
第九節 生殖器皰疹
第十節 愛滋病
第十一節 帶狀皰疹
第十六章 中西醫結合飲食護理
第一節 營養衛生
第二節 食物的性能特點
一、性味
二、功效
第三節 運用食療的原則
第四節 食物的套用方式
第五節 食物禁忌
第六節 醫院治療飲食
第七節 常用食物的功效套用
一、山楂
二、蘋果
三、胡桃仁
四、香蕉
五、大棗
六、龍眼肉
七、鳳梨
八、荔枝
九、橘
十、蓮子
十一、西瓜
十二、獼猴桃
十三、綠豆
二、老年期疾病的分類
三、老年期疾病的主要病種
第四節 老年病調護與預防
一、調護
二、預防
第二十一章 社區護理
一、社區概述
二、社區保健
三、社區護理
第二十二章 臨終護理
第一節 臨終關懷
第二節 死亡的體徵
第三節 臨終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
一、第一階段――否認和孤立
二、第二階段――憤怒和發狂
三、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四、第四階段――憂鬱
五、第五階段――接受
第四節 臨終病人生理變化與護理
一、皮膚、肌肉骨骼系統的生理變化與護理
二、呼吸系統的與護理
三、循環系統的與護理
四、胃腸、泌尿系統與護理
五、中樞神經系統與護理
第五節 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
附錄1.護理記錄中常用英(拉丁)文縮寫詞
2.常用臨床實驗室檢驗一覽表
3.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