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動態生物體內三維光學顯微成象技術的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吳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時動態生物體內三維光學顯微成象技術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震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 負責人職稱:主治醫師
- 批准號:39570678
- 研究期限:1996-01-01 至 1998-12-31
- 申請代碼:H2705
- 支持經費:9(萬元)
《實時動態生物體內三維光學顯微成象技術的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吳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實時動態生物體內三維光學顯微成象技術的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吳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研究了眼睛運動與掃描數據採集成清晰象的最佳匹配,研製了高性能的圖象採集系統,確定了以眼睛為對象的三維顯微成象裝置的...
多光子技術的套用研究進展 多光子雷射掃描顯微鏡是在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 1997年伯樂公司推出了第一台雙光子雷射掃描顯微鏡後,1998年 5月德國萊卡公司也加入競爭。 多光子掃描顯微鏡具有成像穿透深度深、光學三維解析度高等特點,為實時、原位觀察生物活體提供了最佳方法。鈣生物學研究 與螢光探針...
《現代光學顯微成象和圖象處理研究》是由劉峰所寫的論文。副題名 外文題名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optical microscope image and image processing 論文作者 劉峰著 導師 陶純堪教授指導 學科專業 軍用光學 學位級別 d 1997n 學位授予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1997 關鍵字 顯微鏡 顯微圖像 掃描顯微鏡 共焦 館...
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是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範圍內材料的性質和套用。納米科學技術是以許多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它是動態科學(動態力學)、現代科學(混沌物理、智慧型量子、量子力學、介觀物理、分子生物學)和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
生物圖像處理技術又稱生物成像技術。它是利用成像原理和自動模式識別的方法,以電子計算機為工具,把不能被肉眼觀察到的以及不易被計算機讀入的、反映對像所特有的數據和結構等,轉換成便於使用的直觀圖像,包括對圖像的加工處理和對圖像的分析。它的發展與醫學診斷的需求密切相關。簡介 生物圖像處理技術是60年代發展...
細胞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的前沿分支學科之一,主要是從細胞的不同結構層次來研究細胞的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從生命結構層次看,細胞生物學位於分子生物學與發育生物學之間,同它們相互銜接,互相滲透。運用近代物理學和化學的技術成就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概念,在細胞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動的科學,其核心問題是遺傳與發育的...
因此,核磁共振技術在物理、化學、醫療、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套用。磁共振顯微術(MR microscopy, MRM/μMRI)是MRI技術中稍微晚一些發展起來的技術,MRM最高空間解析度是4μm,已經可以接近一般光學顯微鏡像的水平。MRM已經非常普遍地用作疾病和藥物的動物模型研究。活體磁共振能譜(in vivo MR ...
涉及物理、光學、生命科學、機械、計算機科學、自動化控制、算法、人工智慧等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研發。近年來發明一系列生物成像與圖像分析新技術。包括:一、稀疏解卷積(Sparse deconvolution)用於提升螢光顯微系統的空間解析度、對比度與信噪比。利用顯微鏡點擴散函式尺寸介導的稀疏性和連續性聯合先驗知識,開發了一種多...
氣相外延、金屬合金成核過冷、非透明介質、透明晶體生長等實驗系統;開展生物力學和空間生物技術研究的蛋白質晶體生長、空間細胞生長和組織培養、連續流電泳、微管吸吮、雷射顯微光鑷、原子力顯微等實驗系統;以及開展納米生物技術研究的光學橢偏成像系統等,共同組成了國家微重力實驗室的研究平台。
顧敏是首位澳大利亞華裔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從事微納米光子學、光電子學成像等領域的研究。是三維光學顯微成像理論的國際權威,是世界上首次利用雙光束超分辨原理突破聚合物中的光學衍射極限、獲得9納米特徵尺寸世界紀錄的學者。其研究成果在現代光學顯微成像、納米雷射...
彩色液晶顯示系統使用相同的技術,用於生成紅色,綠色和藍色像素的彩色濾光片。類似的原理可以用來做其他的液晶光學器件。液晶可調諧濾波器作為電光器件,例如,在高光譜成像。手性液晶的螺距與熱溫度強烈變化可作為粗液晶溫度計,因為該材料的顏色會隨著間距的改變。液晶色彩過渡是用於許多水族館和游泳池的溫度計以及嬰兒...
利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高亮度、能量可選的同步輻射光,將大大提高對生命體內結構與形態的觀察精度。通過同步輻射 X光顯微成像和斷層掃描成像技術能夠直接獲取活細胞結構圖像。基於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強度高、能量可選的 X射線,發展起來的“雙色減影心血管造影”新技術,可以為心血管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安全、快速、高清晰的...
2002年,也是瑞士的庫爾特.維特里希由於對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測定的核磁共振光譜方法的發展而獲獎。對醫學重要的發明 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授予有醫學重要性的套用發展歷程中至關緊要的貢獻。在1970年代初,他們作出了發展不同結構成像技術的開創性發明,這些發現為將磁共振發展成一種有用的成像方法奠定了基礎。...
共焦顯微技術 超音波、CT、核磁共振等傳統生物醫學成像技術雖然可以獲得人體組織在自然狀態下的各種表像,但無法達到細胞級的解析度。而採用高解析度的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又需要將組織切片分析,無法對活組織成像。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卻可以進行光學斷層分析獲取生物樣本的三維圖像,實現對組織的動態成像,使研究人員觀察...
⑥二次諧波成像顯微鏡可以收集背向信號,可以和其他的成像技術進行同時探測,如雙光子螢光顯微鏡、光學相干層析成像,實現多通道顯微成像或探測,更加有利於進行成像結果對比研究,實現信號互補。 技術套用 播報 編輯 在生命科學領域,二次諧波顯微成像技術由於其無光損傷、無光毒性、無光漂白等特點,在生物組織成像中有廣泛的...
2010年一VITABLOCS. ReaILife三維仿真瓷立方和疊層冠技術。材料分類 1.天然化學材料分類:2.製作工藝分類:為什麼採用陶瓷?合適的硬度、堅強的韌性、可靠的耐用性、獨特的光學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陶瓷廣泛套用於我們生活中,從日常用品到口腔醫學美容與修復領域無一例外。精細結構的【VITA瓷立方系列】可配合CAD...
中石油和中科院聯手在先導試驗的基礎上沿沙漠公路兩側進行大規模綠化建設,並對生物防沙技術進行了長期研究,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 6、首次環球大洋科考凱旋 2006年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經過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據國家海洋局介紹,這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