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名。指肺有鬱熱、復感外寒所致之咳嗽。一名寒暄。《類證治裁》卷二:“寒包熱,熱郁肺俞,遇秋冬寒涼輒發咳,寸脈堅,聲音窒,但解其寒而熱自散。麻杏石甘湯或金沸草散。”臨床可見寒包熱咳嗽和寒包熱哮兩種病證。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中醫科
- 常見病因:肺有鬱熱、復感外寒所致
- 常見症狀:寒熱並見,既有惡寒,體痛,咳嗽,鼻塞等表寒現象;又有口乾渴,尿黃,大便乾燥等里熱現象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辯證施治,
病因
由於寒邪束縛了體表,體內原本蓄積的火熱不能向體外宣散,就如同被體表的寒邪“包裹”起來,積在體內而呈現身體高燒不退的現象。這種內有蘊熱、外受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
臨床表現
症狀呈現寒熱並見,既有惡寒,體痛,咳嗽,鼻塞等表寒現象;又有口乾渴,尿黃,大便乾燥等里熱現象。部分患者可有高熱、頭痛、周身關節肌肉酸痛,咽部乾痛,咳嗽少痰,舌紅苔黃等。
辯證施治
1.證候
寒熱並見狀,既有惡寒,體痛,咳嗽,鼻塞;又有口乾渴,尿黃,大便乾燥;或有高熱、頭痛、周身關節肌肉酸痛,咽部乾痛,咳嗽少痰,舌紅苔黃等。
2.治則
散表寒、清里熱。
3.主方
麻杏石甘湯、柴葛解肌湯合荊防敗毒散加減。
4.方藥
炙麻黃、杏仁、生石膏(先煎)、甘草、黃芩、柴胡、羌活、防風、板藍根、銀花、桑葉、蘇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