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首次發現死前處於睡眠狀態的恐龍化石。徐星教授稱,“這隻恐龍的體態和睡眠狀態都與現代鳥類相似,團著身體睡覺,減少了表面積,有利於抵禦體溫下降。這說明這兩種動物有共同的祖先。” 論文的另一位作者,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馬克·諾雷爾(mark a. norell)則表示,“推測這隻恐龍的死因,有可能是在它熟睡時,附近的火山爆發,將其埋在火山灰下導致其窒息而死。” 寐龍為研究鳥類與恐龍的關係及恐龍睡姿提供了證據。古生物學家在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發現了距今1.3億年早白堊世的傷齒龍科恐龍骨骼化石,該種恐龍尚是首次發現,是一個新的物種。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具化石第一次讓人們看到了恐龍的睡眠姿勢。化石的研究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ivpp)的徐星研究員等人在10月14號出版的《自然》中,對這隻長53厘米的傷齒龍科恐龍進行了描述。該新屬新種保存極為完整,整體形態看上去很像一隻大鳥,有著小小的頭骨,長長的後肢。其後肢蜷縮於身下,頭埋在一個前肢下面,這與現代鳥類的睡眠狀態非常相似。
出處:nature,431. 838 - 841,200
論文:《a new troodontid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avian-like sleeping pos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