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頓回收系統

HC-130H大航程的空中搜尋救援回收型,從 C-130H 改進而來。正常載油量同 C-130E,這種特種型號飛機的特點是裝有大功率的 3,661 當量千瓦艾利遜 T56-A-15 發動機,在使用中的功率降低到 3,362 當量千瓦,轉場航程增加到 8,803 千米,飛機機翼得到改進,電子設備更現代化,機艙內增加兩個容量各為 6,800 升油箱。機頭上裝有新型可摺疊的回收裝置,可反覆從地面回收 227 千克重的人或物。機上共 10 名乘員。1964 年 12 月 8 日,洛克希德公司用艾利遜 T56-A-15 作為動力的第一架救援型 HC-130H 首飛。美國空軍空中救援部隊訂購了 45 架,海岸警衛隊訂購了 23 架。該型標準救援設備有:4 只救生艇,兩副擔架,16 套人員回收裝置,一台絞車,10 個照明彈發射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爾頓回收系統
  • 功率: 3,661
  • 改進: C-130H 
  • 油箱:2 6,814 升
結構性能,發展歷史,配備狀況,

結構性能

訂購的 HC-130H 主要用於救回被擊落的空勤人員,包括與航天計畫有關的工作。HC-130H 載有附加設備,在貨艙內載有 。從外觀看,該機的前機身上方裝有一個大型球面觀察窗,裡面裝有與“雙子座”太空梭共同使用的重返大氣層庫克電動跟蹤系統。
該機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富爾頓回收系統,這個裝置是 2 個安裝在機頭的長 4.42 米的尖齒,正常情況下,它們摺疊貼在機身下,但使用時可以向前伸出成“V”形叉。飛機上還載有回收用具,包括救生筏和氫氣球。後者在充氣後浮在空中,氣球與一條 152 米的繩索相連,繩索的另一端連有一套救生衣。當 HC-130以 225 千米/小時的速度迎風接近氣球,用機頭夾鉗夾住繩索後,可以把 227 千克的重物拖出水面。然後氣球被脫開,被救人員或物品用絞車提升到飛機內後,繩索被固定或收入貨艙。如果接近失敗,從機頭到尾翼及翼梢的聚四氟乙烯纜繩可以使連在氣球上的繩子避免纏入飛機螺旋槳。美國海岸警衛的 HC-130 並不經常使用富爾頓裝置。4 架美國空軍的 HC-130H 被改裝為 JHC-130H 型用於回收宇航用密閉小艙。

發展歷史

MC-130E 在 70 年代後期,美國空軍開始執行一項“作戰禽爪”的改進計畫,以提高一部分 HC-130E 的性能用於在全世界的秘密活動。14 架飛機被改裝成編號為 C-130E-1“大力神”,後來又稱為 MC-130E。這種型號的飛機用於全天候晝/夜特種作戰部隊的滲透和撤離。其他的任務包括:心理戰、空降、航空偵察和地面-空中救生。機頭因安裝(只有部分飛機)富爾頓求生裝置和地形跟蹤雷達而變得不太美觀。其他設備包括:精確地形作圖雷達、1 個慣性導航系統、保密的超高頻/甚高頻和調頻無線電通信系統,左機翼下有 1 個可收回的前視紅外探測艙和 1 個 ALQ-87 電子對抗艙,機組達 11 人。
富爾頓回收系統
從 1979 年開始,一批按照“作戰禽爪”II 計畫改進的飛機投入使用。這些飛機上裝有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包括 AIR-46 雷達警告接收機和 ALE-27 干擾物布撒器。更重要的是這些飛機安裝了可以從波音 KC-135 或麥克唐納·道格拉斯 KC-10 飛機中得到空中加油的設備。MC-130E 型飛機被分配給 3 個作戰部隊。1 個是沖繩加手納基地的 353 特別行動聯隊的第 1 特種作戰中隊,在歐洲的是德國萊茵-美因空軍基地的第 39 特種作戰聯隊的第 7 特種作戰行動中隊,美國本土的是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赫爾伯特機場的第 1 特種作戰聯隊中的第 8 特種作戰中隊,後者既可承擔作戰任務,也可承擔訓練任務。1980 年 4 月這支部隊曾出動了 3 架飛機運送 90 名特種作戰部隊的士兵通過埃及到伊朗試圖解救人質。
HC-130B是搜尋救援和回收型。原編號為JC-130B,用於回收“發現者”號人造地球衛星。
HC-130E為海上救援型。共生產3架。HC-130G原編號SC-130B,用於美國海軍搜尋救援海上遇難人員。共改裝12架。HC-130H是增大航程的空中搜尋救援回收型,從C-130A改進而來。正常載油量同C-130E,又在機艙內增加兩個容量各為6800升油箱。機頭上裝有新型可摺疊的回收裝置,可反覆從地面回收227千克重的人或物。機上共10名乘員。64年12月8日首次飛行,共生產70架。該型標準救援設備有:4隻救生艇,兩副擔架,16套人員回收裝置,一台絞車,10個照明彈發射器。投給被救人員的回收裝置包括一個救生衣,一個充氦氣球,一條152米的尼龍繩。繩固定在氣球上,另一端與救生衣相連。救援時,飛機在低於152米的高度上以220~260千米/小時的速度迎風接近氣球,機頭回收裝置的觸角箝住尼龍繩,同時氣球脫開,飛機將被救人員拖離地面或水面,通過回收絞車將其救入機艙,可同時援救兩人。越戰期間曾廣泛使用。HC-130N機上採用了先進的方位儀,美國空軍用來救援遇難人員和回收返回地球的宇宙飛行員密封艙。共生產15架。
HC-130H 增大航程的空中搜尋救援回收型,從C-130A改進而來。正常載油量同C-130E,又在機艙內增加兩個容量各為6800升油箱。機頭上裝有新型可摺疊的回收裝置,可反覆從地面回收227千克重的人或物。機上共10名乘員。1964年12月8日首次飛行。共生產70架。該型標準救援設備有:4隻救生艇,兩副擔架,16套人員回收裝置,一台絞車,10個照明彈發射器。投給被救人員的回收裝置包括一個救生衣,一個充氦氣球,一條152米的尼龍繩,繩的一端固定在氣球上,另一端與救生衣相連。救援時,飛機在低於152米的高度上以220~260公里/小時的速度迎風接近氣球,機頭回收裝置的觸角箝住尼龍繩,同時氣球脫開,飛機將被救人員拖離地面或水面,通過回收絞車將其救入機艙,可同時援救兩人。
富爾頓回收系統
MC-130E“戰鬥爪”飛機是在C-130運輸機的基礎上研製的。其主要用途是隱蔽護送、機降(傘降)偵察?破壞人員並保障其供應和後撤。此外,這種飛機還能用於空降地域的偵察以及為MH?53H等直升機進行空中加油。
富爾頓回收系統
富爾頓回收系統

配備狀況

從外觀上看,MC-130E與原型機的區別是加大了下垂的機頭整流罩,在整流罩上部有“觸鬚”,即專用起重臂,用於在飛機不降落的情況下抓住人員和物資回收系統繩索。飛機的尾部(包括貨橋和貨艙門)都經過加固。貨艙門有兩種既定的開啟位置。這就有可能使用傘投系統實施空降。這種傘投系統可以使飛機在75米的低空以400多千米時速飛行時進行空投,而通常從C-130型飛機上進行空投要求的最低高度為250米,速度不應超過220~240千米/小時。
飛機不降落時從地面回收人員和物資的回收系統是由帶懸吊裝置的專用飛行服、小型系留氣球、尼龍繩、壓縮氫氣瓶等組成。所有這些都裝在帶有降落傘的一個口袋中。在回收區域,機組人員把這個口袋扔下去,回收人員找到口袋後,穿上有懸吊裝置的服裝,用氫氣給氣球充氣,並使氣球上升到150米高度。然後背風坐在地上。飛機從下風方向進入,時速280千米,高度120米,抓住繩索,割去氣球並爬高脫離,同時用絞車把人吊起。在飛機抓住繩索時人被用力往上一拉,大約可升高到100米,以避開周圍的障礙物。
機組人員9~11人(依執行任務的性質而定),其中有飛行員2人、領航員2人、隨機工程師1人、無線電報員1人、電子對抗設備操作員1人、前視紅外系統操作員1人,其餘是空投和起吊人員或物資的專業人員。
富爾頓回收系統
富爾頓回收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