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鐵鍋,遠在清朝時,富源人就用土法生產鐵鍋,除供本縣人使用外,富源鐵鍋還銷往鄰近各縣。解放後,富源礦廠於1950年開始生產鑄鐵鍋,當時是手工製作。到1963年後,採用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鐵鍋幾乎是每一個家庭都必備的生活用具。遠在清朝時,富源人就用土法生產鐵鍋,除供本縣人使用外,富源鐵鍋還銷往鄰近各縣。解放後,富源礦廠於1950年開始生產鑄鐵鍋,當時是手工製作。到1963年後,採用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
發展歷史
現在,富源礦廠日產鐵鍋四五千口,年產量120萬口到140萬口。該廠生產的鐵鍋,具有質薄、光滑、式樣美觀,耐高溫500℃一800℃,韌性好,燒紅的鐵鍋加進冷水不裂不炸等優點。經抽樣檢查,在鍋里裝上水後,加壓沒滲水現象,說明質量確實很好。規格有口徑8寸至4尺8寸的各種,選擇餘地大,深受用戶好評。
富源鐵鍋分別於1980年、1984年、1988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雲南省優質產品。1989年獲“全面質量”合格證書,同年參加全國鐵鍋質量行評比,名列第8名。1990年參加雲南省質量行評比,被評為“一類產品”。近年開發的新產品——鑄鐵帶把鍋和平底鍋,由於做工精細、物美價廉,市場前景頗佳。1997年4月下旬,在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舉行的滇黔桂五地州經濟協調會上成了搶手貨。“富源牌”鐵鍋除滿足本省市場外,還遠銷貴州、四川、廣西等省,並銷往東南亞國家。
富源縣新建的鑄鍋廠,是城鎮二輕集體企業,1989年被評審批准為“雲南省一級先進企業”,具有年產鐵鍋70餘萬口的生產能力。